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銀華
摘 要:課堂討論作為現(xiàn)代教學的一條良好途徑,在教學中應用日益廣泛,無疑會為物理教學帶來蓬勃朝氣,極大地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充分發(fā)揮物理教程的素質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本文分析就課堂討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yōu)勢,就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課堂討論法;初中物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71-01
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課堂討論就是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所探究問題的交流,并進行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務。因此,課堂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地進行交流和討論,為培養(yǎng)學生交流和合作能力提供了一個很恰當?shù)姆諊推脚_,對學生知識技能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課堂討論法的優(yōu)勢
物理課的特點決定了大多數(shù)的探究活動都需要學生分組討論合作來完成。小組內明確分工,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相關信息,充分發(fā)揮每個組員在探究活動中的作用,在各種探究活動中完整、科學的探究計劃需要許多同學共同討論制定,一方面學生在合作群體中討論與交流,有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這些都可以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實驗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在組成合作群體與實施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和運用一定的交際手段來與他人交往和相處,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這就從社會維度發(fā)展了學生的適應性。
二、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景,誘發(fā)學生討論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有趣的教學情景是課堂討論教學模式十分重要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教學情景要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一般選擇日常生活、社會熱點、自然現(xiàn)象和最新科技成果等學生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遇到的感興趣的問題,教學情景要有一定的難度性和可接受性,教學時把這些情景通過多媒體、實驗等手段展示給學生,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對問題產生困惑和強烈要求弄清楚的愿望,為課堂討論作好鋪墊。如在引入浮力概念時,教師通過媒體播放天空中浮動的熱氣球、海上漂浮的輪船等畫面,創(chuàng)設“液體和氣體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有浮力”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誘發(fā)學生討論。
2、合理分組,積極引導學生討論
教師在分組時應予以全面考慮如學習成績、男女性別、各種能力等,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能優(yōu)勢互補,在交流合作中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培養(yǎng)合作精神,并在合作學習的互相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火花,有效解決問題。如在學習天平的使用時,教師布置學生自學《天平使用說明書》之后進行小組內交流。相互告知天平不同部位的名稱;使用天平前應如何進行平衡調節(jié);用天平測物體質量時應在左盤中放被測物體,右盤放砝碼……如有一個小組讀數(shù)時在“游碼所對的刻度值”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教師應引導他們尋找證明自己正確的依據(jù),以說服對方,使學生理智地解決問題。此處成為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知識點,成為學生合作互助的閃光點,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效果不知好多少倍?!短炱降氖褂谩吩趯W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充分交流,相互幫助,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生交流的過程,既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過程,也是相互教育的過程。
3、加強課堂討論學習的評價
在交流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精彩的發(fā)言、成功的操作等教師都應及時給予贊許,這樣就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和求知欲望,提升學習動力。
三、案例分析——“歐姆定律的應用——伏安法測電阻”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從半導體收音機入手,事先取出一只限流電阻,內部引出兩根線,置于實物投影儀上,開始接上原來的電阻,后換接一只阻值較大的電阻,讓學生明顯感到半導體收音機音量的變化,說明電阻起的作用。
2、提出問題
有一只未標阻值的電阻器,如何才能知道它的電阻值?
3、課堂討論
分小組討論,每小組4~6人。
研究課題:探究測量電阻大小的多種方法。
實驗器材: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池組、已知阻值的電阻器、開關、待測電阻、導線若干。
教師引導:(1)類似于測量某一物體的密度,想一想要測量電阻器的電阻該怎么辦?(2)測量電阻的原理是什么?要依據(jù)原理畫出電路圖,再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3)設計出一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后,再想一想有沒有第二種、第三種方法?
學生小組討論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4、小組討論
小組派代表將實驗的設計原理、電路圖和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與全班同學交流。
小組代表在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讓小組的其他學生或其他小組的學生給予補充和完善。例如:這種設計方案好,能測量出電阻器的電阻。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這種設計方案已經(jīng)能測量出電阻器的電阻,有沒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呢?
5、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請學生小結一下,一共討論出幾種測量電阻的方法。
6、應用提高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設計的方案,進一步指出:如用一只表測電阻時,能否只連接一次,就可以測出電阻器的阻值呢?如果將滑動變阻器換成變阻箱又會怎樣呢?等等。讓學生帶著成功的喜悅和新的問題走出課堂。
四、結束語
在互動討論學習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團結協(xié)作意識,進而在各種集體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相處、交流、表達,形成團隊精神,還使得課堂活躍度顯著提高,讓課堂煥發(fā)出了生命的活力,物理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思勤.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J]. 學周刊. 2016(09)
[2] 曾 敏.新課標下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