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淑蘭
【摘要】語文學習,離不開兩大法寶,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在課堂教學中,學到了基礎知識點,而之后的延伸和發(fā)展,必須要靠課外閱讀來實現(xiàn)。課外閱讀訓練,必須要形成系統(tǒng)的體系,有規(guī)劃,有目標,只有這樣閱讀的層次和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閱讀方法 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069-02
要想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必須將閱讀材料和閱讀方法相結合起來,從中找出一定的規(guī)律,增加其閱讀量,提高其閱讀層次。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主要找到以下幾種閱讀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以一帶多”閱讀聯(lián)系法
我們所使用的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無數(shù)編者的篩選的,覆蓋知識面非常廣泛。但是,小學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強烈。所以,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收集與例文類似的文章,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采用“以一帶多”的方法,找出本篇例文與相關文章的相同點和區(qū)別點,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感悟。比如:我們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搜集了《七擒孟獲》和《空城計》這兩篇文章,通過閱讀這幾篇文章,學生能夠進行主動聯(lián)系和比較,進一步的加深對故事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這樣一來,閱讀的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教師在作閱讀指導時,必須制定閱讀目的,讓同學們帶著閱讀側重點,去理解和領會課外閱讀材料,進而鞏固了閱讀方法,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延伸查找閱讀法
小學生往往是好奇心強,探索欲望強的,這與他們的年齡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特點,選擇一些知識性比較強的文章,延伸出一些問題,滿足他們的閱讀要求。比如在《鏡泊湖奇觀》這一節(jié)課中,講述完本節(jié)的課堂知識點后,為學生制定以下幾點問題:鏡泊湖的傳說是怎么得來的?如果去鏡泊湖旅游我們應該注意什么?讓同學們自主查找,互相交流,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增強了對問題查找、分類等能力,同時也增強了溝通交流等交際能力,讓同學們愛上閱讀,從閱讀中得到提升。
三、收集整理閱讀法
鼓勵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的同時,摘抄一些有特點的內(nèi)容,或是一些知識點較強的內(nèi)容,將這些內(nèi)容加以整理,形成資料小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如果學生自己收集整理的資料能夠得到其他同學的認可,這樣,作為收集者自身就會有成功感,同時又能夠帶給其他同學幫助,使學生體會到“樂于助人”的樂趣。此外,我們還可以采取展覽、評比的方式,在對學生作閱讀指導和資料收集指導的同時,評出收集資料最好的同學,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相互競爭的過程中,拓寬學習領域。這樣有意義的收集閱讀資料過程,增長了同學們的見識,同時又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四、推薦閱讀法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是根據(jù)原作節(jié)選的,也有些課文是編者根據(jù)原作改變的,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完成本節(jié)課堂目標之后,提供原作供學生閱讀。這樣一來,學生掌握了課堂的知識點,繼而閱讀原作時就會變得比較輕松,同時,也會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這節(jié)課中,講解完課堂內(nèi)容之后,讓學生課外閱讀其原作,很多同學都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對照教材課文,得出原作的故事情節(jié)更加復雜多變,人物刻畫更加傳神深刻的區(qū)別點。在這節(jié)課后,我又向同學們推薦了《假話國歷險記》這篇文章,拓寬了閱讀領域,閱讀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五、聯(lián)系生活閱讀法
生活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語文學習亦是如此。在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注重聯(lián)系實際的生活情況,將豐富多彩的生活結合到課堂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吸收知識,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不斷的得到鞏固和提升。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將語文學習的渠道和方式拓寬,并且延伸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通過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同學們豐富語文知識,提高學習能力。這樣一來,由傳統(tǒng)教學的“教教材”就變成了貼合實際的“用教材”。在《童年的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中,明確教學目標之后,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找到其中的樂趣。通過觀察,學生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意義的事物。比如,有些同學通過觀察螞蟻搬物,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有些同學通過觀察云朵,找出了天氣變化和云朵的關系……諸如此類的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通過這樣的實踐,讓學生學會了認真觀察生活,為其今后的寫作積攢了素材,拓寬了閱讀的范圍,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的事與物皆可成為閱讀的素材。
教師在講授課堂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記錄生活中的一些廣告語,通過記錄,讓學生理解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有語文,處處有語文,領會到語文的偉大魅力,提升語文學習的興趣。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有自己的愛好,有些同學喜歡唱歌跳舞,也有些同學喜歡創(chuàng)作發(fā)明,有些同學喜歡涂鴉畫畫……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位同學的特長,并且用各種方法為其提供機會指導學生整理其特長所需的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這樣既學到了相關知識,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每位同學都像是不同的小樹,經(jīng)歷著春夏秋冬,有著不同的特點,但是都懷抱著成長的激情。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樹苗的夢想,陪同他們一起成長,為其澆水灌溉,提供其所需要的養(yǎng)料,讓這些樹苗都發(fā)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長成社會所需的參天大樹。
文獻參考:
[1] 賀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 2014年05期.
[2] 張麗梅.讓個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飛揚[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4年04期.
[3] 張彥.淺析輕松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J].教師 2014年22期.
[4] 孫惠平.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更精彩[J].課程教育研究 2014年21期.
[5]肖洛.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 2014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