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棟,李鵬飛,羅慧敏
?
2013-2014年六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影響因素分析
陳棟,李鵬飛,羅慧敏
[摘要]目的:了解六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的水質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為改善六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狀況和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對2013-2014年六安市1 154份農村生活飲用水檢測結果進行評價,選擇可能對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結果:2年度總合格率38.45%,其中2013年合格率為39.30%,高于2014年的31.92%(P<0.05)。單因素分析顯示,年度、地區(qū)、水源類型、水處理方式、水消毒設施的使用、是否使用消毒劑及供水工程運營年度均是全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的影響因素(P<0.05~P<0.01)。多因素分析顯示,年度、地區(qū)、水處理方式及供水工程運營年度均是全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P<0.01)。結論:六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低,微生物指標超標較高,供水設施不完善、消毒設施不健全,應加強對水源和供水設施的保護,完善供水設施建設;相關部門應采取措施,加強對農村飲用水的衛(wèi)生監(jiān)管。
[關鍵詞]給水;生活飲用水;農村;影響因素
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衛(wèi)生監(jiān)測是一項長期、連續(xù)、系統(tǒng)的基礎性工作,是國家健康危害因素監(jiān)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農村居民飲用水衛(wèi)生安全的關鍵措施[1]。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總人口數(shù)570萬余人,其中農村人口510萬余人,占總人口的89.5%。在中央投資推動下,六安市農村供水工程陸續(xù)興建起來,但該類工程并未開展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衛(wèi)生學評價,水質處理工藝、日常生產(chǎn)衛(wèi)生管理仍處于落后階段。本文分析全市2013-2014年農村生活飲用水的基本情況,探討影響水質的主要因素,為提高農村飲用水質量提供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根據(jù)《安徽省飲用水衛(wèi)生監(jiān)測工作方案》,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 中的“全國飲用水水質衛(wèi)生監(jiān)測信息系統(tǒng)”導出六安市2013及2014年度農村生活飲用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1.2研究對象六安市7個縣(區(qū))(A區(qū)、B區(qū)、C縣、D縣、E縣、F縣及G縣)的農村飲用水監(jiān)測結果,其中以安全飲水工程水質為主。2年共監(jiān)測1 154份水樣,其中2013年374份,2014年780份。
1.3方法
1.3.1監(jiān)測點選擇及監(jiān)測頻次按照《2013年安徽省飲用水衛(wèi)生監(jiān)測工作方案》及《2014年安徽省飲用水衛(wèi)生監(jiān)測工作方案》要求,隨機選擇各鄉(xiāng)鎮(zhèn)的農村供水工程作為監(jiān)測點??菟诤拓S水期對監(jiān)測點各監(jiān)測1次出廠水和末梢水。
1.3.2檢測項目根據(jù)《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06)對水質常規(guī)、消毒劑指標及非常規(guī)指標中的氨氮等共36項指標進行檢測。
1.3.3檢測方法和評價標準根據(jù)《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06)進行水質檢測,按照《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T 5749-2006)的指標限值對水質進行評價,每份水樣結果中有1項指標不合格即判為不合格。對終審的全市各縣(區(qū))水質數(shù)據(jù)按照監(jiān)測年度、地區(qū)、水期類型、水源類型、消毒方式及供水工程運營時間等進行整理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水質總體情況
2.1.2水質合格情況六安市2013和2014年度共監(jiān)測1 154份農村飲用水,合格396份,合格率34.32%。2013年監(jiān)測水樣374份,合格147份,合格率39.30%,其中枯水期合格率39.04%(73/187),豐水期合格率39.57%(74/187);2014年監(jiān)測水樣780份,合格249份,合格率31.92%,其中枯水期合格率30.87%(121/392),豐水期合格率32.99%(128/388)。2年水質合格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1,P<0.05)。
2.1.2各項指標檢測結果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06)分析,1 154份水質檢測報告的指標合格率見表1。
2.2水質合格率影響因素
2.2.1水質合格率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年度、地區(qū)、水源類型、水處理方式、水消毒設施使用情況、是否使用消毒劑及供水工程運營年度均是六安市農村飲用水水質的影響因素(P<0.05~P<0.01)(見表2)。
2.2.2水質合格率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先對每個要分析的可能變量進行賦值(見表3)。再將有可能影響農村飲用水合格率的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度、不同地區(qū)、不同水處理方式及供水工程運營年度均是全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P<0.01)(見表4)。
表1 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指標合格率
3討論
本研究中監(jiān)測結果表明,2013-2014年六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合格率低于國內其他地區(qū)報道[2-3];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消毒劑指標及微生物指標,與相關文獻[4]報道一致。經(jīng)調查,消毒劑指標不合格原因為水處理工藝落后,消毒設施老化,不能規(guī)范添加消毒劑,并且未對消毒劑濃度進行監(jiān)測,不能保證水中消毒劑濃度達標。微生物指標合格率低,與國內相關報道[5-6]相似,提示農村飲用水受生活污水和糞便污染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同時也進一步說明消毒不規(guī)范。枯水期和豐水期水質合格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劉友祥等[7]報道一致。分析認為,可能是六安市范圍內有較多的水庫群,水資源豐富,全年水量變化較小。出廠水和末梢水的合格率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供水管網(wǎng)中不存在二次污染。
表2 不同因素對農村飲用水合格率的影響
水的感官性狀是人們對飲用水的最直觀感覺,是評價水質的重要依據(jù)[8]。監(jiān)測結果表明,六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一般化學及毒理學指標合格率達到99%以上,提示監(jiān)測區(qū)域內水源未受到砷、氟等污染。
表3 農村飲用水合格率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分類與賦值
監(jiān)測顯示,2013年水質衛(wèi)生合格率高于2014年(P<0.05)。分析認為,2014年的《安徽省飲用水衛(wèi)生監(jiān)測工作方案》較2013年監(jiān)測點數(shù)量有大幅度增加,由80個監(jiān)測點增加到195個監(jiān)測點,而六安市目前農村供水工程水處理能力普遍較差,由于監(jiān)測點的增加使抽檢到水處理能力差的供水工程概率提升,從而導致2014年水樣合格率低于2013年。不同縣區(qū)的水樣合格率明顯不同,與周自嚴等[9]報道相似,可能與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及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有關。
