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菊英
【摘 要】
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對后進生進行切實有效的指導,本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喚醒學生的寫作信心、激發(fā)習作興趣、挖掘習作素材、有效訓練幾方面進行嘗試,提高后進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
后進生 興趣 習作方法 搭建框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與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只對班級“寫作高手”的優(yōu)秀范文賞析、點評,大加贊賞,而對后進生一篇篇審題、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的作文束手無策或是置若罔聞。
每當習作課,總會讓那些后進生絞盡腦計,搜腸刮肚,一臉痛苦的表情。面對同學們生動精彩的美文,他們更是羨慕不已,但又無能為力。那如何提高這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讓他們看到光明的曙光呢?我在以下方面做了些嘗試。
一、從后進生優(yōu)秀作文的實例中喚醒學生的寫作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內(nèi)驅(qū)力,提高后進生作文水平需從信心入手,讓他們看到自己潛在的能力。為此,我做了個有心人,搜集了往屆后進生所有的習作。再在了解學生作文基礎上,召開了后進生會議,先讓他們欣賞評論往年學生轉(zhuǎn)變后的作文,與自己作文對比,說說自己作文差的原因。他們大多說自己的頭腦不好,沒有豐富的語言,不是寫作文的料。我不置可否,而是讓他們再讀讀前幾年后進生作文,感受他們是怎么轉(zhuǎn)變的,這就促使他們萌發(fā)了希望。最后,我捧出以前后進生寫作文的資料(日記、閱讀筆記、小練筆、作文),這些資料足有二十幾本。他們都驚呆了,深深地感悟到:不是自己腦子笨,而是功夫沒有到家,只要下功夫,寫好作文是有希望的。
二、從后進生個人作文進步中激發(fā)習作興趣
興趣是成功的基因,提高后進生作文水平除了堅定信心,還必須誘發(fā)其興趣。為此我特別注重挖掘后進生作文的閃光點,通過多種方法誘發(fā)他們的興趣:
(1)批語式。對后進生作文沙里淘金,以批語式加以贊揚,如“瞧,你寫得多么認真呀!”“這個詞用得太好了!”“看,這句話寫得多好,把**形象得寫出來了!”“這個開頭寫得真好,不簡單!”等等,看了這些批語,學生喜在眉頭笑在心,甚至還讀給同學們聽自己為之驕傲的描寫。
(2)朗讀式。小學生最希望當眾朗讀自己的作文,然而對于后進生這機會實在太少了。為了滿足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每次作文后我都讓后進生朗讀進步作文,哪怕一個句子,一個片段。另外每次我都讓他們帶上作文本,將好作文讀給家長聽,有的家長還和我交流,說看到孩子的進步真是高興。這樣,家長會笑在臉上,學生會甜在心頭。
(3)高等第。后進生作文評分不和優(yōu)秀生放在同一個等第,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比如有好詞好句、書寫工整、語句通順等,我就給他們實行高等第。讓他們感覺到天上的星辰憑努力也可以摘取。
三、幫助后進生從豐富生活中挖掘習作素材
作文是觀察、思維后的書面表達,它源于生活。為此,提高后進生作文水平,必須豐富生活、尋求源頭活水,我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1)引導觀察。無話可說是后進生作文的主要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豐富他們生活的同時引導觀察。如春游時,我引導他們觀看云朵,看色彩,看形態(tài);觀察鳥飛,看樣子,聽鳴叫聲;觀察柳條,看顏色,看動態(tài),并教給他們觀察順序,抓特點觀察,邊觀察邊想的辦法。要求他們隨時記下觀察所得,堅持寫日記。
一個學生觀察了動物園的猴子后,寫下了精彩片段:“下面有請齊天大圣上場?!睏U子上竄出來兩只毛絨絨的小猴兒,一只猴子向觀眾白了一眼,像在說:“鸚鵡走鋼絲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會?!比露屡郎狭虽摻z,一邊走一邊吃著花生,三心二意,突然掉了下來,還好馴養(yǎng)師接住了。“叮鈴鈴”鈴聲傳來,原來,另一只猴兒又騎上了自行車,那車小得比迷你自行車還迷你。它搖搖晃晃地騎著,觀眾都擔心它會掉下來,也許,這小猴子的心里也是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吧。果然,那猴子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原來那紅蘋果似的屁股顯得更紅了。
