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玲玲
摘要: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是教師的說課比賽,像學生的說題比賽還是首次碰到,筆者和學生經過精心的準備,終于在比賽中獲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筆者也明白了學生的說題能力高低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教師上課的有效性。
關鍵詞:學生;說題;鍛煉;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1-0060
2015年4月,南安市進修學校要舉行中學生數學說題交流評比活動,事先由各教研片區(qū)進行說題比賽,再擇優(yōu)參加。片區(qū)給學校兩個參賽名額,學校讓筆者指導一名學生參加,接到這個任務時,老實說筆者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和學生都可以有一個好的鍛煉和提升的機會,憂的是筆者對學生說題知之甚少,單從字面上來理解,筆者只知道說題不等同于講題。都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說干就干,筆者趕緊上網學習了說題的相關知識。
說題,就是把審題、分析、解答和回顧的思維過程按一定規(guī)律一定順序說出來。教師“說題”能促進教師加強對試題的研究,從而把握中考命題的趨勢與方向,用以指導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這個意義上看:說題對于教師把握新課標要求更高,思維能力要求更強;說題是一種深層次的備課;說題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教學能力、教研能力;說題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作為教師,我們說題要做到以下幾點:
其一,知識點分析
1. 解析有哪些知識點,要求準確、全面;
2. 分析為什么考查這些知識點,可結合題目和學生能力與素質等視角分析;
3. 體現(xiàn)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4. 知識結構上前后有哪些聯(lián)系。
其二,學情分析及對策
1. 學生在解題時可能在哪里遇到困難,教師引導采用什么策略;
2. 學生可能會有哪幾種解題方法,怎樣擇優(yōu)選擇;
3. 從學生遇到的困難,反思教學上有哪些需要加強提高;
4. 反思課堂教學方法改進及學法指導。
其三,試題拓展及變化(要結合學情、考情談原因和預設)
1. 試題的拓展與變式分析;
2. 試題的改編。
學生說題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的、雙向的教學模式,本質上是對教師上課活動的檢驗,就是要求學生把解題、分析、解答和回顧總結的思維過程按一定的準則說出來,促使學生暴露對題目的思維過程,是學生參與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努力進取,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說題,是每個數學教師應引起重視和注意的問題。
結合上面的學習和學生的實際,對于要指導學生說題筆者有以下看法:
(1)首先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來分析學生的知識狀況、能力狀況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非智力因素情況,設想如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學生的學習方法,需要學生做什么知識上的準備,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如何安排相應的拓展練習。
(2)考慮如何設計說題流程,如何進行鋪墊,設計由淺入深的“引題”,降低難度,分散難點,增強知識、方法的可接受性;如何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問題,找到切入點;在說題過程中如何進行歸納、整理,提煉出一些結論、一些心得體會,即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和獨立思考,加強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及理性精神的培養(yǎng)。
(3)要求學生說出題目的出處,說出題目難點的位置、程度和成因,說出選擇此題的目的,說出解題的過程,說出其中蘊涵的思想方法等,這就要求學生對于所說題目深入研究,可以進行歸納與整理,引申與推廣,類比與猜想,特殊化,一般化等。例如,可以將一道題當一類題目的典型,歸納整理出這類問題的特征和基本解題思路。說題目立意及結構——主要指題目的條件(已知)和結論(待求待證的),從已知條件中能聯(lián)想到相關結論,特別要注意挖掘隱含條件;說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即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系;說解答的步驟;說解題的基本思路,總結出一般規(guī)律;說其他的解法、解法的優(yōu)化、變化和結論的一般推廣。說明題目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指導意義,說明解題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的具體實施對題目的類型、條件等有效拓展,一題多變,啟發(fā)思維對題目的結論進行變式推廣或拓展。此外,還可讓學生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表情,盡量做到聲情并荗,為自己加分。抱著試試看的學習態(tài)度,按上述思路,筆者幫學生設計了下列說題稿:
以下是學生的說題稿(說題時結合演示文稿進行)
一、引言
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題目是2014年泉州中考的第24題,這個題目在今年的練習卷中出現(xiàn)了幾次,同學們都認為不好做,真的有那么難嗎?我覺得我還挺喜歡它的,因為它有挑戰(zhàn)性,帶給我解題的喜悅和成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題目吧!
