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摘 要 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提高國民閱讀素養(yǎng)的基礎,而如何更高效地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課堂上問題的改進成為重點。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內(nèi)容體系中,繪本教學通過課堂問題改進能更科學更有效地提高學生檢索、理解、運用、評價、創(chuàng)新等方面能力,從而提高閱讀素養(yǎng)對學生來說,問題改進能促進其思考,激發(fā)起繪本閱讀欲望,及時地反饋教學信息,提高課堂交流效益,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等。對教師來說,能促進課堂有效互動,增強繪本教學的實效。在繪本課堂教學中,必須確立問題改進的設計原則、設計方法,緊扣繪本的重難點,通過問題改進才能將閱讀感悟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內(nèi)化體會。在繪本課堂問題改進課題研究中,主要遵照情景性問題、開放性問題、立體性問題等幾個典型的問題改進原則進行研究。
關(guān)鍵詞 閱讀素養(yǎng) 繪本教學 問題改進 情景性 開放性 立體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58
Thinking of Improving Reading Literacy by
Problems in the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ZHANG Chunxia
(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F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Fuzhou, Fujian 350001)
Abstract Reading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the basis of improving 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and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more efficiently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key point. In the training content system of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improved picture book teaching through classroom problem can more scientific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retrieval, comprehension, application, evalu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abi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reading literacy of students, the improvement can promote its thinking, arouse picture book reading desire, timely feedback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For teachers, can promote effective classroom interactio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icture books. In picture books teaching, we must establish th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method of improvement, closely linked to the picture of the heavy and difficult, through improved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to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tudents experience. In picture books teaching improvement research, main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ene of problem, open problems, the three-dimensional problem of several typical problems improvement principle were studied.
Key words reading literacy;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problem improvement; situational; open; stereoscopic
1 問題的提出和意義
2015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016年,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提出建立國家閱讀節(jié)的提案。是的,這一切都在說明,提倡全民閱讀已經(jīng)成為國家發(fā)展的需要。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提高國民閱讀素養(yǎng)的基礎,而如何更高效地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課堂上問題的改進成為重點。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內(nèi)容體系中,繪本教學通過課堂問題改進能更科學更有效地提高學生檢索、理解、運用、評價、創(chuàng)新等方面能力,從而提高閱讀素養(yǎng),好的問題,或者有效的問題改進可以構(gòu)成了有效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一句話:“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闭n堂問題就像一個紐帶貫穿整個課堂,它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并交流互動的重要途徑。對學生來說,問題改進能促進其思考,激發(fā)起繪本閱讀欲望,及時地反饋教學信息,提高課堂交流效益,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等。對教師來說,能促進課堂有效互動,增強繪本教學的實效。
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往往將圖書閱讀中對學生的指導單純地理解為針對圖片的提問,因此會預設很多提問,如圖片上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心里想什么?他們會說些什么?等等。然而,學生是否真的對教師提出問題的那些地方感興趣呢?繪本中的哪些內(nèi)容是學生真正想弄明白的?如何進行繪本課堂問題改進?這都是最值得研究的問題。
2 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在繪本課堂教學中,必須確立問題改進的設計原則、設計方法,緊扣繪本的重難點,通過問題改進才能將閱讀感悟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內(nèi)化體會。在繪本課堂問題改進課題研究中,主要遵照情景性問題、開放性問題、立體性問題等幾個典型的問題改進原則進行研究。
2.1 情景性問題改進,關(guān)注生動趣味度
