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應
【摘 要】職業(yè)枯竭又稱工作倦怠,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未成年人,工作具有特殊性,其職業(yè)枯竭比較嚴重。那么怎樣預防和消解教師職業(yè)枯竭呢?可以從學校管理、減輕教師壓力、加強職業(yè)交流等方面著手,讓教師快樂地學習、生活、工作。
【關鍵詞】教師 ? ?職業(yè)枯竭 ? ?預防 ? ?消解
職業(yè)枯竭又稱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壓下的一種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厭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種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盡的感覺。職業(yè)枯竭表現(xiàn)為身體疲勞、情緒低落、創(chuàng)造力衰竭、價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極狀態(tài)還會進而影響整個生活狀態(tài)。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因工作對象是未成年人,工作具有特殊性,所以教師職業(yè)枯竭比較嚴重。那么怎樣預防和消解教師職業(yè)枯竭呢?
一、學校管理人性化,努力營造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
學校在管理活動中要體現(xiàn)教師是學校主人的理念。要重視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學校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學校一切活動和工作的開展都要以人為中心,以人的發(fā)展為目標,采取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管理方法,始終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人的自然屬性與精神屬性的辯證統(tǒng)一。
學校管理人員也是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只是分工不同、職責不同。管理人員不要認為自己是管理人員,高人一等,就高高在上,脫離教師。學校要發(fā)展離不開教師們的努力,教師的發(fā)展也離不開學校,因此,學校目標與教師目標是有共性的,或者說是一致的。管理人員在制定學校制度、做出決策時,要更多地從教職工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思考,把教職工的切身利益與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進行有機結合,讓學校與教師共同發(fā)展,使學校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人性化。
二、學校工會要切實履行職責,組織教職工開展有益身心的各種活動
學校工會是教職工的組織,是教職工的代言人,具有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責。學校工會要積極爭取黨政支持,積極組織教職工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讓教職工在工作之余,參與到教師們喜愛的活動中來,讓他們在活動中放松身心,增強集體凝聚力,增強團隊意識。積極聘請心理醫(yī)生或組織心理講座來維護員工的心理健康,緩解因工作復雜和壓力帶給員工的困擾。積極關心教職工的生活和家庭,盡力解決教職工的后顧之憂,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關愛,激發(fā)和不斷延續(xù)教師的“內動力”。
三、減輕教師的非教學壓力
教師職業(yè)枯竭的另一個病因就是教師的非教學壓力大。現(xiàn)在的教師,除了做好教學工作外,還有許多其他工作壓力。如學生安全壓力,學生在校出了事,作為教師,都難逃責任。我校曾發(fā)生一起事件,在一次體育課上,體育老師教學跳長繩,且班主任還在場協(xié)助舞繩,一名學生在跳的過程中,不小心摔倒了,造成膝蓋骨骨折,班主任馬上將孩子送到了醫(yī)院,同時報告了學校和家長。家長來了后,要求學校和老師負責,最后這位家長將學校和老師告到了法院,后來經過庭外和解,學校賠付了部分治療費用。還好,學校管理人性化,經過學校調查了解,這位體育老師并沒有違反教學制度、原則和規(guī)律,沒有對這位老師做出任何處罰。這件事對學校老師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大的,許多老師認為現(xiàn)在課可以不上好,但絕對要保證學生不出事,這樣就影響了老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再比如,對于學生的不良習慣、錯誤行為,教師完全可以批評,可是,這個“度”卻難以把握,否則一招不慎,就變成變相體罰學生了,學生回家告狀,家長找到學校,麻煩隨即就來了。沒有適當懲戒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我們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但也不能沒有度?,F(xiàn)在許多教師在使用批評時,都非常謹慎,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以免麻煩惹上身。
要預防教師職業(yè)枯竭,有必要減輕教師的非教學壓力,讓教師專心教育教學,讓他們認同自己的職業(yè)、熱愛自己的職業(yè)。
四、提高個人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總會遇到許多大小各異的矛盾、挫折和沖突,給人帶來煩惱與困擾。如我們兒時的玩伴,很多都賺了很錢,發(fā)財了,一同外出吃個飯,我們教師還在考慮付賬的問題,而他們一句話“我來付,你的工資一個月吃得了幾回”讓我們尷尬不已。面對如此種種,我們要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其實社會分工不一樣,從事的工作不一樣,生活情況肯定是有差異的,整個社會不可能大家都一樣,我們要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要熱愛它,盡心盡力做好教師工作。我們是靈魂的塑造者,當我們看到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一個個可愛的孩子時,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當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師的教導下逐步健康成長,大家就會感受到教師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進取,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守自己的信念,為自己的人生譜寫完美的音符。
五、開展教師與其他職業(yè)的交流實踐活動
曾經有個說法“當小學教師,越教越傻”,意思是說當小學教師,教學時間越長,教師會越來越傻,最后只會做小學題。這種說法肯定是不對的,但也說明了教師工作地點固定、工作對象固定、社會接觸面較窄……教師周而復始的工作再加上工作壓力大,也是造成教師職業(yè)枯竭度偏高的一個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開展教師與其他職業(yè)的交流實踐活動。每位教師,從教一定年限后,可以到其他非學校單位交流工作半年或一年(也可以放在暑假到其他單位實踐一個月),還可以在寒暑假開展義工活動、志愿者活動等。這樣,通過工作單位、工作內容、工作環(huán)境的改變,讓教師體驗一下其他職業(yè),更加能夠融入社會,體驗各個職業(yè)的特點和艱辛,進一步了解社會的發(fā)展和脈絡。
【參考文獻】
[1]曾紅翔,唐芳貴.中小學教師職業(yè)枯竭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 2009(02):50-52.
[2]王芳,許燕.中小學教師職業(yè)枯竭狀況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4,36(5):56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