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順清
摘 要:學習拖延是指個體在學習情境中的拖延行為,是拖延研究的一個方面。學習拖延行為普遍存在于學生中,給學生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不僅使拖延者產(chǎn)生不符合要求的學習結(jié)果,遭受痛苦、焦慮等消極情緒的困擾,而且會降低拖延者學習的信心、生活的幸福感。
關鍵詞:學習;團體;輔導
通過專項團體心理輔導訓練,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更多的優(yōu)點,尋找、擺脫學習拖延的束縛,克服人際交往中膽怯、退縮等不良心理表現(xiàn),勇敢面對公眾表達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成長的正能量,找到自信的依據(jù),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統(tǒng),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悅納自我,擁有成功的人生。
1 團體構(gòu)成
團體性質(zhì):封閉性、結(jié)構(gòu)性、成長性團體,有一定自信能力的學生21人,參與對象為在校學生,年級、性別、專業(yè)不限。自信心不足有一定學習拖延傾向的學生21人;共計42人;每組7人總計6個小組,分別由6位老師負責。
2 主要輔導階段(表1)
3 方案實施與結(jié)果分析
3.1 方案實施過程及階段結(jié)果分析
3.1.1 團體成員活動反饋情況
第一階段是篩選真正需要團體輔導的對象;同時增加其他學生,為組建團隊做準備。本次團體主要安排成員彼此熟識,使成
員介紹自己而能對彼此有初步的認識,并了解成員團體的期待和對團體頭初步的認識,借此并能更進一步地對團體的規(guī)范有所了解。
從表2的百分比統(tǒng)計結(jié)果可以看出,團體成員對于本次團體活動的滿意度很高,所有參與團體輔導的個體都期待著對學習拖延現(xiàn)象得到改善。
3.1.2 團體成員對團體輔導效果的評價
3.1.2.1組員的前后自評
組員團輔前自評:學習拖延行為影響自己的學習、生活,影響自己的情緒,甚至影響自己的人際關系,自己感到苦惱,想要改變此行為。
組員團輔后自評:自己經(jīng)過2個月的團體輔導,學會了很多改變學習拖延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學習拖延行為,數(shù)學作業(yè)已經(jīng)不用等待要交時才寫,英語單詞每天都會背一些,已經(jīng)開始提前為期末考試復習,衣服也會換了就洗,很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拖延行為,感到團輔對自己的幫助很大。
3.1.2.2 組員的反饋
拖延團輔中學習到很多改變學習拖延的方法,并嘗試在生活中使用學到的方法,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同時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很好,普遍感到舒服,希望多多進行此類團體輔導;輔導老師在團輔過程中,很負責任,幫助很大,感謝輔導老師。
3.1.2.3 輔導老師的觀察
小組成員在前測中的量表顯示學習拖延現(xiàn)象嚴重,每期的《我的拖延備忘》中談到自己的拖延的事情越來越少,每周都會嘗試使用學會的方法改變自己以前學習拖延的傾向,最后一期有成員反饋,已經(jīng)提前1個月在開始期末復習了;小組成員開始不熟悉,分享不深,后來小組關系融洽,大家相互說笑、討論、分享,小組氣氛較好。
3.2 輔導組、對照組前后測比較(表3)
研究結(jié)果表明,輔導組成員其學業(yè)拖延程度在兩次測量結(jié)果的比較中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對照組成員在前后兩次測最的比較中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通過輔導組、對照組成員的描述統(tǒng)計和t檢驗分析可以說明,團體輔導對改善中職學生學業(yè)拖延的問題就有明顯的作用。
3.3 分析與討論
學習拖延團體輔導結(jié)束后,對本次學習拖延團體輔導干預的結(jié)果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輔導組學習拖延前后測差異明顯,通過團體輔導的干預,成員顯著降低自己的學習拖延行為;而對照組由于同期沒有進行任何干預,成員前后測差異不大,學習拖延行為沒有降低。可見,本次學習拖延團體輔導干預是有效的,有助于成員降低學習拖延程度。筆者對于中職學生的學習拖延團體輔導干預研究,理論上,可以彌補學習拖延在干預研究領域不足,證實團體輔導對于學習拖延干預有效性,為更加全面更加客觀的研究學習拖延提供新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