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堅決依法懲治造成重大傷害的校園欺凌者。據(jù)報道,安徽某中學一高三女生,在網(wǎng)上吐露她遭到同班3名男生下“春藥”并被威脅下“砒霜”。在老師和警方看來,這不過是 “惡作劇”。因此,三名男生中兩人僅被記過處分,另一人則被警告處分。
一般認為校園欺凌是學生間的“打鬧”“惡作劇”,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就行了;也有意見指出應(yīng)該以法律為準繩,依法懲治施暴者。去年,在美中國留學生欺凌同胞受到刑罰的新聞一度成為國內(nèi)輿論的焦點。這不得不引發(fā)我們對校園欺凌的性質(zhì)與懲治尺度的反思。如何定性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懲治尺度又是什么?歡迎讀者關(guān)注“今日教育傳媒”微信或加入QQ群215888135,與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