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暢,胡凡剛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 日照 276826)
?
從《匹諾曹》看新聞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
秦 暢,胡凡剛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 日照276826)
【摘 要】在這部劇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韓國電視劇最近一年來的變化:越來越注重社會現(xiàn)實,不再僅局限于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捌ブZ曹”在這部電視劇里被賦予新的寓意,不僅贊揚了女主角不能說謊話的美好道德品質,也揭露了當前社會中存在的新聞記者報道失真失實的現(xiàn)象,正是在童話幻境般外衣包裹下的“匹諾曹綜合征”患者,才能把現(xiàn)實的殘酷彰顯得血淋淋、赤裸裸。
【關鍵詞】匹諾曹;記者;道德;素養(yǎng)
一提到韓劇,大家肯定都覺得其演繹的大都是唯美的愛情故事,劇情也都是由灰姑娘變成公主,充滿了童話般的浪漫主義色彩,有這種想法的基本是經常追韓劇的女性觀眾。
2014年年底,韓國電視臺SBS有一部熱播的電視劇《匹諾曹》,單從電視劇名字上來看,大家覺得可能會和童話故事有關,但實質上卻不是這樣,它講的可不是一個木偶奇遇記的童話故事,而是一個被媒體誤報道而導致家破人亡的男主角崔達布,為了復仇而當上記者的故事。女主角崔荷娜是因為“匹諾曹綜合征”而選擇去做一個不會說謊話的記者,由于崔荷娜的母親宋車玉的錯誤報道,男主角一直遭受著“冷”暴力,在家破人亡的痛苦中,他在工作中堅持以事件的真實對宋車玉展開復仇。在這部劇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韓國電視劇最近一年來的變化,越來越注重社會現(xiàn)實,不再僅局限于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的演繹,把社會中存在的問題融入了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捌ブZ曹”在這部電視劇里被賦予了新的寓意,不僅贊揚了女主角不說謊的美好道德品質,也揭露了當前社會中存在的新聞記者報道失真、失實的現(xiàn)象。
作為一名合格的記者,首先你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還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在加上一些豐富的閱歷。這里的知識不僅包括新聞專業(yè)的知識,也包括其他社科類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增加自己對新聞熱點分析的深度和廣度,這些知識都會間接地體現(xiàn)在你的文章或者新聞采訪中,所以豐富的知識儲備是基礎。那么如何豐富自己的知識呢?最基礎的方法就是要增加自己的閱讀量,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增加閱讀量可以超越自身經驗的局限性,更能間接體驗到美與智慧的精彩和豐富。這樣不僅可以增長見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而且有利于增強文字編輯的功底。這里要說明一點,此處的閱歷不單指你作為記者的工作閱歷,還包括你人生、生活的閱歷;其次,還可以走出去廣交朋友,虛心向別人學習,多傾聽他人的故事和經歷。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記者,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每個新聞工作者在成為記者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然后參加全國考試,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新聞記者。體現(xiàn)在劇中女主身上就是女主那一皮箱的書、準備了三年才考上這個崗位,還有男主把一個小型圖書館的書都借閱了一遍,這些都說明豐富的知識儲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
眾所周知,新聞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劇中的故事情節(jié)設置都在詮釋新聞真實性的重要性。當前新聞記者中存在的問題都集中體現(xiàn)在劇中宋車玉記者的身上,很多劇情的設計均有所涉及,這些問題在劇中有一個本質的表現(xiàn),使得男主角崔達布家破人亡。在處理一些突發(fā)性新聞事件時,基本沒有人能保持少有的冷靜,在慌亂的人群中完成自己的報道。從這一點不難看出,作為一個新聞記者,宋車玉有其作為記者的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但是作為記者你就只是一個旁觀者,而不能根據事件發(fā)展狀況和看到的現(xiàn)象,做出自己的主觀臆斷和關乎自己價值取向性的臆測。無論發(fā)生多么重大的事件,記者始終扮演都是一個客觀的記錄者的角色,只需要記者本人把所看到的正在發(fā)生的事件客觀公正地報道出來就好。在進行新聞專業(yè)主義自我培訓時,報道的過程中不允許出現(xiàn)情緒化的形容詞,如果需要有,也應當從他人口中說出,作為記錄他人的判斷。
近些年來,作為“宋車玉”這類具有代表性的新聞工作者比比皆是,正如劇中所演的那樣,報道的失真是由于利益的驅使、名利的驅動,使得她喪失了作為一個新聞記者的職業(yè)操守,在報道中根據自己的主觀推測,從而導致崔達布家破人亡。作為新聞記者只需把自己看到的正發(fā)生的事件,做一個客觀的評述就好,不得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測,因為你只是一個事件的見證人。
隨著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中國新聞事業(yè)也在飛速發(fā)展,但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滋生出許多問題,當前我國由于新聞機制的變化,出現(xiàn)了許多在編制之外的人員,由于被利益驅使,他們要想在電視臺站穩(wěn)腳,就必須要有收視率,為了所謂的收視率,他們任意編造虛假新聞,對受眾造成錯誤引導。所以,作為一名記者,高尚的職業(yè)操守是最重要的職業(yè)準則。新聞源頭一旦被污染,就會釀成整個信息流的惡臭。人們所獲取信息的真假會影響人們的選擇和判斷,若接收了錯誤信息,人們可能會采取錯誤的行動。作為新聞記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yè)操守,不要為了所謂的收視率,為了所謂的賣點,放棄了一個作為記者的社會良知和職業(yè)道德。社會的進步,也使得整個社會變得越來越功利化,記者作為媒體的一分子,應該起到推動正確的輿論導向的作用。如果新聞報道不能秉持為公眾負責的理念,分清主次,新聞記者在道德上的缺失,長此任由其自由發(fā)展,會使得觀眾對新聞媒體失去信心,則在無形中降低了記者的職業(yè)操守,當然,作為受眾也應該提升自我素質,具有自己的判斷力。
