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艷
摘要:剛剛入學的孩子們對語文都有較高的熱情,但有的卻慢慢的減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的激發(fā)欠佳。所以,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法,運用生動靈活的教法。本文對此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樂趣;激發(fā);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048-02
剛剛步入學校的孩子們對語文學習都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和熱情,可一段時間后,有些就逐漸失去了興趣,甚者產生了厭惡的情緒,這樣的語文教學無疑是失敗的。因此,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快樂地學習語文,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以下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1.讓課堂成為擂臺,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目標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怎樣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呢?我試著將課堂變成"擂臺"。娛樂節(jié)目中不是經常搞擂臺賽嗎?我在語文教學中也把"擂臺"請進教室,讓它走進我和孩子們的課堂。既然搞"讀書擂臺賽",就要有"擂主"的產生。每到這時,孩子們都爭著要求參賽。他們讀得又是那樣地專注,那樣地入神。每個孩子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讀出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讀出了自己對課文的感受。他們已經完全陶醉在美妙的語言之中了。這樣的讀,學生能不喜歡嗎?
2.巧擬導語,妙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充滿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的情緒在無形中受到感染,學習熱情高漲,思維能力提高,學習信心增強,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許多教育家都呼吁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沙塔諾夫指出:"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種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氣氛是每個教師的首要責任。"那么,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怎樣積極地為學生營造富有情趣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深受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呢?
首先,教師借助恰到好處的導語可以迅速引起學生的關注,快速進入文本,瞬間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可以圍繞主題全班唱首歌、朗誦一首詩,教師講述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等等。
其次,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逐步引入要教授的文本,引發(fā)質疑,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例如,在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時候,教師首先播放歌曲《童年》,在歡快悠揚的歌聲里,同時配合播放有關童年生活的幻燈片,使學生回到豐富多彩情趣盎然的童年時代。然后啟示學生講一講他們自己的童年趣事,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這樣就創(chuàng)設了一種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接著,教師引領學生探討魯迅童年的兩種生活,就水到渠成了。在教授沈從文的《端午節(jié)》(《邊城》節(jié)選)時,教師首先向學生發(fā)問:《白蛇傳》中白娘子是在什么時候,因為什么原因現(xiàn)出原形?學生回答:端午節(jié)喝雄黃酒。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端午節(jié)后,教師用幻燈片向學生展示各地端午節(jié)賽龍舟、包粽子的場面,并提出問題: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端午節(jié)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有何風俗?讓學生暢所欲言,回顧家鄉(xiāng)的端午風俗,拓寬眼界,同時接受屈原愛國思想的熏陶。然后,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教師提出本課重點:課文具體描寫了什么地方,哪些端午節(jié)的風俗?與我們家鄉(xiāng)有何不同?作者主要通過哪些方法去描寫?要表達什么?取得怎樣的效果?因為有了高昂的情緒,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強烈地激發(fā),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他們立刻行動起來,積極閱讀課文并深入思考。這樣,學生就由被動探索轉化為主動探索,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
3.讓大腦也來做操,增加孩子們的新鮮感
每天,孩子們都要做《小學生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而我們班的孩子們在每天的語文課上還要做三分鐘的《大腦保健操》。下面就是我和孩子們一起做《大腦保健操》的剪影:"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做大腦保健操。"孩子們的臉上個個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于是,我繼續(xù)說道:"游戲規(guī)則是:在我讀完題后,請你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半分鐘以后,請開始競答。每當你回答一次,將會給你的小組贏得一分;倘若你回答得格外精彩,那么你將給你的小組贏得兩分。本周末,將統(tǒng)計各小組得分情況。冠軍組和亞軍組的成員分別獲得聰明大王和聰明娃娃的小獎狀。請聽題:如果兩條平行線并排在一起,你看它多像一雙筷子,當我們吃炸醬面的時候,可不能沒有它。請你也來開動腦筋,想想它還像什么呢?……"快樂而有趣的《大腦保健操》,不僅給孩子們的語文學習帶來了樂趣,而且也發(fā)揮了學生無限的想象,更啟迪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樣的保健操,學生能不認真做嗎?
4.讓孩子擁抱自然,感悟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要求:要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和孩子們一同走進自然,向大自然索取寫話素材,對培養(yǎng)孩子們學會觀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一次上課時,外面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孩子們的心早已飛到了窗外。一個突發(fā)的靈感在頭腦中閃現(xiàn):為什么不讓孩子們去尋找一下冬天的"小秘密"呢?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走出教室,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手去摸。15分鐘以后,鼓勵孩子們拿出筆和紙,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冬天的"小秘密"畫下來,再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一句話,可以是自己發(fā)現(xiàn)的冬天的"秘密",也可以是對"冬姑娘"說的話,還可以是贊美冬天的話。此時,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紛紛寫道:"我站在外面,吸了一口氣,感到很涼。冬天的雪很冷,我還發(fā)現(xiàn)雪是六個瓣兒的。""雪很好玩,地上的水也都結了冰。""雪很白很白的,可是用鼻子一聞,什么味都沒有。""雪好白好白,雪好冷好冷。我看見李立說話時,她的嘴還在冒熱氣。"和孩子們走出教室,親近自然,鼓勵學生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后用語言表達出來。既陶冶了學生的性情,還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那一句句稚嫩的話語,完全是學生真實的感受,自由的表達,一朵朵心靈之花在盡情綻放。這樣的寫話練習,學生能不喜歡嗎?曾記得米盧倡導"快樂足球"的理念,他讓中國的男足走進了世界杯。對于孩子們學習語文,為什么就不能倡導"快樂學習"呢?
總之,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讓課堂成為擂臺,讓孩子都來挑刺,讓大腦也來做操,讓孩子擁抱自然,語文教學會更加精彩,學生就會充滿快樂,學得積極主動,教學效率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