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紅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目標,強調了教育要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聯(lián),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武穴市實驗小學幼兒園,為進一步貫徹《指南》精神,充實幼兒園的課程資源,讓廣大幼兒在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中獲得健康快樂的發(fā)展,成立了《幼兒園桌面棋設計與利用的研究》課題小組,把涉及到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大領域,適合3~6歲幼兒的常識性知識,分別設計、制作成一種類似于飛行棋的棋類桌面玩具,這種桌面玩具棋是“棋”卻又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棋,它由棋面、棋子、骰子以及知識鏈接組成,有十二生肖棋、水果棋、蔬菜棋、交通工具棋、平面圖形棋、旅游棋、文明禮貌棋、汽車標志棋等等。這種棋拓展了生活中常見的棋的類別,架起了幼兒生活與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橋梁,從整體來看,它具有形象直觀、寓教于樂、易于操作、經濟便利等特點。
在課題研究實踐中,課題組成員分為設計組和使用組。設計組教師經過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集體研討、選擇內容、個性設計、修改完善等過程,設計制作出了35幅平面棋、11幅立體棋,目前已有29幅棋投入了使用,還有部分棋正在設計之中。使用組教師,在了解并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尊重幼兒的學習差異性,尊重幼兒學習的合作性和模仿性的基礎上,把制作好的桌面棋投放到益智區(qū),并指導幼兒如何一起玩這種棋。教師先根據棋盤反面的知識鏈接講解棋面知識,再通過“邀約棋友,文明取棋;擺好棋盤,趣味開棋;共建規(guī)則,快樂玩棋;有始有終,愉快收棋”等環(huán)節(jié)教幼兒文明玩棋。孩子們在玩棋的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補充,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桌面棋棋面布局合理,色澤鮮艷,圖案協(xié)調,內容新穎,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是由于幼兒對內容的掌握程度不一,課題組決定允許孩子每天下午把棋“借”回家玩,這一舉措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有家長這樣說:“自從孩子把棋借回家玩以后,孩子不再盯著電視和電腦看了,而是充當小老師教家里人玩棋,自信陽光了很多,我們的感情也更加融洽了?!庇變涸谂c家人玩棋的過程中,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棋面知識,到幼兒園又能很自信地把從家長那里學到的知識教給同伴。在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中,幼兒的自信心增強了,知識面和視野也拓展了很多。
武穴市實驗小學幼兒園教師設計制作的桌面棋,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xiàn)有經驗,又有助于達成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考慮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既體現(xiàn)內容的豐富性、時代性,又注重幼兒學習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與小學教育內容的銜接性。孩子們通過方寸棋盤,了解了大千世界。他們在輕松、快樂的玩棋過程中,自然地增長知識、增進感情、培養(yǎng)習慣。
(作者單位:武穴市實驗小學幼兒園)
(責任編輯 周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