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倡導實行火葬想法的形成,與1950年任弼時的逝世及后事處理有關。任弼時是中共五大書記之一,是共和國成立后逝世的第一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因此,黨中央為任弼時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和送葬儀式。隨后,任弼時被葬在八寶山剛動工的東北半坡上,成為八寶山的第一墓。事后,毛澤東數(shù)次對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說:“弼時同志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大,對其進行厚葬是必要的。但我們死后如果都這樣葬,是不是有些浪費了?”
而1954年在杭州時,毛澤東又看到西湖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墳墓,不無憂慮地說:“人死了都土葬,死人與活人爭地,長此以往,活人就沒有地種了,那怎么辦?”于是,他多次建議,人去世后實行火葬。這就有了1956年的中央級火葬倡議,這是一份實行火葬的倡議書。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董必武、鄧小平等152人都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此后,全國各地陸續(xù)建立了火葬設施。
(摘自《黨史博覽》五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