在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設計,女主角被接到去拍攝結冰道路滑倒者的一個采訪任務,每每有人經過她都會忍俊不禁地去扶住要摔倒的人,因為沒有完成任務,她被領導罵了,嘴里說著抱歉,但用打嗝在宣布自己的不服氣,而她的領導卻大聲訓斥說:“袖手旁觀就是你的職業(yè)道德,把問題做成新聞,讓政府看到,讓總統(tǒng)看到,這才是公益!”這就是為什么有很多記者不顧一切地去搶新聞的原因,就是為了高收視率、為了不丟掉自己的飯碗,因為這些現(xiàn)實原因才會產生一些畸形的袖手旁觀的新聞記者們。作為記者,都是以自己的職業(yè)活動為基點,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先導——社會良知和道德,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倫理。新聞倫理是指新聞制作發(fā)布傳播過程中所引發(fā)的各種問題需要基本的道德標準和規(guī)范來加以約束,不僅包括新聞從業(yè)者的倫理道德,也包括采訪中體現(xiàn)的道德準則和倫理標準,否則新聞一經傳播就會變?yōu)闊o法控制的怪獸,撲向每一位新聞當事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更無法保護新聞人按照正常的秩序制作和發(fā)布新聞。女主角的做法也是詮釋新聞倫理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當然在接下來一個小孩子遇車事故的場景設計中,記者真真實實地做了一個旁觀者,記錄了這場災難是如何被避免的。沒有任何爭議的是,此時的記者沒有任何能力取阻止這場災難的發(fā)生,他們當時的處境是千真萬確救不下來孩子,試想,孩子真的被撞傷或是撞死,那么記錄了全部過程的他們,又該受到怎樣的內心譴責。
什么是洞察力?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洞察力(insight)是指深入事物或問題的能力”,從字面上看來洞察是指對于山洞的觀察,山洞除了洞口的地方可以被陽光照射外,其他地方越深入就越是黑暗,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都可以有觀察能力了。其實我的理解就是,洞察力是人們對個人情感、行為的動機與相互關系的透徹分析。通俗地講,洞察力就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而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講,洞察力就是變無意識為有意識。就這層意義而言,洞察力就是“開心眼”,就是學會用心理學的原理和視角來歸納和總結人的行為表現(xiàn)。最簡單就是做到察言觀色,表現(xiàn)在新聞記者身上就是指記者在遇到突發(fā)事件和采訪者時所做出的反應,在紛雜的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作為記者要有一定的對新聞的敏感度,能結合當前的時代背景對此做出充分認知和深刻的理解,從而全面、深刻、準確地把握新聞內涵和本質的一種能力,所以,新聞洞察力是衡量一個新聞記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準則。在《匹諾曹》中有這樣一個事件:一個肥胖的女人猝死在健身房,事件發(fā)生以后,新聞媒體爭相報道,大眾的猜測很多種,最接近大眾無限想象版本是女子可能是為愛減肥過度而死,而警察也完成尸檢,結論是運動過度,導致心肌梗塞猝死,健身房的視頻也正好錄下她的整個運動過程,然后很多關于猜測女子運動猝死是因情而減肥的謠言出現(xiàn)在新聞里,而崔達布作為一位新聞記者卻沒有停留在事件的表象上,正是他敏銳的洞察力幫助了自己。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應該讓大眾知道引發(fā)事件的根本原因,而大眾也是有知情權的,當今這個時代,人們缺少的往往不是新聞,而是對于事件真相的探究。如今這個社會,很多事件會被表象或是假象所掩蓋。新華社高級編輯徐人仲說過:“追問真相,是記者的職業(yè)天性,也是記者的基本素質。唯有能如實報道事實真相并深入提示事件本質的記者,方可稱得上是有眼光的記者?!边@里的眼光大概就是指新聞工作者敏銳的洞察力。有洞察力的記者會從小的地方開始采血,小事情往往最能引人深思,這就需要記者的洞察力、識別力和判斷力,從事件本身找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從而將事件串聯(lián)起來找到內在的聯(lián)系。從天津事故中就能看出新聞工作者洞察力的缺失,受眾也不會被表象所蒙蔽的,需要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
縱觀韓劇《匹諾曹》,講述是年輕的媒體工作者后輩對于追尋新聞最終意義的經歷,在他們追尋的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他們面對紛繁復雜的新聞報道表現(xiàn)出自己崇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所以我覺得天津事故折射出來的是現(xiàn)實版的“匹諾曹”,只不過只不過這里的受傷害的人由個體變成了一個群體,記者是大眾的眼睛,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李曉東.論新時期新聞記者的職業(yè)道德建設[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4).
[2]任慧芳.淺談新聞記者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缺失[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2).
[3]鄭燕.淺談新聞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J].才智,2010.19.
[4]張廣東.新聞記者職業(yè)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2).
秦 暢(1990-),女,山東棗莊人,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研究生,主要從事戲劇與影視藝術學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125-02
作者簡介:[5]何平.記者:社會的“瞭望者”[N].光明日報,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