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英
摘 要:離退休人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功臣,他們?yōu)橹袊锩?、建設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做好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關系到離退休人員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和社會穩(wěn)定,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然而,現(xiàn)實中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雖然有所改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效果并不令人滿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新時期;離退休人員工作;反思
一、離退休管理工作理念陳舊,服務意識淡薄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離退休管理工作的對象是離退休人員,他們已離開工作崗位享度晚年,做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每年組織離退休同志開展幾次活動,有困難盡力幫助他們解決,不出事就可以了。這種觀念是對離退休人員工作的片面理解,它忽視了離退休人員同樣有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忽視了離退休人員年齡偏高、患病率高更需要增強服務意識。
一是要樹立從管理服務向服務管理轉變的理念。要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使離退休工作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xiàn)服務,把服務與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服務主要體現(xiàn)在離退休人員的生活、健康保健、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同時加強離退休人員政治思想工作。
二是轉變工作作風,從被動服務轉變?yōu)橹鲃臃?。轉變工作作風,就要深入離退休人員中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摸清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服務措施,主動為他們服務。
二、離退休人員工作缺乏針對性
離退休管理工作缺乏針對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離退休人員工作脫離現(xiàn)實社會環(huán)境,服務管理目標簡單化;二是脫離離退休人員的特點。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是:領導與離退休人員接觸少,缺乏感情,管理模式老套,坐等離退休人員提出問題,導致老同志生病、生活困難單位不知情等。因此,要做好離退休人員工作,領導必須高度重視,還要與時俱進,把握離退休人員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目前離退休人員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以下幾方面:
一是年齡結構差異大。在離退休人員年齡差距從50歲至百歲老人,他們在思想認識、生活狀況、健康程度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
二是原來工作崗位不同、職務不同,造成離退休費、福利待遇不盡相同,呈多元化;
三是住所分散,照顧難到位。加強離退休人員工作的針對性,就必須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服務管理模式,因人而異地開展工作,這樣才能有較好的效果。
三、離退休人員管理缺乏創(chuàng)新性
當前,離退休人員管理缺乏創(chuàng)新性,一是觀念陳舊,工作方法還是簡單地重復過去的老辦法、老方式。二是憑經(jīng)驗,想當然,認為離退休人員只要拿到退休費安度晚年不出事就可以了,忽視離退休人員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因此,要做好離退休人員工作,領導及離退休管理者必須轉變過去形成的思維定勢和工作模式。要以人為本,把維護好離退休人員的利益作為離退休人員管理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根據(jù)離退休人員求知、求健、求樂、求為的愿望和需求,在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學” 、 “老有所樂” 、“老有所為”、 “老有所依” 上。
一是內容創(chuàng)新。要從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等方面解決離退休人員實際困難。首先,要落實離退休人員政治和生活待遇。要建立情況通報制度,定期向離退休人員通報單位工作情況和重大工作事項;做好離退休人員的釋疑解惑工作,要加強政策宣傳讓他們了解政策,對敏感性問題,要加強正面引導,消除疑慮。其次,要組織開展老年體育活動和休閑文娛活動,調動老同志體育鍛煉和參加休閑文娛活動的積極性,愉悅他們的身心。
二是方法創(chuàng)新。離退休人員管理方法要有新的突破,緊密結合離退休人員和現(xiàn)實條件的新變化、新特點來實現(xiàn)管理方法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學習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離退休人員年齡大行動不方便,要改進學習教育方法。在組織方法上要活,做到因人而異,因人施教。對身體較好的離退休人員采取集中學習,對身體不好行走不便的老同志,可采取送書和宣講上門的辦法開展學習溝通思想,通過多種靈活方式開展工作,使每一位離退休人員都能得到照顧,同時能及時掌握每位離退休人員的身體狀況和思想動態(tài)。
2)活動方式創(chuàng)新。由于離退休人員年齡偏高、患病率高,足不出戶的情況越來越多,組織離退休人員活動要從實際出發(fā),集體活動或外出參觀活動應相應減少。要建立離退休人員學習活動中心,讓離退休老同志在室內參加感興趣的適合的活動,更好吸引老同志走出來、動起來、樂起來,使他們的業(yè)余生活豐富起來,增進身心健康。
3)溝通方式創(chuàng)新。主要實現(xiàn)兩個轉變,即從節(jié)日集中看望向經(jīng)常性登門探訪轉變,從離退休同志提出問題向主動詢問離退休同志需要解決的問題轉變,尤其對喪偶、生活不能自理的離退休同志,要經(jīng)常性地提供精神上的服務。
四、離退休人員管理缺乏實效性
離退休人員管理的實效性是指對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結果與離退休人員管理目標相比所達到的有效程度。在新的時期,離退休人員工作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必須把握客觀情況的變化,與時俱進才能保證離退休人員工作實效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首先,要把離退休人員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離退休工作的第一標準,落實好“兩個待遇”,是做好離退休人員服務和管理最核心的內容。要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離退休人員的根本利益作為該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其次,離退休人員工作必須貼近離退休人員思想、生活實際,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離退休服務管理人員要經(jīng)常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情況,了解他們的各種訴求,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三是加強離退休人員管理隊伍建設,制定完善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制度。離退休人員工作部門是做好離退休人員工作的主體,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自身政治、業(yè)務素質,提高為離退休人員服務的水平;要始終堅持服務為本,尊老敬老、誠信待人、樂于奉獻,讓老同志滿意。同時要制定一套全面、行之有效的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制度,保證離退休人員的組織生活、文化娛樂、聯(lián)系通報等活動有序開展,不斷把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