多因素分析顯示,完全處理的水樣衛(wèi)生質量最高,是水質質量的保護因素,與鐘桂紅等[10]報道一致。一般來說,消毒劑能有效殺滅水中微生物,提高水質量。但經(jīng)多因素分析顯示,使用消毒劑并不是水質的保護因素,可能原因是全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樣中消毒劑往往是人工投放,由于工作人員技術、能力有限,投放量、投放時間未經(jīng)過科學的計算,不能持續(xù)保持管網(wǎng)中消毒劑有效濃度,從而降低消毒效果。
本次調查還發(fā)現(xiàn),農村供水工程的運營年度也是生活飲用水水質的影響因素,其中以2001-2005年這個時間段的水樣合格率最高。分析可能由于樣本量小而沒能真實反映總體水平。該結論也反映出六安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并沒有隨著時間的進程而有所提高,也反映六安市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處理工藝、水消毒措施沒有改善。
表4 農村飲用水合格率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改善農村飲用水衛(wèi)生狀況,是關系到廣大農村群眾身體健康的大事。六安市農村供水工程自大力興建以來,衛(wèi)生計生部門對農村飲用水水質監(jiān)測已有多年,但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處理工藝、日常生產(chǎn)衛(wèi)生管理仍然處于落后階段,水質監(jiān)測結果仍然不容樂觀。針對此問題,提出以下改善措施:(1)對現(xiàn)有的供水源采取防護措施,整頓周圍環(huán)境,防止飲用水水源受到人為及畜牧的污染;(2)應加強對農村供水企業(yè)的管理,對供水工藝、消毒設施不符合規(guī)范及水質監(jiān)測結果不合格的供水工程實施整改或關閉等措施;(3)應加強對農村供管水人員的技術培訓,尤其是加強飲用水消毒知識培訓;(4)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的衛(wèi)生意識,避免存在牧畜對水源的污染、肥水養(yǎng)魚、污水隨意排放等現(xiàn)象;(5)加大對農村居民的飲水健康教育,倡導良好的用水習慣和行為,提高衛(wèi)生飲水意識。
[參考文獻]
[1]吳和巖,何昌云,張建鵬,等.2010年廣東省農村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狀況調查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1,37(5):24.
[2]曹鵬.淮北市2009-2011年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19(1):15.
[3]盛軍利,陳小岳,王珮,等.常州市2010~2011年農村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狀況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40(18):3377.
[4]羅赟,吳曉紅,何玲玲,等.2013年綿陽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監(jiān)測結果分析[J].環(huán)境衛(wèi)生學雜志,2014,4(3):231.
[5]李作寧,籍繼穎,姜兆剛,等.2011年威海市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衛(wèi)生狀況調查[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2,18(6):403.
[6]丁瑞英,付中建,劉本先.濰坊市農村集中式供水衛(wèi)生狀況調查[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12,11(3):229.
[7]劉友祥,李國強,陳兄兄,等.2008~2011年應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監(jiān)測結果[J].職業(yè)與健康,2013,29(1):16.
[8]蔣兆峰,韓方岸.不同類型水源對農村飲用水衛(wèi)生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10,9(2):120.
[9]周自嚴,鐘嶷,王德東,等.2010~2012 年廣州市農村地區(qū)飲水衛(wèi)生狀況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3,39(6):95.
[10]鐘桂紅,曾宇丘,國偉鄒,等.2013~2014年梅州市農村飲用水水質常規(guī)指標監(jiān)測[J].首都公共衛(wèi)生,2015,9(2):62.
(本文編輯周洋)
Influencing factor of the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in Lu′an city from 2013 to 2014
CHEN Dong,LI Peng-fei,LUO Hui-min
(DepartmentofPublicHealth,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ofLu′an,Lu′anAnhui23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anitary situa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 in Lu′an city,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in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Methods:The 1 154 sample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in Lu′an city from 2013 to 2014 were evaluated,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were analyzed using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methods.Results:The total qualified rate in two years was 34.32%,the qualified rate in 2013(39.3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2014 year(31.92%)(P<0.05).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year,region,type of water source,water treatment,use of water disinfection facilities,disinfectant and operating year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we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P<0.05 to P<0.01).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year,region,water treatment and operating year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was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 of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P<0.05 to P<0.01).Conclusions:The rural drinking water in Lu′an city is low qualified rate,high microbial index,imperfection infrastructure and disinfection facility.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source,supply facilities,and hygienic supervis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rural drinking water.
[Key words]water supply;drinking water;rural area;influencing factor
[文章編號]1000-2200(2016)03-0361-04·預防醫(yī)學·
[收稿日期]2015-08-25
[作者簡介]陳棟(1984-),男,醫(yī)師.
[中圖法分類號]R 123.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03.027
[作者單位] 安徽省六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公共衛(wèi)生科,2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