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雨欣
摘 要:伯納德·馬拉默德,美國小說家,他的大部分作品憐憫而扭曲的幽默描繪美國猶太人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兜陠T》描寫了一個紐約的猶太店主和他的意大利裔美國店員的故事,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本篇論文從圣經(jīng)原型角度分析店主的女兒和店員的成長故事,體現(xiàn)猶太小人物的悲慘命運來進一步表達人類在苦難中追求美好道德的大主題。
關(guān)鍵詞:《店員》;圣經(jīng)原型;苦難;美好道德。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7-0-02
1.故事簡介
這部小說寫于處于1930年代大蕭條中的美國。它講訴了一個雜貨店的老板Morris Bober一家和他的來自意大利的店員Frank的故事。這部小說主要描述了Morris一家生活的艱辛和不幸,生活是平淡無奇的,周而復(fù)始總是這樣一個狀態(tài),毫無生機,然而她們每天卻要堅持這樣做下去。Frank是后來才出現(xiàn)在這個小店中,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后,他被Morri一家身上的猶太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又得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提升,繼而開始了他人生歷程中的轉(zhuǎn)變。Helen作為Morris的女兒,通過生活的磨礪之后也獲得了重生。本篇論文著重從圣經(jīng)原型角度分析Frank和Helen的成長。
2.圣經(jīng)故事原型
根據(jù)《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記載,耶和華造就了一男一女,男的稱亞當,女的稱夏娃。二人住在伊甸園中,后來夏娃受蛇的誘惑,偷食了知善惡樹上所結(jié)的果子,也讓亞當食用,二人被逐出伊甸園,成為了人類的祖先。作為懲罰,夏娃要遭受懷孕和生育之苦,亞當則要努力勞作一輩子去供養(yǎng)一家人的生活。后來被隱喻到年輕人中,暗指年輕人離開父母開始獨立生活后所經(jīng)歷的事情。
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也反映出了人類生來就注定要遭受苦難,只有經(jīng)歷過了苦難,才會有堅持生活下去的信心和毅力,才會有面對未來的經(jīng)驗和教訓,才能夠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出一片艷陽。
3.原型解讀
《店員》一書描寫了猶太人受苦受難的景象,不難發(fā)現(xiàn),猶太人不單單是為自己受苦受難,而是為了整個人類。因此,作品中的受苦受難的主角們不僅僅反應(yīng)了猶太性,也暗含了一定的隱含意義。
3.1Helen的成長
在《店員》中,亞當是Frank,夏娃是Helen,盡管Helen一直與她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她更是深深地陷入進了生活的苦難當中,她深感疲憊卻無能為力。
“for her hat and coat felt suddenly shabby, a trick of the mind, because on her they would still do.” [1]
這一小段是在Helen的心上人出現(xiàn)時她心理的描述,在面對她喜歡的人的時候,她考慮到了自身的家庭,因為收入有限,她又不得不放棄上夜校的機會,然后白天也要出去打工,晚上出去上課。彼時她真的感到舉步維艱了,生活如此艱難,她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放棄了自己愛的人,她連爭取的權(quán)利都沒有,她甚至還要把打工掙的錢交給家里,以供給一家人的開銷,她不光自己承受著生活所給的各種壓力,她也承受著心理的失衡,一面又奮力地調(diào)節(jié)著內(nèi)心的壓抑,努力生活,像所有具有猶太精神的猶太人一樣,不光為自己受苦受難,也為整個家庭受苦受難。
Nat Pearl是Helen的追求者,他對Helen的追求讓Helen陷入痛苦之中,因為他僅僅是為了能和她有肌膚之親而并不是真的因為喜歡。Helen被他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困擾著。后來在Nat Pearl要侵犯Helen的時候,F(xiàn)rank碰巧救了她,但是,F(xiàn)rank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沖動,他強奸了Helen。Helen心中充滿了復(fù)雜的情緒,因為她那么真愛的純真被一個她一點都不愛的男人奪走了,她恨自己,恨他,她已接近崩潰的邊緣,但是,她仍然保持理智,依然獨立的去解決所有事。此時的Helen,是夏娃,她被家庭所累,被身邊的男人所困。她承擔著上帝賜予她的所有折磨,幸運地是,小說結(jié)尾處她通過這些磨礪收獲了成長,也獲得了精神上的獨立。最終,她收獲了真愛,并能幸福地過完這一生。
