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東霞
【摘 要】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倍嘧x精背,是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學習語文的傳統(tǒng)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級教師于漪也說:“要反復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笨梢姡b讀是古詩文教學的很好的方法。
【關鍵詞】
朗讀 詩情畫意 詩眼 意境
俗話說,“三分詩,七分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古典詩詞因其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染力,成為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它以其詞句優(yōu)美、韻律和諧、節(jié)奏感強等特點而易于學生朗讀。學生通過學習、吟誦這些優(yōu)秀詩詞,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豐富語言知識的積累,提高文學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從而不斷塑造人格魅力。
怎樣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筆者認為唯有朗讀。教師要在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出自由、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古詩詞的意境,使得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都綻放出來。
一、知人論世,讀出情感
古代教育家孟子最早提出了“知人論世”的觀點。所謂“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與作品的關系?!罢撌馈本褪且獙ψ髡咚幍臅r代環(huán)境有所了解。詩人本身的經(jīng)歷是與社會政治背景息息相關的,要把作品與作者的時代背景聯(lián)系起來思考。如陸游的生平絕唱《示兒》一詩,體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統(tǒng)一的無限期待和不能親眼所見的傷感及遺憾之情。詩人將這首詩作為遺言告知后代,對學生來說,如果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很難理解的。在教學本首詩之前,可以先布置學生查閱南宋時期特定的歷史背景資料,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思想。
詩畫自古為一家。一首詩,就是一幅融自然風光與詩人情懷的畫卷,這里有高山,有草原,有瀑布,有溪流,有皓月當空,有黃河落日;它們或清新,或明媚,或一碧千里,或黃沙滾滾,或清幽安逸,或鼓角爭鳴。讀詩,要引領學生充分想象,要讓學生的想象插上飛翔的翅膀,在誦讀中想象詩詞的畫面,這樣才能讀出美,品出味。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儲備充分利用一切讓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鼓起學生想象的風帆,在誦讀中遠航。由“紅杏枝頭春意鬧”“白雨跳珠亂入船”“霜葉紅于二月花”“獨釣寒江雪”想象爭奇斗艷、變幻莫測的四季美圖;由“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想象色彩斑斕、鳥鳴鶯飛的動態(tài)美景。
二、緊扣詩眼,讀出意境
詩詞是文學作品中最為精練的部分,其氛圍往往是通過一定的意境表現(xiàn)出來,而意境的表達則是借助跳躍的詩行。所以,只有通過反復朗讀和詠唱,才能體味到詩詞的明快、含蓄、和諧的音韻,才能領會詩詞美妙的意境。
一句詩中往往有一個最精練傳神的字,即“詩眼”,它是一首詩最精華的部分。準確的理解與揣摩詩眼的藝術表達效果,品味詩眼的藝術表達力,才能真正領悟詩詞的意境。
例如,白居易的《長相思》上闋:“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其中的“愁”字,就是本闋的詩眼。前三句,描寫的情景即兩條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個古渡頭,簡單易懂。但一讀“愁”字,詞意就陡然變化,山水含愁,萬物齊悲,主人公的哀愁彌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個“愁”字點晴,產(chǎn)生了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學習《江畔獨步尋花》一詩,一定要抓準“留連”和“自在”這兩個詞,準確理解其表達的思想,讓學生以歡快的語言和暢快心情描繪蝴蝶穿行于花叢中翩翩起舞、黃鶯自由自在放聲歌唱、到處一惹人心醉的鳥語花香的景象,讓學生也和詩人一樣,心中蕩漾著燦爛、欣喜和自在。學生充分體會這一點,將自己的情感融合詩詞的意境中,讓詩人所表達的感情和自己的感受互相激蕩,情感誦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學會賞析,讀出韻味
朗誦古詩詞注重的是欣賞品位和審美感悟,這需要學一點“品頭論足”的功夫,需要準確把握文學語言的藝術形象,需要準確認識詩詞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貌和本質,加深體會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的寫作技巧,從而獲得賞析的愉悅和歡欣。
例如,在學習杜甫《登高》時,學生可以任挑一個角度進行評析?;蛸p析詩中“清”“白”“急”等字的妙處,或品評“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意境,或體味“猿嘯哀”“鳥飛回”的凄傷。尤其是在分析“猿嘯哀”“鳥飛回”時,要把詩人的傷時感情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聯(lián)系起來,才能理解這兩處描寫是包括詩人在內(nèi)的千萬個流離失所者的寫照的內(nèi)涵。學生認真讀詩,細心品詩,提高自己的閱讀的品味,開始尋找詩的新的生命。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多讀??梢岳世食雎暤刈x,可以低唱慢吟地讀,可以搖頭晃腦地讀,也可“不求甚解”地讀,以感知詩詞的整體意境,使學生得到情感升華。惟有如此,才能讀出陶淵明的超凡脫俗,讀出李白的大氣豪放,讀出王維的田園情趣,讀出李清照的閑適愁苦,讀出高山流水般的詩情畫意,感悟詩詞鮮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