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寶紅
【摘 要】在孩子的成長時期可能得不到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受到了不健康的心理教育,這導致很多中小學生都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礙,對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可以采取團體活動、學科滲透、心理咨詢等方式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教育;心理健康;方式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升學就業(yè)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彪S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當今的小學生面對著越來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而且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外出打工的家長也越來越多,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時期可能得不到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受到了不健康的心理教育,這導致很多中小學生都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礙,對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根據(jù)我的深入的調查,和在自己一年來教學實踐的觀察研究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不少小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隔代教育、家庭期望過高、父母離異、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等思想等原因,對父母和教師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緊張,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癥狀。可見,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在眉睫、十分必要的。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來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一、團體活動
小學生在身心發(fā)展過程中都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比如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他們會面對的學習壓力問題,還有人際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困惑,還有很多孩子會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和失敗,當學生面對家長和老師的期望,達不到要求時面臨的挫敗感……所有這些共性的問題都是可以預見的和可以干預的,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得到教師或其他人員的、及時有效的輔導,也許孩子們就不能以積極自覺的心態(tài)有效地面對,慢慢地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孩子們往往不善于向家長和老師傾訴自己心理存在的問題,這個時候就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或者班主任需要通過主動地團體活動的開展有針對地、高效地、及時地進行幫助和疏導,在團體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否則學生心理的問題就會慢慢發(fā)展,就可能出現(xiàn)困擾,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團體活動可以是由專業(yè)老師開展的專業(yè)團體咨詢活動,也可以設定主題,通過心理輔導課、專題講座、主題班會或隊會、游戲等方式進行。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設定一個主題,如針對學生交往問題設計“信任之旅”活動,或者“學會尊重”主題隊會,或者通過“夸夸我自己”“同桌你真棒” 等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塑造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這團體活動的過程中,老師通過營造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接納的、尊重的、活動的、情景的安全環(huán)境和良好的交流氛圍,引導學生敞開心扉、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體驗、交流、表達、反思等各種方式來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學科滲透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痹诮虒W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尤其是語文學科中,語文因其學科特殊性,不僅具有語言學習的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和教育性,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主陣地之一。
小學語文教材都含有積極向上的正面教育意義,也蘊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例如有些課文內容表現(xiàn)了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可以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有集體榮譽感,可以在學生面臨學習與班級工作矛盾時給他們啟迪;有的課文講是與他人和睦相處,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有的是要勇敢、要有毅力等,只有老師善加利用,都可以發(fā)揮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這塊主陣地,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達到學科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金錢》單元時,針對很多學生向家長哭鬧著要錢,班級中慢慢地有了攀比風氣這種情況,我就引導學生展開了就“金錢是不是萬能的”展開了辯論,并引導學生做了一個“壓歲錢,怎么花?”的計劃書,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第十一單元《大與小》的學習過程中,我針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好高騖遠、不愿意承擔班級勞動等情況,引導學生就“掃一室”與“掃天下”寫了讀后感,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們就能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教育,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心理咨詢活動
小學生由于家庭成長環(huán)境、性格差異等方面的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比如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容易出現(xiàn)作業(yè)馬虎、閱讀困難、書寫障礙、跟同學關系不好、聽不懂老師講課等;在交往過程中與同學發(fā)生矛盾、在班級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者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問題等;在家庭也可能因為父母感情出現(xiàn)問題、父母外出打工成為留守兒童、隔代撫養(yǎng)中的溺愛問題、兄弟姐妹間的矛盾等。這些小問題如果不及時地引導和處理,有可能會慢慢引發(fā)孩子的心理問題。這些個性化的問題就需要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來進行疏導和解決。
學??梢酝ㄟ^建立心理咨詢室,由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或具有心理咨詢專業(yè)知識的老師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室的布置一定要溫馨,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在咨詢的過程中,老師通過循循善誘,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心理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嚴重到什么程度。然后為孩子設計一個個別化的教育方案,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特殊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和家長進行溝通,學校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長的特點、規(guī)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強親子溝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以積極健康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孩子。
四、環(huán)境渲染法
環(huán)境渲染法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營造一種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種輔助方法。
(1)心理輔導室。有專職教師負責,專門解答學生提出的多種心理健康問題,負責指導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心理信箱。學生書面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有心理輔導老師作出解釋或個別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學生書面提出心理健康問題應允許他們不記名,以便于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3)板報宣傳。運用黑板報或墻報的形式,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法,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失為一種簡單實用和富有成效的好辦法。由于板報宣傳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強的特點,因此最適宜于各班級運用,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具備心理輔導老師的素質,這樣才能發(fā)揮好板報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因時因事靈活的采取教育的方式,而不局限于以上的三種方式,每個學校和老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經(jīng)驗。但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我們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中,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樣重要,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更要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一定要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他們心理健康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使祖國未來的花朵可以快樂地開放。
參考文獻:
[1]柳菊.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點滴體會[J].江蘇衛(wèi)生保健,2004.6(3):49-50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研究所“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制約因素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號GS[2014]GHB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