Helen作為一名猶太女孩,她繼承了她父親的優(yōu)良品質(zhì),她懂禮貌,友好,樂觀向上,同時在面對命運的饋贈時也無奈,失望,消極,相信宿命。放棄了上學的機會,她非常的絕望,對未來更加的絕望了。Helen認為只有非常相愛的兩個人才能夠有性關(guān)系,但上帝是愛開玩笑的,在Frank 奪走它的時候他們之間還沒有愛情。Helen也能感覺的到Frank對她的喜歡,她為她盲目的相信他而后悔和自責,這一嚴重的反感導(dǎo)致Helen對尋找真愛徹底的失去了期待,這是Helen內(nèi)心成長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后來,隨著兩個人接觸頻率的增多,Helen對Frank的反感也漸漸減弱了,加之Frank個人思想的進步和提升,他逐漸成為了Helen理想的對象。與Nat不同的是,F(xiàn)rank他有想安定下來的心和愿望,盡管他兒時關(guān)于家的概念非常淡薄,但他有好的向往,并且對待感情很認真,這一點跟Helen就非常契合了,隨著Frank為這個小店所付出的,Helen也意識到他的責任感,在小說最后幾章里,Helen開始感謝這么久以來Frank對她和她家人的關(guān)心與照顧,這里著重強調(diào)出了Helen的內(nèi)在品質(zhì),她懂得感恩。她是單純的,正直的,又是勇敢的。她對Frank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也表現(xiàn)出了她的成長與成熟。時光和生活教會她什么是愛。
拋開Helen在愛情上受的挫折,她也同樣遭受著家庭不完美的折磨,同樣忍受著失去她的摯愛的父親和弟弟的精神的折磨。Ephraim是Helen的弟弟,他在很久之前就去世了,但是她經(jīng)常沉浸在兒時的記憶中久久不能忘懷,她想念跟弟弟一起玩耍的記憶,想念由父親帶領(lǐng)下在康妮島游泳嬉笑或是看猶太人演出的姐弟,想念乘坐地鐵去布朗克斯拜訪猶太朋友的快樂日子。但是,自從弟弟去世后,她們的生活似乎是靜止不動的了,他們深刻的意識到家庭的不完整,他們逃不出來,別人也進不去。自從Morris去世后,Helen才意識到照顧家庭的責任——她要照顧媽媽,繼續(xù)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后來,在Frank的幫助下,她逐漸的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發(fā)生了變化。
Helen是女性中榮譽的代表。從她的成長經(jīng)驗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她具備一個女人該具有的品質(zhì)。她很清楚她需要什么并能實現(xiàn)她自身的價值,從始至終,她一直都堅持著她對生活的美好的期望與設(shè)想,隨之一天天成熟起來。
3.2 Frank的成長
Frank是美國西海岸一個孤兒院中的孤兒,他是非猶太意大利人,在故事最開始的時候,他妄想不努力工作而通過投機就取得成功,變得富有。最初,他有很多夢想,但是一個接著一個破滅了。為了維持生存,他和Wave一起搶劫了Morris的小店,Morris被Wave打傷,然而當他看到Morris家里窘迫的環(huán)境的時候,他又動了惻隱之心,他是善良的。他受不了內(nèi)心的譴責,開始自愿幫助Morris打理小店,由于Frank頭腦靈活,加之努力工作,小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此時他的形象就想亞當一樣,幫助Morris一家戰(zhàn)勝困難,照顧小店,又在咖啡店做整夜的工作來提供給Helen上夜校的費用,他用自己的雙手為整個家庭撐起一片天,通過自己辛勤的勞作,換取一家人的幸福。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在最開始不是個好人,但是,隨著他在這個家庭中的不可代替的地位的上升,他逐漸被認可和接受了。當Frank第一次見到Helen時候,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她,他崇拜,羨慕她,然而,Helen的態(tài)度是冷漠,加之Frank對Morris的傷害深深地印在心里,她不愿意去接近他,他更無法接近她。
上帝還是很好的安排了這份緣分,為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討論書籍,夢想,還有未來,增進彼此的了解,Helen也慢慢消除了疑慮,開始對Frank產(chǎn)生好感,認為他是個有前途的男人。Frank在Morris和Helen的愛的鼓舞下,他決定要做個有擔當?shù)暮萌?,過有意義的人生。然而,上帝并沒有如他所愿。在他決心要改變的時候,被Morris解雇了,他覺得永遠地失去了Helen,并發(fā)誓要一輩子愛她。在他在公園里強暴了Helen之后,關(guān)系決裂了。在Morris的葬禮上,F(xiàn)rank似乎是Morris的重生,他擔負起了更多的責任,在以后的生活中他開始犧牲自己來換取大家的幸福,真正地成為了一個無私高尚的男人,成為了亞當,必須承擔起世俗生活的重擔,象征著他脫離了原來簡單的生活,進入到了復(fù)雜的世俗生活中,成長開始。日復(fù)一日的繁重,枯燥,無聊的生活使Frank變得消沉,沉悶,但是他和Helen之間愛情的回轉(zhuǎn),他又燃起對生活的渴望和樂觀,又變得神采奕奕,復(fù)活節(jié)之后,他履行了猶太人的儀式,這是成長過后的Frank,他成為了真正的猶太人。
4.總結(jié)
Helen和Frank的命運注定了是與亞當和夏娃是相似的,他們經(jīng)歷了痛苦,又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新生。Helen似乎一直是在命運中掙扎,F(xiàn)rank是犯了錯之后通過努力工作,花費精力,金錢來沖破生活給的重擔,他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償還他犯的錯誤,如同圣經(jīng)故事中的亞當。
幸運的是,無論兩個人一路經(jīng)歷的多么艱難,結(jié)果是好的,他們都開始懂得珍惜生命和生活。生活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勇敢,積極,向上,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The Assistant.bernard malamud.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 card number 57-7397,Nineteenth printing,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