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孫利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危險因素。 方法 將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NICU新生兒感染患者分為感染組(n=302)與非感染組(n=3500)。分別采用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高危因素。 結果 3802例NICU新生兒中,男嬰略多于女嬰,出生體重多集中于≥2500 g;逾一半新生兒胎齡≥37周;898例新生兒出現(xiàn)羊水污染;超過90%妊娠期合并感染;經(jīng)單因素分析,感染組與非感染組新生兒在小于胎齡兒、出生體重≤1500 g、新生兒窒息、靜脈營養(yǎng)及機械通氣方面差異均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經(jīng)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危險因素包括:小于胎齡兒、體重≤1500 g、機械通氣及腸外營養(yǎng)(P<0.05)。 結論 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較多,應加強對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的監(jiān)管,從而有效降低NICU新生兒感染的發(fā)生。
[關鍵詞]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感染;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8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16-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of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1 to October 2015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in neonatal NICU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infection group(n=302) and non-infected group(n=3500).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In 3802 cases NICU newborns, the number of boys was slightly more than girls, the majority of birth weight concentrated in ≥2500 g; more than half of neonatal gestational age was≥37 weeks; 898 cases of neonatal meconium; more than 90% with pregnancies infection; By univariate analysis, 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newborns in gestational age children, ≤1500 g neonatal asphyxia intravenous nutritional differences birth weight,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rea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irence (P<0.01). Afte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mpact of risk factors of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included children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weight≤1500 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P<0.05). Conclusion Many risk factors affect in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se factors, thu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Key words] NICU; Infection; Risk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指監(jiān)護重癥患兒與早產(chǎn)兒的特殊病室,能夠很好地提高低胎齡出生的低體重兒或極低體重兒的臨床存活率[1]。但是,NICU的創(chuàng)傷性診療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也會導致NICU新生兒獲得性細菌感染的比例呈逐年升高的變化趨勢,對新生兒的生命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不良影響[2,3]。所以,了解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NICU收治的3802例新生兒,其中感染組302例,其余3500例為非感染組。
1.2 篩選標準
1.2.1 院內(nèi)感染組入選標準[4] (1)住院時間在48 h以上;(2)日齡<28 d;(3)符合WHO制定的關于新生兒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
1.2.2 院內(nèi)感染診斷標準[5] (1)經(jīng)胸片檢查確診為肺炎或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2)血培養(yǎng)呈陽性;(3)實驗室檢查情況:①血小板(PLT)水平在100×109/L以下;②白細胞水平上升或者下降;③CRP水平在8 mg/L以上;④微量血沉在15 mm/h以上;(4)感染相關非特異性表現(xiàn):包括呼吸窘迫、24 h內(nèi)體溫波動超過1℃、呼吸驟停、喂養(yǎng)不耐受等。
1.2.3 院內(nèi)感染組排除標準[6]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2)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或者中途死亡者。
1.2.4 對照組入選標準[7] (1)同期出生后入住我院的時間<48 h;(2)由于其他原因入住我院NICU的非診斷院內(nèi)感染的新生兒;(3)不符合院內(nèi)感染的新生兒。
1.2.5 對照組排除標準[8] (1)入院時間在48 h以內(nèi)的新生兒;(2)處于感染潛伏期的新生兒。
1.3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性別、體重、胎齡、合并窒息、羊水污染、靜脈營養(yǎng)機械通氣、妊娠期合并感染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相關危險因素。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3802例NICU新生兒中,男嬰略多于女嬰,出生體重多集中于≥2500 g;逾一半新生兒胎齡≥37周;898例新生兒出現(xiàn)羊水污染;超過90%妊娠期合并感染,見表1。
2.2 NICU新生兒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經(jīng)單因素分析,感染組與非感染組新生兒在小于胎齡兒、出生體重≤1500 g、新生兒窒息、靜脈營養(yǎng)及機械通氣方面,差異均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危險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經(jīng)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危險因素包括:小于胎齡兒、體重≤1500 g、機械通氣及腸外營養(yǎng)(P<0.05),見表3。
3 討論
3.1 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危險因素
