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靚
摘要:隨著信息處理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微課。微課主要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幾分鐘內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視頻。其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題型解讀精講、教學反思反饋、考點測試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是在教學課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微”教學模式。
關鍵詞:微課;高職數(shù)學;教學模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G612
1 引言
高職數(shù)學作為理工類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要求在教學內容和體系上均有所突破,打破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融合并引入到教學中,為研究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提供了新的契機。
2 微課教學模式的特點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3-10分鐘左右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規(guī)范解讀、工藝要求、技術要求、操作要領、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不同起點,在相同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學習的績效是無法相同的。對于優(yōu)生來說,時間寬裕,而對于差生來說,時間不夠,沒有完成的“任務”比較多,是“吃不下”、“消化不了”,這時微課就能成了突破課堂教學局限性的良方:第一,微課能夠成為課堂教學有效的補充形式。在課堂教學以處,優(yōu)生根據自己學有余力和興趣、愛好,通過微課進行深度學習、探討,盡情地讓自己特長得到發(fā)展,滿足個性化發(fā)展。而差生通過微課幫助自己完成課堂教學的學習任務,有選擇地、有效地進行補缺,鞏固和強化所學內容,完成應有的學習任務。第三,微課能夠促使教師加強教學研究。微課最少需要提前36小時完成制作并上傳至網絡,教師需要大幅度提前時間進行準備、拍攝、錄制和編輯。微課的點狀化、碎片化,要求內容非常精練、講解透徹不空泛、語言通俗易懂,能夠“一對一”地進行啟迪解惑。微課文件要方便網絡傳送,方便點播和播放。
3 微課教學設計的原則
第一,教學對象的針對性。針對性主要是指在設計微課時應考慮學生認知的可行性,力圖深入淺出,盡量將高深的數(shù)學定理用學生通俗易懂的語言或圖像表達出來。第二,教學效果的有效性。任何一種教學手段或方法都是要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不管哪種課改模式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為了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微課在設計之初就應考慮如何導入課題、如何分析問題等。另外,還應考慮采用何種方式,適當選取圖片、視頻、動畫的形式,以期達到最佳效果。第三,教學客體的參與性。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在對象性活動中,主體和客體之間表現(xiàn)為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即實踐關系。因此,客體的參與性對主體活動的方向性、選擇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微課制作中,應最大可能地考慮教育客體即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4 基于微課的高職數(shù)學教學模式設計要點
4.1 課前的平臺建設
建立“高職數(shù)學拓展性課程”的微課平臺,能為學生自主學習、互相提問,積極討論,交流學習心得提供機會,為教師實踐研究、研討反思提供便捷。為了有序推進高職數(shù)學拓展性課程微課平臺的開發(fā)與建設,學校要提供相應的硬件設施、技術指導等多重保障??梢圆扇伤鶎W校聯(lián)合的形式將高職數(shù)學拓展性課微程的建設納入到校本課程,并作為重點課題進行研究。開發(fā)包括微課的設計、微課的錄制、配套資料的完善等等都有模式。在反復研討、修改完善,專家組、骨干團隊審核后,才能上傳到微課平臺。高職數(shù)學拓展性課程的微課平臺是區(qū)域性資源建設、共享和應用的基礎。因此,除了相關的微視頻,還增加了配套資料、學習反饋、交流互動、評價和研究等功能模塊,形成了集高職數(shù)學拓展性資源的微課平臺建設、管理、應用、評價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務環(huán)境。
4.2 課堂微課教學
在微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新課的主題,制作和數(shù)學史相關內容方面的視頻作導入材料,以此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另外,高職數(shù)學教學中還應結合學生具體專業(yè)引入相關知識的視頻材料,讓學生深入了解課程的實際應用意義。在高職數(shù)學課程中,經常都會有比較抽象的概念,此時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觀看微視頻,使用圖文結合的教導方式,使學生對難點知識有更直觀的了解。比如,在定積分定義敘述上,,在引入概念時,就可以播放那些曲邊梯形面積推導的視頻,以動態(tài)的形式將文字推導生動化,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高職數(shù)學微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知識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職業(yè)行為導向教學法等,增強師生課堂互動,促進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4.3 課后的微課補充
微課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因此學生有時會難以深入理解課堂中的重點知識,因此必須在課后進行知識點強化。教師可通過上傳教學視頻,幫助學生溫習知識點,進一步鞏固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課后,教師還可發(fā)布一些應用拓展性視頻供學生觀看。這些視頻可以是符號計算系統(tǒng)Mathematica在高職數(shù)學計算中的應用介紹、高職數(shù)學應用題等,引導學生拓寬知識面、提升應用能力。
5 高職數(shù)學微課教學模式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學模式的轉變。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方式大不相同,學生和老師都要進行不斷的適應,以前老師認為微課就是對于素材的播放,這種想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錯誤的做法使得學生知識結構混亂,數(shù)學教學過程學生學習必須有引導主體,每個學生家庭生長環(huán)境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已獨特的性格,老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職能,考慮到不同小學生的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習。依據主體性幫助學生培養(yǎng)應用微課進行學習的習慣。第二,對問題設計的轉變。在微課中,要注意設計一些能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短小精悍的微問題,促使學生的深層次思考。無論是對數(shù)學知識的講解還是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闡述,都是不斷解決數(shù)學教學中的微問題。
6 結束語
總之,把微課引入高職數(shù)學教學,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提升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可以說微課是現(xiàn)代教學的發(fā)展趨勢,但不能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取而代之,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運用,才能有利于高職數(shù)學教學。
參考文獻
[1]陸李華.微課輔助小學數(shù)學拓展性課程的實踐與研究[J].遼寧教育.2016(01)
[2]邵華.微課理念引導的高職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05).
[3]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