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草
有語文教師向我說中學生不喜歡文言文,理由是時代久遠、學了沒用、枯燥乏味。問我文言文該怎么教。我的回答是:先把他迷住再說。
“迷”,有多個意思,這里首先是指“醉心于某種事物,發(fā)生特殊的愛好”,如“著迷”“入迷”“癡迷”“迷醉”。“迷”住之后,就會產(chǎn)生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什么費力,什么困難都不在話下了,苦也可能變成了甘。
下面以《〈論語〉十則》為例,說明我怎樣“迷”住學生,順便介紹“大語文”在文言文方面的教學理念,以就正大方。
先提一個有吸引力的問題:你知道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最大的書是什么?有答是《毛澤東選集》。我說,《毛澤東選集》影響是很大,但它的影響只限定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只有幾十年,而我說的這部書卻影響中國幾千年。有答是《三國演義》《紅樓夢》。我說它們影響也很大,但也只有幾百年而已,不能與我說的相比。憤悱狀態(tài)形成之后,我再揭示答案:是《論語》。漢武帝時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來,它成了中國正統(tǒng)思想的代表……然后我還介紹了《論語》的另兩個“最”:中國兩千年來最重要的課本,出成語最多的書。對初一學生來說,這是新鮮的。
學生這是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應(yīng)該有一定的新鮮感,但是如果弄不好,不但新鮮感會喪失,還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所以一定要讓這個“第一次”成為“成功的一半”。我這樣設(shè)計:
為什么要學習文言文?
——可以了解我國5000年的歷史,知道許多精彩誘人的故事。
——文言是現(xiàn)代漢語之源,現(xiàn)代漢語的許多詞語出于文言,文言的許多句子成為現(xiàn)代漢語的成語,學文言能大大促進現(xiàn)代漢語學習。
——提高文學修養(yǎng)和寫作能力,提升人生價值,甚至改變?nèi)松\。
——文言文簡練,典雅,抑揚頓挫,讀起來有很大的美感。
——我國古代典籍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有大量資料可供現(xiàn)代研究之用,但如果不懂文言文,則無法利用。
這樣的介紹還失之抽象,于是針對后者舉幾個例子:
——現(xiàn)代氣象學只有100多年的歷史,現(xiàn)代氣象記錄最多也只有100多年,但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卻寫出了專著《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研究》,在國際上引起震動。他從哪里找來到資料?從古代各種書籍中尋覓的。別國氣象資料只有100多年,我國的卻有幾千年。
——古籍中有治療癌癥的方法。
——《夢溪筆談》中有“ufo”的記載。
——還有關(guān)于地震、洪水、日食、月蝕、彗星……。
到這個時候,學生能不喜歡學文言文嗎?
光迷住還不行,還要給他們一把鑰匙,自己打開知識之門。對這一課來說,最重要的是指導怎樣學習文言文。我告訴他們“十字訣”:
讀懂——能見“言”而知“意”;
讀熟背誦——熟悉文言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形成語感;
積累詞句——特別是古今不同的詞語和句式。
然后才進入這一課的學習。
迷住學生,常常要使用一些新穎有趣的內(nèi)容和方法。例如本課有兩個dquo;省”:“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抽象解釋為“反省”,恐怕印象不深,也沒吸引力。于是我制作了這樣一張幻燈片:
說文解字——?。?/p>
*甲骨文、金文的“省”是一個箭頭加一只眼睛表示有物看入眼中;小篆則在此基礎(chǔ)上加了一條眼眉(原有圖,茲略)。這說明“省”的本義是“看”,如省親、歸省;引申為查看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如:反省、自省、省察、三省吾身。
這樣,吸引力就強多了,印象也深刻多了。
在正式的內(nèi)容講完之后往往要組織一些活動課,它是“大語文教育”的重要一翼。有人說過:學生最討厭什么樣的課?——公開課;最喜歡什么樣的課?——七扯八扯的課。我理解,所謂“七扯八扯的課”,其實就是活動課,就是教學內(nèi)容向課外、向生活的延申。由于能擴展視野,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沒有必須完成的作業(yè),它倍受學生歡迎?;顒诱n還能密切師生關(guān)系,加深師生感情。別忘了,“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不僅要吸引學生探究,還要告訴他們探究的方法,交給他們一把解決問題的鑰匙,即所謂“啟發(fā)”。我的“啟發(fā)”是:(1)“說”與“樂”有什么區(qū)別?哪個程度更深?(2)“有朋自遠方來”干什么?想達到什么目的?(3)“人不知”的“人”是誰?“知”意思是“了解”嗎?這個問題學生一般不可能獨立解決,于是提供劉寶楠《論語正義》的解釋:“人不知者,謂當時君卿大夫不知已學有成舉用之也?!?/p>
孔子治學修身的“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學而時習之”,包括讀書、練習、復習、實習。這是學習的初級階段。第二境界,是與志同道合者講談、研討,互相啟發(fā),互相促進,將學問進一步提高。因為“獨學而無友,必孤陋而寡聞。”第三境界,是做一個“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達到前兩個境界之后,也沒有受到當權(quán)者的賞識和重用,既當不了官,也發(fā)不了財,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貧樂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顏淵一樣,那便是只有極少數(shù)“君子”才能達到的境界了。
“迷住”的方法還有很多,不一篇文章所能說盡,甚至不是一部書所能道完。下面我提供一些原則,供各位人去創(chuàng)造:
(1)富有知識性,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2)富有哲理性,能給學生以思想的啟迪和教益。
(3)方法特新奇,好看、好聽、好玩,滿足多種感官需求或有特殊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