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豐 朱莉莉
LIFT術式治療肛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宋少豐 朱莉莉
目的 研究LIFT術式治療肛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討其臨床適用性。方法 選取80例肛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肛瘺術,實驗組采用LIFT術治療,對比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及術后復發(fā)率。結果 對照組治療后有效(率)為36例(90.00%),顯著低于實驗組39例(97.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對照組患者復發(fā)(率)為8例(20.00%),顯著高于實驗組2例(5.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LIFT術式治療肛瘺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傳統(tǒng)肛瘺術,復發(fā)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LIFT術式;肛瘺;傳統(tǒng)肛瘺術;復發(fā)
肛瘺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肛門部灼熱,瘺口破潰、流膿,排糞瘙癢、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傳統(tǒng)的肛瘺切開切除術治愈率高,但治療時間長,易導致肛門括約肌功能受損,漏液、漏氣等并發(fā)癥,且容易復發(fā)[2]。近年來新采用的經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LIFT)具有創(chuàng)傷小、易操作、保留括約肌功能等優(yōu)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3]。本實驗選取了80例肛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江西省瑞昌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80例肛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結核性肛瘺及炎性腸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8~41歲,平均年齡(37.10±7.19)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6.13±1.03)年;實驗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29~41歲,平均年齡(35.98±6.21)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6.34±0.79)年;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使用甘露醇進行腸道準備,術前晚將腸道清潔干凈,患者采用側臥位,麻醉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杜冷丁+利多卡因),用半環(huán)形的肛門鏡暴露手術視野。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手術方法,低位肛瘺采用肛瘺切除術或切開術,高位肛瘺采用掛線術。實驗組患者給予LIFT術治療,首先經外口使用可彎曲球形頭探針或者注射亞甲藍探查瘺管走向,以確認內口,這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在括約肌間溝處切開弧形切口(約1.5~2.0 cm)進行局部解剖,注意不撕裂肛門黏膜、不損傷內括約肌。然后鑒別并小心分離開括約肌間竇道組織,用2-0的薇喬線小心縫合竇道入肛門內括約肌處,再對括約肌間竇道進行外科結環(huán)形結扎??拷p合處將括約肌間瘺管離斷,切除剩下的括約肌間瘺管并送病理檢查。最后探入探針確認移除的竇道組織準確無誤,用刮勺將剩余竇道的感染的肉芽組織徹底刮除,將括約肌間竇道外括約肌側用2-0薇喬線縫合,用3-0薇喬線間斷縫合弧形切口。術后每次便后及睡前用康復新液沖洗,連續(xù)7 d(每天2次),靜脈滴注消炎藥物控制感染,對比2組患者術后療效及復發(fā)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創(chuàng)口完全愈合,肛瘺臨床體征及癥狀全部消失;有效:創(chuàng)口未完全愈合,肛瘺體征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肛瘺體征及癥狀無任何變化甚至病情加重。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對采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 對照組治療后有效率為90.00%,低于實驗組97.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n)
2.2 2組患者術后復發(fā)情況對比 手術后對照組患者復發(fā)(率)為8例(20.00%),顯著高于實驗組2例(5.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P<0.05)。
肛瘺主要由于肛腺感染導致,屬于肛管直腸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病,患者肛門部有灼熱感,排糞時出現(xiàn)瘙癢、疼痛感,十分不適[4]。臨床上傳統(tǒng)的肛瘺治療以手術治療的方法為主,主要包括肛瘺切除術、肛瘺切開術、肛瘺掛線術等幾種手術方式[5],肛瘺切開切除術最為經典,治愈率高。但臨床實踐表明肛瘺切開切除術易導致肛門括約肌功能受損,療效不甚滿意,且容易引起漏液、漏氣等多種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困擾[6]。
近年來肛瘺治療的新術式LIFT術式是一種經括約肌間溝途徑使內口有效封閉,并將感染的竇道組織徹底移除的新術式[7],相比于傳統(tǒng)的肛瘺手術方式,LIFT術式具有以下幾項顯著優(yōu)勢:(1)手術精確度高、療效好,對病灶進行精確定位,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有效輔助手段;(2)傳統(tǒng)手術方式要求將括約肌間竇道切除,內括約肌也過度縫合,而LIFT則是使得結扎近內口處的括約肌間竇道組織閉合[8],并且微創(chuàng)安全,創(chuàng)傷??;(3)在手術過程中對病灶進行局部麻醉,給患者帶來的手術痛苦相對來說輕微[9];(4)手術時間短,對括約肌造成的損傷小,手術后傷口的恢復快,患者住院時間短,并且不損傷患者肛門的正常功能,不影響出院后的生活質量;(5)復發(fā)率低,隨訪調查顯示患者手術治療后再次復發(fā)的幾率比傳統(tǒng)手術方式降低。本實驗中,對照組治療后有效率90.00%,顯著低于實驗組97.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對照組患者復發(fā)率20.00%,顯著高于實驗組5.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說明,LIFT術式比傳統(tǒng)手術方法的療效更加顯著,對肛門造成的損傷小,復發(fā)率低,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LIFT術式治療肛瘺的臨床療效顯著,治療后復發(fā)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少軍,楊巍.經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治療肛瘺的臨床現(xiàn)狀[J].華西醫(yī)學,2013,6(2):342-343.
[2] 林軍.低位肛瘺術式改良68例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8): 69-70.
[3] 項曉宇,程遵華,童仙君,等.經直腸超聲在肛瘺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CD].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8(5):1064-1069.
[4] 王芳,吳闖,金煒,等.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治療肛瘺的研究進展[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2,8(6):67-69.
[5] 蔣守龍,曹俊,朱俊飛,等.LIFT技術治療低位肛瘺、膿腫療效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2,8(4):1231-1233.
[6] 崔金杰,王振軍,鄭毅,等.改良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治療經括約肌型肛瘺[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2):1232-1235.
[7] 張宏.低位肛瘺手術方法及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14): 191-193.
[8] 張輝,閔麗,張少軍.括約肌間瘺結扎術(LIFT)治療肛瘺臨床現(xiàn)狀及展望[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3,9(1):152-154.
[9] 陳敏,張濤,龔旭晨.LIFT術在肛瘺治療中的應用[J].醫(yī)學綜述,2012, 7(23):417-4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4.049
江西 332200 江西省瑞昌市人民醫(yī)院肛腸科 (宋少豐 朱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