(2)指導閱讀。心中有話筆下寫不出,這是后進生作文的另一個難點,其原因主要是閱讀太少。為此,我發(fā)動學生利用零花錢買課外書籍,在班中成立圖書角,每天留一段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對后進生的讀書篇目進行推薦,盡量選他們喜歡的閱讀篇目,指點閱讀方法,要他們看看、想想、畫畫,記下好詞佳句、奇事趣聞、心得體會。
這是一個學生看了《會唱歌的蝴蝶》后寫下的感想:“《會唱歌的蝴蝶》里有一只美麗的蝴蝶,她叫小米。同伴遇到困難時,她總能伸出熱情的手去幫助他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大家都喜歡和她做朋友,因此她很快樂。而我呢,恰恰和她相反,不管誰遇到困難,我都當作沒看見,所以我的朋友很少。看完了這本書,我一定要和小米一樣,交上好朋友,和他們一起快樂地玩耍?!?/p>
雖然很簡短,但長此以往,他們便有了自己的語言倉庫。
(3)誘導說話??谡Z是書面語言的基礎,而后進生大多是“金口難開”。為提高后進生口語能力,我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說話情境,誘導他們說話。講生活見聞,講影視節(jié)目,講故事,指導觀察時讓他們邊看邊說。閱讀教學中背誦佳句練仿說,省去內(nèi)容練補說,略寫內(nèi)容練擴說,含蓄結(jié)尾練續(xù)說。
有一次,學校組織了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蛟S是孩子們很少經(jīng)歷這樣的遠足活動了,一路上,他們嘰嘰喳喳,好似一只只快樂的小麻雀。在我的建議下,他們背起了描寫春天的詩歌,還唱起了《嘀哩嘀哩》等找春天的歌曲。嘹亮的歌聲令安靜的田落村野更加富有春天的氣息……到達了目的地。我們在公園里一路走著,感受著??纯催@一朵花,很美,看看那一棵樹,也很挺拔。臘梅快謝了,還有幾朵留在枝頭,仿佛在等待我們的小朋友去欣賞;柳樹抽出了新芽,還沒有長成長辮子,但也有一番風味;還有那一樹一樹的海棠花,一簇簇,一團團,粉嫩粉嫩,分外妖嬈。孩子們指指點點,互相訴說著自己的所見,有的還圍坐在一起唱歌,可開心了!這個原本沉睡著的公園,頓時因為孩子們的到來,而顯得無比的活力與生機!回到學校,孩子們寫下了好幾篇小作文,《一路上》《賞梅》《快樂的郊游》等等。
這樣,學生看得多了,說得多了,寫作文也就有了基礎。
四、從后進生實際出發(fā),進行有效訓練
作文難,如過關,這是后進生的普遍看法。要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必須降低作文難度,讓他們力所能及。為此我堅持因材施教,對他們采取如下訓練形式。
(1)片斷式。一篇作文只要求他們寫一個重點段,以便他們集中精力“精雕細刻”,如《美麗的校園》,只要他們寫“校園花壇里的桂花樹”:學校的小花園里有一排桂花樹,秋天到了,桂花開滿枝頭。遠看,像滿天的星星,盡情綻放著美麗。每當走過那里,我總要停下腳步深呼吸,真香??!同學們?nèi)宄扇旱乇晃^去,瞧著,聞著,有的還會悄悄地摘下一兩朵放在口袋里。桂花開放時間短,但她的香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
(2)擴寫式。其他人獨立謀篇,而讓后進生的作文組織學生評議,找出問題,明確改法。在此基礎上其他人另行作文,而后進生修改評講作文。有了方向,他們就在循序漸進中了解了作文的寫法,學會了如何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
(3)補寫式。內(nèi)容較復雜的作文,我設計好骨架,讓學生補寫。例如寫“玩具熊的自述”我出示了構(gòu)好的框架,讓他們填上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大家好,我是主人的好朋友玩具熊。全身( ),頭頂上( ),左邊的耳朵上( ),穿著( )。我還有一雙黑乎乎的大眼睛,這雙眼睛( )。主人特別喜歡我,記得有一次( )。這就是我,主人最喜歡的玩具熊?!甭厮麄兙蛯W會了有條理地敘述。
(4)分步式。分步提出作文要求,以減小坡度。如《游無錫動物園》,我分三步:第一步,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按照順序?qū)懗鲇瓮孢^程;第二步,根據(jù)中心,重點,對重點部分詳細敘述;第三步,通過環(huán)境描寫突出中心。
(5)仿寫式。每次習作前,提供范文,再引導后進生在把握寫作方法的基礎上仿寫。
通過實踐證明,以上方法對提高后進生作文水平是行之有效的。我看到了他們在習作時的自信,收獲后難掩的笑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家倫.作文教學的“經(jīng)”與“緯”——論“寫什么”與“怎么寫”的對立統(tǒng)一【J】. 新作文,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