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慧
摘 要: 備好課是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打造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的前提和基礎。備課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精神,教師認真?zhèn)浜谜n,再上課是必需的程序,是打造精彩語文課堂的前提和基礎。
關鍵詞: 備課 借鑒 調整 儲備 語文課堂
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如何打造一堂精彩的語文課?這是作為語文教師的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完成一節(jié)課需要一個過程,上一節(jié)課至少包括備課、講課、反思等環(huán)節(jié)。上好一節(jié)課,這些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備課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得不好,就會影響下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認為,備好課是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打造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的前提和基礎。那么,如何備好課呢?我就這一環(huán)節(jié)談談看法,和各位同行共勉。
一、第一次備課,完全靠自己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如何備好課呢?我認為備課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經??吹揭恍┙處煟涷灡容^豐富,不重視備考這一環(huán)節(jié),甚至個別教師連教案都不寫了。上課時,拿著課文就去了。我對這樣的做法十分不贊賞,也沒有膽量這樣做。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精神,認真?zhèn)浜谜n,再上課才是必需的程序,因此,在執(zhí)教生涯中,我一直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
要上一堂新課之前,我要進行第一次備課,一般情況下,我先拋棄其他資料和參考書,完全靠著自己的理解備課,這個過程可以說是一個自學的過程,首先把自己當做一個學生,看看對一篇文章會做怎樣的理解,看看自己能夠理解到什么樣的程度。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自己的心得做大致的記錄,以便第二次備課時進行比照。這個過程是深刻挖掘自己的過程,必須全身心投入到一篇文章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咀嚼其中蘊含的味道。當然,經過第一次備課后,我們還是不能直接上課,還需要進行后續(xù)第二次備課過程。
二、第二次備課,吸取別人經驗
在第一次備課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進行第二次備課。這次備課的過程是通過借鑒別人的經驗對自己的第一次備課的成果進行完善和改進的過程,使自己的準備工作更加充足和完美。這里的借鑒別人,一是指借鑒其他參考書和一些資料??纯催@些參考書和資料上對上好這節(jié)課給出了怎樣的建議,這些建議中哪些與自己的不謀而合,哪些是自己沒有想到過的,自己有哪些獨特的想法,他們沒有想到,等等。二是指借鑒其他老師的經驗和做法。這是指我們要善于學習他人的經驗,尤其在講授同一節(jié)課時,要聽聽其他老師的教學建議和教學經驗,很多學校實行集體備課制度,就是一種很好的制度,通過集體備課,可以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對一節(jié)課進行充分的準備。如果教學進度有些差異,其他老師已經授課完畢了,我們還沒有新授課,可以去現(xiàn)場聽課,學習別人,吸取別人的經驗。這個過程十分重要。通過這樣的第二次備課,課不但會充滿智慧,還借鑒他人的智慧,自然離精彩課堂就不遠了。
三、第三次備課,不斷調整思路
第三次備課是在什么時候呢?一般情況下,經過第一、二次備課,充分吸取了別人的經驗和自己的智慧后就可以走上課堂。但是,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會及時發(fā)現(xiàn)另外一些漏洞或者細節(jié),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因此,這就需要進行第三次備課過程。因為語文教師一般要教授兩個平行班的課程,在二次備課給一個班上完課后,利用課間的時間,自己可以反思,根據(jù)第一節(jié)課上的情況,我們迅速調整,以便在另外一個班上課時,及時地修補漏洞,更好地完成授課。這個過程,我稱之為第三次備課。畢竟,兩個班級之間授課的時間相隔一般只有十幾分鐘的課間時間,這個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為什么這樣說呢?如果說第一次、第二次備課是在進行預演課程進程的過程中進行的話,那么,第三次備課則是在有了一次課堂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更具有針對性和現(xiàn)實性。我們不斷地對自己的課進行打磨,就會使課上得好,上得更加精彩。
四、第四次備課,儲備教學經驗
一般在完全教授完兩個班的語文課后,我還要進行第四課備課。這次備課是側重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反思和改進,以便為今后的教學儲備一些教學經驗。很多教師認為,一堂課上完了,任務就完成了,實際上,我始終認為,一堂課結束,才是剛剛進行到了一半,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需要后續(xù)的反饋才知道,比如,通過作業(yè)完成情況,通過階段性測試情況,我們可以追溯當時的課堂教學效果到底如何。因此,我們應該特別重視課堂教授完之后的反思和總結,這個過程是我們之所以不斷進步、不斷成長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總之,這些年來,我都是堅持這樣做的。備課的教案本子寫了一本又一本,從來不敢懈怠,并且每一堂課都是經過反復打磨的,經過至少四次的反復磨煉打造而成的。經過這樣的過程,我的語文課成了學生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我成了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教師之一。這個過程更加讓我堅信,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