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桂穎
摘 要: 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輔導員的主要任務,如何有效地開展這一工作,將完成人才培養(yǎng)的使命與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相統(tǒng)一,是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也可以說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門科學。本文論述了作者在高校藏族學生實際管理工作實踐中的幾點心得體會,希望本次研究對以后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幫助。
關鍵詞:學生 管理 工作心得
中圖分類號:G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55-01
前言
曾經有人笑稱輔導員是大學期間“任課”時間最長、“課程”最多的老師,身兼教育、管理、服務數(shù)職于一體。而藏族學生,他們具有信仰藏傳佛教,民族感情強烈、民族性格鮮明,文化基礎知識薄弱,經濟條件普遍差,以及自律意識較低等特點。在這樣的情況下,私底下輔導員在談到藏族學生管理工作時都坦言“管理難,難管理”。
我在多年的藏族學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從三方面開展工作
一、通過兩個步驟和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感情
第一步驟:用“心”打動學生的“心”,挨“近”學生的心。
一是“全身心”投入和付出;二是任何時候都秉行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多說一點、多走一點的做事原則和態(tài)度,用我心換你心。
1、從 “第一次”見面開始打動學生的心。比如第一次見面喊出他的名字。
2、從學生需求入手打動學生的心。比如 大三的學生因為工作在即,對未來的不確定,大多數(shù)人都處在焦慮狀態(tài)。那我做什么,我就幫助他們分析就業(yè)市場,檢索工作機會,幫助他們做職業(yè)能力測試等諸如此類他們需求而不得其門的事。
3、從增加交流機會入手打動學生的心。人與人之間挨近的必要條件是相互間有交流,否則,一切空談。我就創(chuàng)造各種我知道的交流平臺,如QQ群、微信群,班級虛擬文化等等,不費事,效果不錯。
第二步驟:以愛感人,以情動人,走“進”學生的心。
1、了解、學習、尊重藏族文化,學會讓學生當我的老師。讓學生當我的老師,有幾大隱性的收益:一拓展師生交流窗口。二增強師生情誼;三增強學生自信心。四促進學生學習。五拓寬個人知識。尤其是增強師生情誼和增強學生自信心對管理工作有超乎想象的好處。
2、轉變思維,工作平易近人,認真做瑣碎的事,讓學生不害怕接近你。在我工作的系部,藏族學生漢語理解力20%較好,50%一般,30%有困難。他們準確理解漢語交流內容的程度,較好的達80%,一般的達50%左右,困難的則30%左右。這就需要在工作中,不能以己推彼。更多時候,我們需要慢慢的教、反復的問、頻繁的查。
3、做實事,讓學生喜歡接近你。有價值才會被喜歡,而做實事就是我們的價值。
4、綻放個人魅力,讓學生自然愛你、敬你。個人魅力起到了積極、向上的作用,無形價值深遠,甚至很多有時候比一些有形的制度影響力還大。
二、以愛育人,制度管人
有了情感的基礎,還需要制度輔以培育他們,我的工作圍繞 “敬業(yè)、奉獻、創(chuàng)新、服務”的基本思路,以紅色育人為主線,以安全穩(wěn)定教育為基礎,以各種規(guī)章制度教育為輔,以學生寢室教育為陣地,以班級干部隊伍教育為首,以學生的學習教育、全面發(fā)展為目的,促進學生掌握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保證學生“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學有所成”。
因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所在系部高度重視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的重要意義,緊緊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心理特點,遵循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廣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區(qū)分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與心理問題,善于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或咨詢,對有心理困擾、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及時必要的幫助。
主要措施:
1、加大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力度,建好學生班級管理檔案、誠信檔案、心理咨詢檔案,做好學生干部的選拔、考核工作,培養(yǎng)一支品學兼優(yōu)、積極肯干的學生骨干隊伍;
2、在綜合測評、評先樹優(yōu)、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3、積極引導榜樣模范作用,鼓勵后進。對于各種優(yōu)秀、先進或是帶頭模范進行大肆宣揚造勢,通過讓一些在學習生活中具有帶頭模范作用的優(yōu)秀學生開展經驗交流座談會或講座,例如學生干部交流會,英語、計算機過級經驗交流會,周末課堂,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講座等,在全系營造出一種以終身學習,全面發(fā)展為榮的良好氛圍。
4、每學期組織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不少于4次,隨所帶班級聽課不少于5次,與每個學生談心不少于1次,深入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心理特點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防止因心理問題而引發(fā)惡性事故;
5、積極落實“三下一上”,即下課堂,下寢室,下學生活動中心,上網絡。在“三下一上”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輔導員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意識,在知、情、意、行相結合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和育人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提升、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6、重視穩(wěn)定安全,在平時的工作中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各種問題,教育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及時妥善處理學生中出現(xiàn)的各種突發(fā)事件,確保所帶學生無重大安全事故。
三、以身作則,做好學生楷模
教師工作具有“示范性”,學生學習具有“向師性”。所以輔導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的行為、思想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也總是把我們老師看做是模仿的對象,因此,輔導員本身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個人思想文化修養(yǎng),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榜樣,只要牢記“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師當成良師益友。
四、結束語
一直工作在藏族學生身邊的我,有以誠待人、與人為善的品德,有勤奮的工作態(tài)度,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但我感覺還遠遠不夠,必須還要學習很多。今后工作中我還需積極探索學生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和方法,特別是針對當今大學生都是“90后”的現(xiàn)實,有針對性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知識,加強自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