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富
【摘 要】高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學生作文能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新課改下語文學習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如何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
高中語文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實際上就是要求在對語言文字、閱讀寫作各項教育內容中,都要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意的和個性上的表達。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必須將思維訓練放在首位,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新課程下高中作文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要求
新課程標準體現(xiàn)在高中語文寫作的創(chuàng)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在寫作內容要求自由表達。教育改革中的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認識到社會認同和自由表達之間的關系,確保學生在寫作方面不會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師的觀念和寫作要求,而在語文寫作過程中真正的表達出自身的真實感受,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真性情、真體驗和真感受,這才是寫作的真實目的所在。要明確寫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發(fā)和心靈上的抒發(fā),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應試教育。
(2)讀寫關系要求與自然融合。寫作不是一種可以閉門造車的活動,而是必須要將寫作跟實際的生活相結合,更通俗點說是必須要在自然中尋求寫作的靈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明確讀跟寫之間的關系,要明確新的課程標準下對寫作理念的全新認識和構建:首先寫作是建立在一定語文閱讀的基礎之上的;第二是寫作必須要進行一定的生活體驗;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狀態(tài)的一種呈現(xiàn)。
(3)寫作目的要求從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寫作是一種思想的過程,也是一種心靈成熟的過程。因此,寫作乃至整個語文課程的價值主要側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使用“表達與交流”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從以人為本的高度,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高度,來認識這方面的語文課程內容,以彰顯寫作的人文特征。將寫作視為一種生命狀態(tài),是一個人的自然狀態(tài)、社會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的統(tǒng)一體。
二、新課程下增強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的方法
1.增加閱讀量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為了更好更快的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除了要有意識的幫助學生挖掘、深入喜歡的作家,還應該做好素材分析工作,通過增強文字描述的練習,方便作文應用。在這過程中,課文不僅是很好的寫作教學案例,更是引導學生怎樣審美、閱讀的最佳例子,它是引發(fā)學生自主閱讀,領會生活的引子。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利用閱讀課積累的詞匯與句子,引導學生從作品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博大、豐富與精彩。如:在閱讀中可以領略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大氣、屈原“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渾濁我獨清”的清高,以及資產(chǎn)階級人性扭曲、腐朽的夏洛克與葛朗臺,這些生動的形象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素材。另外,語文老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外讀物、實時報道,幫助學生拓展視野,通過閱讀《意林》、《讀者》等優(yōu)秀讀物,以定期檢查讀書筆記為輔助性教學,督促學生認真完成讀書感想與札記的描寫。
2.鼓勵學生參與生活
生活作為語文寫作的素材與靈感來源地,為了寫好作文,必須融入生活體驗中。而生活是否精彩、思想是否活躍,時刻牽動著老師的心。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不斷挖掘素材,在用心感悟中,為寫作夯實基礎。特別是高二、高三的學生,如果想寫出不錯的文章,必須深入生活本源,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挖掘隱藏的真善美,并且用心領會精髓,最后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參與和體驗生活作為一項循序漸進的工作,它和家庭、學校、社會等大的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關系,和學生的積極感悟、主動追求直接關聯(lián)。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除了要引導學生愛生活,更要引導學生融入生活,從生活的點滴中尋找靈感,從不同方位看待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具有時代特征的美文。
3.注重評改
新課標規(guī)定:“作文評改可以采取詳細評改、重點評改、當面評改、瀏覽檢查等多種方式,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教師批改作文可以點面結合,每學期全面地、細致地批改幾次,有針對性地抽改幾次,通過點面結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做到對每位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胸中有數(shù)。無論批改哪一類學生的作文,都要堅持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每改一本,都要注意到字、詞、句、篇、語法、修辭、邏輯、層次、結構、格式、書寫等方面的問題,每次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重點糾正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問題(不宜面面俱到),仔細推敲,寫出具體的較為切合實際的易為學生接受的評語。對差生,只要他們有點滴長進,就要在評語中加以肯定。切忌寫概念化的、空泛的評語,盡量避免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無論采用給分的方式或是評等級的方式,評語一定要寫具體、寫清楚、讓學生能夠接受,樂于修改。要使作文批改評得準、引得巧、改得活,教師就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較深的寫作功底和較寬的知識面。
總之,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優(yōu)化教學途徑與方式,不斷優(yōu)化寫作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更好的表達情感,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年08期.
[2]馬普英.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初探[J].語文學刊,2013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