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教育者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只有在教育生涯中不斷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研究,充實心理學知識,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能手。這是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作為職業(yè)學校的班主任,應該積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習,要具備最為寶貴和鮮活的教學資源。但璞玉雖好,尚須雕琢。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中職班主任,首先要了解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變化,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進而對學生的特長、愛好、興趣和稟賦進行了解和研究,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最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作為中職班主任,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抱怨班主任工作的瑣碎和辛苦,時常扮演“復雜問題處理者”的角色,卻忽視了更多學生真正需要的、有價值的東西。其實,我們更應該做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守護者、精神成長的引領者。學生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在學校度過,成長歷程中最關鍵的階段在學校度過,他們選擇了相信我們,我們就有責任負起這份重托,我認為這就是班主任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在生命的長河中,每一段歷程都有它獨特的意義,無法替代,不可抹去。我們能做的是在守護學生成長的這段歲月里,讓每一個學生快樂、健康、自信的生活,這就是班主任工作幸福的真正含義。
中職學生在中考的過程中,已經經歷過一次考驗,感受過如山的壓力,這些壓力對中職生來說也是極大的打擊,這些學生曾經非常矛盾和猶豫,但是最終選擇來到中職學校讀書。如果這些學生入學后,又不幸進入一個管理不善的班級,將會再一次遭受嚴重的打擊。學生在遭受雙重打擊后,就無法安靜地進行學習了。這是導致很多中職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南師大心理學院院長傅宏教授說,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首先應該掌握學生的心理,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問題,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采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疏導和教育,訓練和強化。盡管不會馬上有效果,還有出現(xiàn)反復現(xiàn)象,但是,班主任要有毅力和恒心,積極糾正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幫助他們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中職學校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要學會欣賞學生,要全方面地考慮問題,不能只看到學生的缺點,應換個角度思考,正面理解學生成長中的問題,這樣才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而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龐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和改變的。很多學生的問題源于他們的家庭,源于他們的童年時期,還包括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電視劇中暴力血腥的畫面、網絡游戲中驚險刺激的場景等。所以,我們要全面地看待學生,綜合地處理問題,給學生成長的時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從各個方面關愛和關注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積極改善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幫助他們積極融入社會。班主任絕不能戴有色眼鏡看待學生,要包容、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
在中職班主任的工作實踐中,要想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班主任要積極熟悉、了解和認識學生,掌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正值青春期,既有些單純還有一些叛逆,很多學生經歷中考以后,心理狀態(tài)并不佳。這時候,班主任要理解學生,積極引導他們,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有些城市里的學生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就更需要班主任灌輸其正確的價值觀;有些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在心理上有種自卑感,班主任應該積極鼓勵、幫助他們,要讓學生相信自己與別人沒有差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努力每一行都能夠做出成就。
第二,相信學生。人與人之間,日常交往的潤滑劑就是信任。信任是一杯熱茶,把愛和溫暖傳遞給大家。在師生之間更要有信任。但是,目前偶爾還會聽到來自社會的聲音,說中職生是中考淘汰的學生,面對這些流言,班主任一定要堅定信心,要相信中職生也是國家棟梁,只有給予學生信心,才會把學生從自卑的陰影中帶出來,只有采取心理激勵的方法,才能夠讓學生打開心扉,從而努力奮斗。
第三,充分尊重學生。學生和教師應該互相尊重,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的隱私和個性。例如:班主任可以要求學生寫周記,并保護他們的隱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讓學生信任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制定生涯規(guī)劃,描繪自己未來的藍圖。班主任要允許學生有各自不同的愛好,不要把學生的愛好扼殺在搖籃里。如果班級里有不同的聲音,班主任應該積極予以了解,挖掘學生的潛質和特長,要做好一個伯樂。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路人和引導者,應該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學生。只有師生團結一致,才能建立一個美滿、和諧的中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