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什杰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致女兒的信》中,用真摯的愛心呼喚孩子正確地看待愛情,非常含蓄地表達了他對孩子的呵護,堪稱世紀教育經典。師生如父子,作為教育手段之一,書信教育有著巨大的教育潛力,對消除師生之間的溝通屏障,克服日常德育工作方法單一的“瓶頸”,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選擇教育對象,把握教育的時機
在此項活動中,我重點針對以下四類學生開展書信教育。一是學習生活類,這類學生往往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平時生活無規(guī)律,生活上不節(jié)儉,特別是一些留守學生,缺乏正確的消費觀。二是情感類,這類學生思想復雜,沒有正確的交友觀念。三是思想品德類,這類學生經常違規(guī)違紀。四是家庭問題類,這類學生與家庭的關系不和諧,多數為離異家庭或留守孩子。
在開展書信教育時,還要抓住教育的時機。只有立即去做,奇跡才有可能出現。這就要求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當學生出現心理劇烈波動,甚至情緒激動時,或當正常的談話教育方式出現困難時,老師應以一位“朋友”的口吻在信箋上寫上富有誠意的觀點,充分發(fā)揮書信的特殊“感化”作用,學生見到教師的筆跡如見其人,倍感親切,學生讀信時,心中有一股暖流沖擊著良知,從而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勇敢地改正。而教育的時機一旦耽誤,再去施加影響,效果就會遜色很多。
二、精心準備內容,拉近心理距離
有位哲人說過:“把熱愛自己的專業(yè)和熱愛自己的學生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好老師?!睆慕逃男Ч麃碚f,讓學生從信件中讀懂教師的愛,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而不會成為被隨手丟掉的一頁紙片,這就要求寫給學生的信必須精心準備,不能簡單應付。
首先,在信中要多使用一些“我相信你”“我希望你能做得更好”“你一定能行”等帶有鼓勵性的語言,而慎用“你必須”等居高臨下的生硬的說教語言,忌用“你看XX比你強”等容易刺傷自尊心的話,防止產生敵意。
其次,最好能在書信中體現一定的文采。應努力追求文筆流暢,寓意清新,真實自然,比方得當,切不要出現矯揉造作的痕跡,或病句滿篇、別字不斷;平時我們要多讀一些名人軼事,多了解一些青少年所喜愛的體育、文藝、娛樂等方面的內容,并應不斷提高自己針對不同性格與氣質類型學生的談話藝術;此外,為了增強美感,老師書寫要工整美觀,讓學生讀信的同時仿佛讀到教師的一片心。因此,寫出一篇上乘的書信其實是融入了教師高度的心血,可想而知:面對教師的一片誠心,學生怎能不動容?
最后,應在信中營造輕松的溝通氛圍?!皶判睉⒃诹己玫男湃涡睦碇?,巧妙利用學生的“附屬內驅力”,使其在教師的嘉許和鼓勵中體驗被信任、被接納的快樂,從而努力自我提高。不妨教師使用一些幽默輕松的語言,讓學生慢慢體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是真正發(fā)自內心的,從而消除師生間的隔膜,接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三、堅持鼓勵強化,確保教育效果
問題學生往往自制力較弱,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太多的失敗和挫折,他們產生了很深的自我心理暗示:我很笨,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老師不喜歡我等,雖然一時轉化后,往往容易出現反復。因此,老師要經常對其進行鞏固教育,著重使用正面強化的教育方法,對點滴的進步予以表揚和獎勵,老師的積極期待和贊許是一劑良藥,老師可通過一封又一封信向他們傳遞教師隱含成功的信息。
書信教育是教師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教師愛的延伸,愛的體現,愛的升華。一封短短的信,閃爍著教育富有靈性的光芒,書信教育使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更近了,開辟了成功教育的一條新途徑,創(chuàng)造了教育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