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寶新
近期《揚子晚報》報道,蘇州某初中校園開設了“爬樹課”,此聞一出即引發(fā)各方嘩然,質疑之聲四起:爬樹也能成為體育課?進而思之,似乎見怪不怪,原本就該與自然、生活融為一體的體質教育,現(xiàn)在卻已變得面目全非。在保護學生安全的名義下,校內跑跳代替了自然界中的跋涉與探險,學校競賽項目代替了生產(chǎn)生活中的勞動,體育課堂更多時候被局限在訓練房內;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名義下,很多學校還私改國家課程標準,公然將體育課上成了自習課……可以說,人類體育課程的發(fā)展史正是疏離大自然、遠離真實生活、退守學校教室的退化史,體育課最終從人生的主課跌落為學校、教師最不待見的輔課。因此,蘇州這個學校的“爬樹課”一出,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憂慮重重。
其實,教育有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身體,是人學習、生活的本錢。體育,是全面教育的根基,任何反本為末的教育思想都將受到教育規(guī)律的嚴懲。在應試教育的嚴重擠壓下,中小學體育課備受輕視,失去了原本與生存生活密切關聯(lián)的形態(tài);這也造成學生對體育課喜歡程度的下跌。現(xiàn)在在學生心目中,體育課早已不再像兒時那么可愛,而是被迫地做做操、打打球、跑跑步。這樣一來,體育課既得不到學校的重視,又得不到學生的青睞,難怪不能發(fā)揮它的功效和魅力。如今,“玻光粼粼”的近視鏡群體、彎腰駝背的小身板們和超重的肥胖兒童,不僅讓美麗的校園風采大跌,更警示我們,未來一代的身體素質已經(jīng)亮起了紅燈!
這樣想來,校園“爬樹課”無疑標示著當代體育課創(chuàng)新的方向。好的體育課一定是源于生活、源于大自然的,一定是對學生生存技能培養(yǎng)、興趣發(fā)掘、品行形成都有幫助的課程。爬樹,既是一項原始的生存技能,又是一種兒童娛樂的傳統(tǒng)方式;爬樹過程中,學生收獲的不僅是體能的增長,還有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和應對生活的智慧。好的體育課不會像競技體育一樣,把一系列的數(shù)字指標作為訓練的目的,而是要讓孩子回歸到生活的本原與大自然的懷抱中。
我們再次強調,應試與升學絕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目的,健全的體魄和生活的智慧才是真正要義。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教育不應該壓制兒童自由個性的成長,更不應阻礙兒童健康身體的成長。因為,身體是學生一切思想和才能的載體,健康的體質是兒童成人成才、終身發(fā)展、一生幸福的源泉和基石。善待體育課,開好體育課,提防各種體育課的異化現(xiàn)象,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本分,更是學校教育保證品質的責任與堅守。
責任編輯/刁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