在研究中,筆者在提問改進的設計上特別關(guān)注了預設提問時學生對繪本的興趣點和閱讀的難點。通過問題改進保持學生興趣的萌發(fā)和思維的清晰。主要關(guān)注繪本的情景性內(nèi)容,對主要內(nèi)容進行反復設計,通過情景性問題的改進使難點問題在連續(xù)情節(jié)或畫面出現(xiàn)時,激發(fā)生動趣味的同時,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在實踐課堂中,我也注重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讓繪本與學生的經(jīng)驗嫁接,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感覺,幫助他們加強對作品的理解及自己情感的抒發(fā),讓學生在情景中慢慢“品”,慢慢“琢”。如在繪本教學《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中教學到喬治走到了一幢房子前時,教師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座美麗的白房子,然后又變成了破爛的黑房子,接著設計問題:“咦?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引導學生猜測:雪白雪白的房子怎么變得黑不溜秋了?再引導學生觀察房子旁邊站著的一只鼠媽媽和一群鼠寶寶,他們都在做什么?學生觀察到它們傷心得吱吱叫。接著進行情景問題的升華提問,讓學生猜一猜,他們會發(fā)生怎樣的對話呢?學生的答案真是生動活潑又充滿童真:“你們怎么啦?” “還,還不是因為我們的房子!”鼠媽媽說,“大火把我們的家都燒毀了,要是我們有一棟新的房子新的家,那該有多好?。 彼?,在教學繪本時,學生自主閱讀后,鼓勵學生大膽地根據(jù)情景問題,去猜測故事的情節(jié),讓學生的興趣點集中到故事整個畫面的細致整體觀察,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幅畫面,在情景中來尋找答案。學生主動探究的愿望異常強烈,在與老師同伴觀察、討論、交流中解決了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并在閱讀過程中,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有興趣地理解了繪本的內(nèi)容,真正有效地學會了學習。
2.2 開放性問題改進,關(guān)注發(fā)散深入度
改進開放的有懸念的問題可以有效激起學生閱讀連續(xù)性思維,是能夠使學生充分聯(lián)想的一種方法。優(yōu)化繪本的問題設計,通過尋線索、激矛盾、顯特色等方式,以開放性的問題改進幫助學生理解并理順繪本表達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開放性問題改進的切入引發(fā)學生進一步大膽想象、勇敢質(zhì)疑、深入思考,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激勵學生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解決的多種可能性,找出不同答案,增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如在繪本教學《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中教學到喬治來到了大街上時,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學生在讀繪本的時候不光要看字,更重要的要去看圖,注意看途中人物的表情、動作,甚至要想到動作和表情背后的心理活動,從而觀察到大街上的人穿著講究,與穿著邋遢的喬治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學生通過對比,觀察到周圍的人都是衣著講究,連貓都穿著西裝,優(yōu)雅地洗手,小矮人為買不到衣服而吹胡子瞪眼,掃地的大媽也穿戴整齊,兩位巨人不僅西裝革履還戴著禮帽,是風度翩翩的紳士,這些重要的信息之后,讓學生回答思考更開放性的問題,大街上的人看待喬治的眼光異樣,似乎在說些什么,由此,學生的答案發(fā)散豐富而恰到好處地理解了內(nèi)容:美人魚爸爸用不屑的眼光來看他,男巨人斜著眼睛看他,還有一個人從窗戶里探出頭來看;這人走在大街上怎么能穿成這樣?這也太奇怪了吧;這個人穿得這么破舊,太寒酸了吧。然后,教學總結(jié)讀繪本時,要在觀察中把主人公和周圍的人對比起來看,透過表情來看人物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是繪本閱讀的好方法。這樣,引導學生通過開放性的問題,去分析判斷角色的行為,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經(jīng)驗,大膽地想象和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不同于他人的看法。
3 立體性問題改進,關(guān)注拓展創(chuàng)作度
在繪本教學中,立體性問題的改進,通過鼓勵學生拓展和創(chuàng)作,應該是繪本教學中的最高境界。選擇適度的拓展標準,指導創(chuàng)作的問題改進,可以真正讓學生實現(xiàn)“快樂閱讀”??梢詫⑼卣狗譃樽匀谎由旌蛣?chuàng)作延伸。自然延伸主要立足于繪本,提出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若干問題,進行拓展。而創(chuàng)作延伸,則可以適當脫離繪本,給出一些質(zhì)疑的創(chuàng)意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兩種方式各得其所,各有所獲。如在繪本教學《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中教學到喬治走進了一家新的商店時,出示喬治進店的圖,并觀察他買了什么?再出示6個漂亮的圖,再引導學生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有沒什么疑問?引導學生觀察到,讓學生自發(fā)地提出立體性問題,為什么用六個一樣的“漂亮”來形容豐富多彩的東西?通過反復斟酌,深入引導學生認識到,作者在描寫服飾時連續(xù)用了六個漂亮,而平時我們都說,不要重復使用詞語,要體現(xiàn)語言的豐富性,這不是作者想不出別的詞語來形容了。而是在恰當?shù)臅r候重復使用相同的詞語反而能突出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這樣的立體問題屬于自然的延伸,在教學中,還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創(chuàng)作的延伸來提出立體性問題,如在繪本教學《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結(jié)尾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來創(chuàng)作延伸:如果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想著你。小動物們給喬治送來金冠和賀卡,讓學生在閱讀單上,選擇一種小動物,用上下面的句式,在卡片上寫下一句話,送給喬治。在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到喬治的精神后,讓學生想象,他在路上又遇到了一只需要幫助的小狐貍,喬治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這樣的立體性問題,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空間里自由馳騁,創(chuàng)作佳作著實讓人驚喜。
總之,通過繪本教學問題改進的研究,課堂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的有效方式,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從已有情景或經(jīng)驗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創(chuàng)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增強閱讀素養(yǎng)的引線;同時發(fā)展了檢索、理解、運用、評價、創(chuàng)新等方面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好問、自信、探究的良好閱讀素養(yǎng)。這里有學習的樂趣,而更多的樂趣來自對繪本本身的喜愛直到熱愛。希望每位教師都能帶著學生愛上繪本,用各自的眼睛和心靈,去讀繪本,被繪本感動,就像《云朵面包》里想象力十足的神奇面包,就像《花婆婆》里那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花婆婆,就像《小豬變形記》里變來變?nèi)プ詈蟛虐l(fā)現(xiàn)做自己最幸福的小豬……希望通過繪本教學問題的改進,使學生真正被每一本繪本中共那種無聲的世界感動,輕輕撫摸著那一幅幅帶著溫度的畫面無法平靜,在這樣美好的感知中,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洛林·W·安德森(Lorin W·Anderson)等.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完整版)分類學視野下的學與教及其測評.蔣小平,張琴美,羅晶晶,譯.羅星凱,審校.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11.
[3] 陸璟.PISA測評的理論和實踐.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4] 陳欣希等.問好問題——從PIRLS測驗著手.臺北天衛(wèi)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