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與背景有著一定的差異,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若對美國本土文化了解不夠深入,常常會在與外國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或尷尬或誤會的情況。本文從美國俚語著手,簡要分析了其運用現(xiàn)狀,并探析了美國俚語在口語中存在的地位與作用。
關鍵詞:美國俚語;運用現(xiàn)狀;地位;作用
作者簡介:王斌(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吉林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化。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1--01
在美國,俚語深受人們歡迎與青睞,日常交流中更是時常出現(xiàn)大量的俚語。由此可見,俚語在口語中擁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俚語也成為增強口語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國內(nèi)英語俚語的運用情況
在國內(nèi),許多老師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對日常用語以及俚語方面的知識傳授并不重視,對東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差異也講解得比較少。并且學習英語口語的語言環(huán)境也顯得比較狹窄,口語教學內(nèi)容相對單一。這也就造成許多人盡管英語學習年限很長,但在實際生活中仍舊難以順利交流。也就是俗稱的“exaggerated English”現(xiàn)象,即“啞巴英語”。也許從某方面而言,可以將中國學生這樣的口語說法稱之為“有教養(yǎng)的英語”,但是美國本土人聽起來卻會感覺比較“繁瑣”、“不順耳”等,有的甚至會引起誤會。比如有一則比較出名的笑話,一個外國人想上廁所時,對中國翻譯詢問道“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即“我可以方便一下嗎?”但是中國翻譯卻將句子中的“somewhere”誤解成“某處”的意思,從而回答對方“Yes,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即“中國所有地方你都可以去”,使得外國人吃驚的以為中國可以隨處大小便。盡管是則笑話,但也是實際生活中中國人與外國人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折射出的一個問題。由此可見,俚語在英語口語中的重要性。若是對美國本土俚語不熟悉或錯誤運用,很容易影響到雙方感情,更甚至影響到國人形象。
二、美國俚語在口語運用中的地位
在A.C.Baugh《英語史》的這本書中曾如此評價俚語,他認為從口語這方面看,俚語在英語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扶持俚語基本也是某些通俗書面的一種特征。若是不將俚語當作時代特色,不將俚語當作當代英語在未來不斷從中充實自己的重要源泉,則可以說當代英語的描繪也就肯定是不完全的。A.C.Baugh這一觀點深刻揭示了俚語在英語口語學習中所處的重要地位。日常生活中,英美兩國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在交流過程中基本上都會使用到大量俚語,俚語在英美人生活中與交流中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語言。
三、美國俚語在口語運用中的作用
(一)加強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對于英語口語而言,學習俚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突顯口語特色。在實際交流中,廣泛運用英語俚語,不僅能夠突顯出獨特的風格,還備顯時髦。更貼近美國本土口語的風情,使中外雙方交流起來更加順利無誤。比如說,如果身邊有一些比較愛湊熱的朋友,那么用“rubber neck”,這句話最能將中英兩種文化里面蘊藏的內(nèi)涵顯示出來?!皉ubber”一詞很好地展示出那種伸長了脖子看熱鬧的情景,很貼切。
(二)增強交流與溝通
在日常交流中,合理運用英語俚語,還能夠增強雙方思想的交流,表達特定感情。尤其是在彼此感情相互熟悉的情況下,適當運用俚語能夠拉近關系,使得交流更加輕松有趣,并且將俚語穿插其中,還更具人情味。此外,俚語運用合適還能方便雙方的交流與溝通,增強聯(lián)系與合作。比如說在商務會議上,其中有人提出較為尖銳的問題,就可以“Skate over/around something”,即滑過某事物,也就是指間接處理此事,而不是直接接觸此事。又比如“have a beef with sb”這個俚語,某天身邊有朋友說“I`ve been through hell,I`m having a beef with my boss.”這種情況下該如何回答,是祝賀朋友與他老板一起吃牛排,工作關系更近一步嗎?若是真的這樣祝賀,那么則會引起雙方感情受損。這也是由于“beef ”一詞在俚語中被當著“an argument”或“a complaint”的意思,也就是作“爭論”、“抱怨”解釋。所以“have a beef with sb”這個俚語是表示與某人發(fā)生矛盾,彼此關系緊張的含義。因此,在口語中正確運用俚語,有利于雙方正確交流與溝通,表達特定情感。
(三)增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
學習英語俚語,還能增強學生對美國人思維習慣以及生活背景的了解,還能更加全面熟悉英美風土人情,心理特質。比如說“Choose a wife on a Saturday rather than a Sunday”,這個俚語的含義被解釋為“節(jié)日假期,不宜選妻”的意識,也就是指平日女子多是穿的便服,所以才能夠好對其進行觀察。由此可見,這句俚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美兩國人對人內(nèi)在品質的重視與關注。
結束語:
俚語作為西方國家實際生活中使用比較頻繁的文體,不僅是對其當今時代特色的體現(xiàn),也是一種思想文化的流傳。中國英語老師增強對俚語教學的重視,提升學生俚語的掌握程度,不僅可以使學生在交流中更加與美國本土生活相貼近,在交流過程中拉近與美國友人的關系。還能使得交流氛圍更加輕松愉悅,準確傳遞彼此想要交流的信息,表達出特定感情。
參考文獻:
[1]章呈,龔玉娟.英語俚語在口語運用中的地位與作用[J].才智,2010,09:159-160.
[2]楊立藝.淺談美國英語俚語的特點和構成[J].思想戰(zhàn)線,2010,S1: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