二、解法分析
某學校開展“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活動,“喜洋洋”代表隊設計了一個遙控車沿直線軌道A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模型。甲、乙兩車同時分別從A,B出發(fā),沿軌道到達C處,B在AC上,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5倍,設t(分)后甲、乙兩遙控車與B處的距離分別為d1,d2,則d1,d2與t的函數關系如圖,試根據圖像解決下列問題:
1. 填空:乙的速度v乙=_______________米/分;
2. 寫出d1與t的函數關系式;
3. 若甲、乙兩遙控車的距離超過10米時信號不會產生相互干擾,試探求什么時間兩遙控車的信號不會產生相互干擾?
(1)乙的速度v2=120÷3=40(米/分) 故答案為40
(2)v1=1.5v2=1.5×40=60(米/分), 60÷60=1(分鐘),a=1
d1=-60t+60(0≤t≤1)
d1=60t-60 (1
(3)d2=40t
當0≤t<1時,d2+d1>10
即-60t+60+40t>10
解得0≤t<2.5
∵0≤t<1
∴當0≤t<1時,兩遙控車的信號不會產生相互擾;
當1≤t≤3時,d2-d1>10
即40t-(60t-60)>10
當1≤t<2.5時,兩遙控車的信號不會產生相互干擾;
綜上所述:當0≤t<2.5時,兩遙控車的信號不會產生相互干擾。
三、小結
這個題目主要是運用一次函數、分段函數、不等式、結合函數圖像讓我們來解決實際的應用問題,題目不是簡單地考查我們單純的數學知識,而是考查我們學到的數學思想方法,如數形結合和分類討論思想,考查我們運用數學的能力。這個題目考查了一次函數的應用,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聯(lián)系,利用了路程、速度、時間三者的關系。解題時我們一定要認真領會題目的意思,并根據題意自己動手畫出行程圖,幫助我們真正理解函數圖像表達的意思,筆者認為這對解題非常重要。此外,圖形中的分段函數分別利用待定系數法求解,分類討論是解題關鍵。
四、延伸
簡要分析下面兩個題的解法(找出題目中的關鍵句子,畫出行程圖,注意分類討論)
例1. 甲、乙兩車分別從M、N兩地相向而行,甲車出發(fā)1小時后乙車才出發(fā),并以各自速度勻速行駛,甲車出發(fā)3小時兩車相遇,相遇后兩車仍按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駛。如圖折線A-B-C-D表示甲、乙兩車之間的距離S(千米)與甲車出發(fā)時間t(小時)之間的函數圖像。則:①M、N兩地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千米②當s=50千米時,t=_______________小時。
例2. 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有A、B兩地,甲騎自行車從A地到B地,乙騎摩托車從B地到A地,到達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是甲、乙兩人離B地的距離y(km)與行駛時間x(h)之間的函數圖像,根據圖像解答以下問題:(1)寫出A、B兩地之間的距離;(2)求出點M的坐標,并解釋該點坐標所表示的實際意義;(3)若兩人之間的距離不超過3km時,能夠用無線對講機保持聯(lián)系,請直接寫出甲、乙兩人能夠用無線對講機保持聯(lián)系時x的取值范圍。
五、結束語
按上述說題稿,與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她在學校進行了兩次模擬說題,并逐步修正,表現(xiàn)不錯,取得了教研片區(qū)一等獎的好成績,有了參加南安市級比賽的資格,并獲得了二等獎。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雙方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受益匪淺,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讓自己做得更好。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四中 3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