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資本項目開放的看法很簡單,第一,李揚老師剛才說的資本項目開放可能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我覺得歷史上可能是這樣,但未來是不是還能這樣,我是有疑問的。貨幣的三大功能——定價、支付和儲蓄,畢竟未來人民幣能不能變成國際貨幣,總歸會有一個以什么樣的貨幣持有的問題。我覺得未來的任何貨幣要成為一個國際貨幣,如果資本項目是封閉的,估計困難比較大。早年很多國際貨幣并不一定以資本項目開放作為必要條件,像美國就沒有開放,但一個前提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一建立,美元就是一個國際貨幣,它跟資本賬戶開放不開放也許關系就不太大。
第二,關于開放,我蠻贊成金中夏的很多看法,但在資本項目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可能還要探討。確實有很多國家都在開放,從1980年代以來很多新興市場國家都開放了,但客觀的事實是,很多新興市場國家開放之后就金融危機了,但也有很多國家開放之后是不錯的。那我們需要問,為什么有的國家開放了就沒有問題?;剡^頭來想,是不是我們國內(nèi)還沒有準備好,比如利率沒有市場化,如果把資本項目開放了是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是不是我們先要把國內(nèi)剛性兌付、軟預算約束這些問題解決了,開放才不會帶來比較大的問題。我一直主張,很多國際上的問題,歸根到底出在家里。
大家還記得我們從1996年說要開放資本項目。到1997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人說,天哪,幸虧我們資本項目還沒有開放,要不然麻煩就大了。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就說,天哪,幸虧還沒有開放,要不然麻煩就比較大?,F(xiàn)在從政策框架來看我們限制很多,但實際上我們的資本流動比較自由,但去年當局對于外匯交易和一些資本項目的管制力度其實是有所加強的。
最終人民幣在國外的市場能不能真正形成一個有效的市場機制,真正有需求,真正能用,取決于人民幣這個體制,尤其是國家經(jīng)濟政策這個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