3.1.1 小于胎齡兒與低出生體重 小于胎齡兒,又可以稱之為“宮內(nèi)發(fā)育遲緩”[9],主要指的是出生體重在同齡兒平均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者低于平均體重2個標準差的新生兒。主要包括早產(chǎn)、足月及過期小于胎齡兒三種類別。小于胎齡兒以足月小于胎齡兒為主,其體重一般在2500 g以下。本研究結果顯示:NICU新生兒感染的發(fā)生與小于胎齡兒及低出生體重相關,二者均為高危影響因素。上述因素直接會造成患兒抵抗力大大降低,極易受到院內(nèi)感染[10-12]。
3.1.2 機械通氣 本研究結果顯示:需要呼吸機進行治療的患兒例數(shù)為180例(占4.73%),其中出現(xiàn)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兒數(shù)為49例(占27.22%),經(jīng)單因素分析可以得知機械通氣可能為影響NICU新生兒院內(nèi)感染的高危因素,進一步Logistic回歸分析,最終確定機械通氣為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高危因素。與相關文獻資料報道結果相符??赡芘c如下因素相關[13-15]:(1)相關文獻報道證實,清理呼吸道的頻率與院內(nèi)感染相關,即:清理時間越久,那么發(fā)生院內(nèi)感染的概率也就越低。(2)手部直接或間接起到傳播病原菌的效果,從而導致NICU新生兒發(fā)生院內(nèi)感染。(3)無菌操作技術不夠規(guī)范,醫(yī)療器械消毒不嚴格。
3.1.3 腸外營養(yǎng) 本研究結果顯示:腸外營養(yǎng)是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高危因素。目前,臨床上尚未完全對腸外營養(yǎng)引起NICU新生兒感染的機制加以明確,可能為:(1)腸外營養(yǎng)液之中的脂肪中的乳糜微粒通過單核-吞噬系統(tǒng)進行吸收,從而抑制了IL-2活化淋巴細胞的活性大?。唬?)脂肪乳劑屬于細菌與真菌的良好培養(yǎng)基,從而促進某些細菌的大量增長與繁殖;(3)一般采用腸外營養(yǎng)患兒大多數(shù)并發(fā)開奶延遲的癥狀,開奶時間推遲會對腸道菌群正常構建的可能性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腸道菌群建立處于異常狀態(tài),腸道黏膜出現(xiàn)損傷,失去了腸道的屏障功能。
3.2 預防措施
3.2.1 建立良好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降低早產(chǎn)兒與低出生兒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得知,NICU新生兒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包括:小于胎齡兒、體重≤1500 g、機械通氣及腸外營養(yǎng)。首先需要一個理想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除了常規(guī)的微生物培養(yǎng)監(jiān)測NICU環(huán)境之外,應從分子角度來跟蹤NICU環(huán)境的微生物情況。
3.2.2 構建規(guī)范吸收程序 有研究對規(guī)范吸收前后新生兒室內(nèi)感染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規(guī)范洗手能夠很好地降低醫(yī)院感染的規(guī)范。此外,醫(yī)院應根據(jù)預防院內(nèi)感染的基本要求,為NICU提供合格的吸收設備[15-18]。
3.2.3 提高患兒機體免疫力 提高患兒機體的免疫力,可降低新生兒院內(nèi)感染,關于輸注免疫球蛋白提高早產(chǎn)兒免疫力已經(jīng)進行了大量研究,患兒感染時免疫球蛋白可促進疾病康復,但研究表明,預防性輸注免疫球蛋白并不能降低新生兒感染。
綜上所述,影響NICU新生兒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為:小于胎齡兒、體重≤1500 g、機械通氣及腸外營養(yǎng),應加強對這些因素的監(jiān)管,從而有效降低NICU新生兒感染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蘇紹斌. 98例NICU新生兒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22):21-23.
[2] 徐金麗.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23(9):196-197.
[3] 杜立中. 我國新生兒學科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展望[J]. 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1.
[4] 花少棟. 早產(chǎn)兒肺炎克雷伯桿菌感染75例分析[J]. 中華圍產(chǎn)醫(yī)學雜志,2012,15(2):95.
[5] 張曉嵐. 加拿大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管理模式概要[J]. 中華兒科雜志,2013, 51(12):951.
[6] 王玉紅,夏世文. 早產(chǎn)兒醫(yī)院內(nèi)感染危險因素及病原學分析[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12):980-982.
[7] 蔡成.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 醫(yī)藥導報,2011,30(3):379.
[8] 常立文. 為提高早產(chǎn)兒生存質量而努力[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5):353.
[9] 張艷麗. 重癥肺炎患兒非發(fā)酵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5):3800.
[10] 洪輝波,陳萍花,郭少君,等. 2006~2008 年醫(yī)院感染臨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性調查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6):863-865.
[11] Ann L,Anderson Berry. Health care-as sociated infections in the neonatal in tensive care unit,a review of impact,risk factors,and preventi on strategies[J]. New born &Infant Nursring Reviews,2010,10(4):187-194 .
[12] 胥冬梅. NICU 醫(yī)院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7):3718-3719.
[13] 母得志,李熙鴻.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院內(nèi)感染的影響因素[J]. 臨床兒科雜志,2009,27(6):505-506.
[14] 付瑞紅,溫靜靜,李琳,等. NICU 醫(y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05-106.
[15] 李桂萍,辛英. 新生兒病房醫(yī)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3):442.
[16] 高曉玲,李暉,鐘巧,等. 2013年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病原菌感染情況及耐藥性調查與護理防控措施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35):109-111,119.
[17] 夏建新,胡娟娟.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醫(yī)院感染的監(jiān)測與控制措施[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19):86-87,88.
[18] 都美玲,楊琳,牟飛飛.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醫(yī)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5):48-51.
(收稿日期: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