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嫦娥
【摘 要】班級文化建設作為一個新的德育模式,體現了21世紀以來以文化特色為核心,以知識的傳遞、心靈的啟迪為方式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學生的思想的重要性。班級文化蘊藏著寶貴的教育時機。在此,我重點從兩方面介紹班級文化建設的實施策略。①讓文化走進班級的角落,活動,學生。②一個主題、兩個事例、三個化策略的實踐操作。
【關鍵詞】班級文化;“三化”策略;主題班會;特殊事例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
班級文化是指一個班集體內部的共同的獨特的價值觀、思想、作風與行為相協(xié)調的總和。它是以班集體為平臺,以教師、學生為主體,以班級物質環(huán)境、思想觀念、精神文化氛圍為主要內容的一種集體文化。同時能體現一個班集體特有的班級風氣。因此在新的時代,新課改的形勢下,在構建和諧班集體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二、精心構建班級物質文化,作好對學生進行表層影響與熏陶作用
班級物質文化即班級物質生活環(huán)境,例如:班級教室的桌椅擺放、制度的張貼、紅領巾畫廊的設計、每周主題內容的訂立、黑板報內容的規(guī)劃、教室窗臺盆栽的布置、雛鷹爭章的規(guī)劃,衛(wèi)生工具的擺放等等。這些內容分階段一一去落實,目的是讓班集體走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習慣化。增強學生對班集體的認同感,達到最后的影響與熏陶。
首先,如何認識“三化”策略?‘三化”指凈化、綠化、亮化。讓學生如何做到教室地面干凈、教室里充滿綠色生命、教室墻面、玻璃亮堂,這是班集體中的每個學生必須和老師共同完成的一項“工程”,目的是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更好的愉快學習、生活。同樣這也是有利于師生身心健康的舉措。其次,怎樣落實“三化”策略?第一個實施的是“凈化”教育,是工作的起點,更是重點,規(guī)定值日生一天打掃三次教室衛(wèi)生,衛(wèi)生班長每天按時檢查地面衛(wèi)生,班主任隨時抽查衛(wèi)生。平時對衛(wèi)生班長和值日生進行衛(wèi)生保潔工作的培訓,當然還要有一定的獎懲措施,對能積極維護教室衛(wèi)生的,實施獎勵;對故意或不講衛(wèi)生習慣的,實施“懲罰”。只要把凈化教育做大、做好、做強后,讓學生們有了成就感。后續(xù)的兩化教育就能順利進行。的確,功夫不負有心人吶!通過凈化教育實施后,讓學生能感受教室衛(wèi)生的變化,讓他們明白,原來做好一件事或者堅持一個好的習慣也是能見到成效的。就這樣,我實施的第一個凈化教育取得了良好地效果。緊接著實施第二個“綠化”教育,學生捐贈的“盆栽”,教室里顯現出繁榮的景象,真是綠意盎然呀!瞧瞧!窗臺上幾盆蘭花、文竹靜靜地生長,開花,吐露芬芳。為班級增添一份寧靜,一份安謐,一走進這樣的教室都會被這濃濃的文化氣息所感染。很顯然的是不僅僅是教室有了綠色生命的陪伴,而我更看重的是:學生的思想發(fā)生了變化—班集體更有向心力、凝聚力,能主動維護教室衛(wèi)生,能積極呵護綠色生命。這既凈化了教室衛(wèi)生,綠化了教室環(huán)境,又教化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懂得呵護生命的真諦!
第三個“亮化”教育,教室窗明玻璃亮,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要亮化教室環(huán)境,必然要做好前面兩個過程,時刻保持教室墻面的亮白,玻璃的靚麗,地面的干凈,為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班集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以人為本,創(chuàng)立具有人文色彩的班級制度、精神文化
班級制度、精神文化是指在班集體當中,以班級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班級紀律要求,學習要求等為內容的全體學生共同認可且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
首先,關于每周五召開的主題班會,我從日常的管理工作:學習、紀律、衛(wèi)生、安全四個方面展開,班干部協(xié)助我管理班級工作,每周對在這四個方面有好人好事的事例及違紀方面的事例進行記錄。由班長匯報本周的情況,在班會課上進行討論交流,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違反班規(guī)的學生及時批評,教育一人,感化一片。我再布置本周的工作安排,這樣工作能銜接,管理便捷,另外,我班每周會實行一個主題周,如:學習周、紀律周、衛(wèi)生周、安全周、文明禮貌周等,每周有主題,周周有側重,大大加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
其次,兩個鮮明的事例——一個是家庭條件貧困,但學生聽話,另外一個是父母離異,屬于單親家庭,但學生叛逆。兩種情況鮮明的對比。但我就是對這種不同的學生情況做了不同的區(qū)別性教育,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班集體中的空塑料瓶能一個不落的給貧困生拿去兌換零用錢的舉措,運用及時恰到好處,因為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變好了,貧困學生也感受到了班集體的愛,全體學生也懂得什么叫溫暖了。叛逆生原先屬于“老油條”型的人,缺少了父愛,我變換方式走進他的心靈深處,經常和藹的與他交流人生,也讓他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就這兩個學生的變化,讓所有學生看到了一個人的希望,只要努力去改變不易改變的缺點,就是進步;只要堅持不易堅持的,就是成功。而這些恰恰是我堅持以人為本,通常處理事情之前,先了解事情緣由,做到處理結果相對公平,其實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瑣事的處理,就是做給學生看的,我若處理不好,學生也能感受到的。之所以我經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要成才,先成材;要學習,先做人”。所以我教育學生平時要和睦相處,相互幫助,樂于助人,班集體的和諧氛圍日漸濃厚。
為了更好的實施班級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班集體,我經常組織一些有趣味,有理想的班級活動,使學生舒展心靈放飛想象,提高了良好班級文化建設的時效性,這樣,我把班級常規(guī)的教育活動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緊密聯(lián)系,充分體現了深厚的班級文化知趣與價值內涵。
總之,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的班集體的過程中,要利用班級文化的潛移默化性和自我教育性等特點,平時的工作中要經常反思,多做管理筆錄,采取滲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貫穿于整個班級文化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新理念下班主任工作藝術的追求》.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