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摘 要:聽寫是一種傳統(tǒng)的鞏固生字詞語的方法,但是,很多教師在操作時,方式簡單,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機械的狀態(tài),毫無樂趣可言。如果我們能豐富聽寫內(nèi)容,創(chuàng)新聽寫形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聽寫;內(nèi)容形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14-01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甭爩懀蛩嫦蛉w學生且操作方便,因而成為檢測學生掌握字詞句的一種有效訓練手段。但是,很多教師在操作時,方式簡單,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機械的狀態(tài),毫無樂趣可言。如果我們能豐富聽寫內(nèi)容,創(chuàng)新聽寫形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聽寫訓練。
(一)豐富聽寫內(nèi)容
很多老師認為,聽寫的內(nèi)容僅僅就是課文的重點詞語,確實,這是聽寫的內(nèi)容之一,但只有詞語那是遠遠不夠的。聽寫時,為了鞏固生字,我們可以聽寫重點詞;為了積累語文知識,我們可以聽寫近反義詞、多音字、形近字、詞組、短語;為了積累好詞好句,我們可以聽寫重點句段;為了訓練寫作,我們還可以從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
文章的中心句或中心思想也可以串燒后進行聽寫。如《竊讀記》(選自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這篇課文的這段話: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句話是這篇課文的主旨,導入時聽寫這句話,既鞏固基礎知識,又為這篇課文的教學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二、創(chuàng)新聽寫形式
1、猜字謎,記憶聽寫
字謎往往根據(jù)字的構造特點進行編寫,所以,采用字謎進行聽寫,可幫助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將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提高書寫正確率。
2、播放畫面,運用聽寫
根據(jù)畫面寫詞語,如在學完《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后,播放張家界索溪峪山區(qū)的風光片,我問:“看到這里的山,如果讓你當解說員,你會想到哪些詞語?請寫下來?!?這就不是單純機械地記憶詞語了,而是在一種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記憶和運用的結合。
3、根據(jù)詞義,理解聽寫
教師說詞義,學生根據(jù)詞義把這個詞寫下來。不僅考查了詞語的書寫,還加強了對詞義的理解。
4、根據(jù)問題,歸納聽寫
例如,教學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問:“作者回憶了魯迅先生生前哪幾件事情?請用小標題的形式寫出來?!边@種方式不僅能鞏固字詞,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5、先聽后寫,提高記憶
先聽完再寫也是一種新的聽寫方式,這種聽寫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聽寫報一個寫一個的呆板模式,不僅能鞏固字詞,還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鍛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傾聽別人講話的能力,即聽話要聽仔細、聽完整。這也使聽寫訓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聽”和“寫”。在操作時,可循序漸進地訓練,低年級的時候,可以一個詞語念三遍;而到了中高年級,為了訓練學生的聽力,一個詞語只能念一遍,或是兩個甚至是三個詞語進行連續(xù)念;再后來就是念完再聽寫。
三、變換聽寫者。
傳統(tǒng)的聽寫訓練,多是教師說學生寫。但長時間如此,單一的方式難免會讓學生感到無趣,降低了學生參加聽寫訓練的積極性。變換聽寫者,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聽寫的興趣和效果。
1、錄音聽寫
借助媒體錄音可以精心組織一段與課文相關的內(nèi)容,或古詩、文言文片段,讓學生聽錄音寫。
例如,今年北京四中語文試卷的第一道題,就是被熱議的文言文聽寫題,分值為10分。用錄音將每個文段播放三遍。并提示:第一遍,請考生關注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第二遍,將放慢語速,請考生注意第一遍時沒聽清的細節(jié)。第三遍將以正常語速朗讀。播放三遍后,要求考生將聽到的內(nèi)容寫出。這就是通過聽寫試題這種考查形式,既考查了學生的聽、說、寫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
2、學生聽寫
學生輪流當小老師進行聽寫,聽寫者本人的積極性可高了,因為要考查別人,他們首先自己要進行充分的準備,這就促進了該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對于被聽寫者來說,則會因聽寫者、聽寫方式以及聽寫內(nèi)容的不斷變換和無法預測而產(chǎn)生新奇感,進而注意力高度集中,聽得專心,記得牢靠。
(四) 變換批改方式
聽寫完畢就要批改反饋,這是每一個老師的天職。但對于聽寫這種答案固定的作業(yè),我覺得批改的方式可以很多,比如老師自己批改(包括面批)、同桌互改、小老師批改、投影師生一起批改等。批改方式的選擇完全可以根據(jù)聽寫內(nèi)容而定,但不管何種批改方式,學生必須馬上進行訂正、老師復批,否則就會徒勞無功。
聽寫是一種傳統(tǒng)的鞏固生字詞語的方法,在如今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的形式下,它被一些老師忽略了,甚至是遺忘了。但實踐證明,任何一種鞏固生字詞語的方法都比不上它的扎實、有效。只要我們以多樣化的方式來呈現(xiàn),符合小學生的情趣特點與學習規(guī)律。就能使這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老樹開新花”,從而提高聽寫訓練的效果、讓學生徹底消滅錯別字,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也讓學生在聽寫過程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朱桂琴《新課程作業(yè)設計的五大坐標》;
[2] 張 明、魯晨黎《關于構建開放性語文作業(yè)的實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