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娟
摘 要:針對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一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包括發(fā)揮教育者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提倡多種類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等。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
在新課改理念的帶動下,教育者應當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腳步來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在提高內(nèi)動力的同時,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育者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在自己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展開探究式學習,進而達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最終目的。
一、發(fā)揮教育者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引導和暗示之下展開探究式學習,徹底摒棄以往那種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教育者要多多鼓勵學生加入課堂活動中來,并針對學生所出現(xiàn)的進步給予恰當?shù)墓膭睢@?,在教學《孔雀東南飛》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正式開講之前為學生播放一段《孔雀東南飛》的音樂,讓那種柔情似水且悲傷滿滿的節(jié)奏營造出真實的學習氛圍。而后,教育者就可以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去深入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與意圖,進而對當時封建守舊的婚姻制度進行抨擊。
另外,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中,學生常常都是以一種被動的姿態(tài)來接受教育者所傳授的知識,完全壓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創(chuàng)新的欲望。為此,教育者要勇于推翻這種錯誤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機會。例如,在教學《邊城》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播放一段有關“邊城”的視頻片段,讓學生可以真切地了解到何為“小溪寬約二十丈”,何為“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的迷人風光。而后再讓學生帶著對邊城的向往去閱讀文章,找到自己心中疑惑的答案。
二、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
近年來,伴隨著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在教育行業(yè)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逐漸成為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新寵兒。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能夠讓整個教學內(nèi)容變得豐富有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下更加容易同文章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例如,在教學《雷雨》這篇文章時,教育者在觀看其視頻片段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當時的年代中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思想特征;另一方面,則能夠在情節(jié)的推進中逐漸地理解故事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深入閱讀文章之后,讓他們選擇自己所喜愛的角色來進行演繹,學會站在劇中人的角度來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意圖。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雖然深受學生的喜愛,但是教師也需要掌握好它的使用程度,切記不可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進而讓學生被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所完全吸引,無法對課程的中心與重點知識進行把握。
三、提倡多種類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
高中語文課程離不開大量的閱讀與朗誦作為支撐,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來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進而能夠?qū)φZ文課程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更好的把握與理解。例如《再別康橋》一文,“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這段優(yōu)美動人的詩句,需要學生通過反復的閱讀與朗誦才可以深入地體會其中的韻味,進而融入作者為讀者營造出的唯美意境之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通過大量的閱讀與反復的朗誦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文章的記憶,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日后的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進而從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閆愛紅.淺談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法[J].新課程,2011(07):56-57.
[2]崔慶友.創(chuàng)新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東方青年,2013(02):3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