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沖 王磊 于國莉
摘 要:在高職計算機課程“微學”學習體系中,教師的職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是改革的承接著,同時也是“微學”體系的運行者,教師思想和職能的轉變在其中起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同時任務量非常大,除了日常教學的工作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工作量變大以外,教師的職能和思想也發(fā)生了轉變。
關鍵詞:微學;教師職能;高職院校
在當今科技和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變革,信息的傳播和交流方式有了不小的變化,網站、微博、微信、QQ、論壇、貼吧等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交流的平臺,信息獲取的渠道變得非常廣泛,前不久網絡上流傳著一個小女孩學習舞蹈的視頻,完全通過網絡自學成才,這給人很大的震撼。
當前的教育如何變革,在高職院校也是很迫切很嚴峻的現實,同時高職的學生群體也有了非常大的變動,“單招”、“五年?!?、“對口”等學生的學習底子薄、基礎差,這樣的生源大量涌入高職院校,高職院校再維持從前的教育方式來應對日益變化的新時代學生,節(jié)奏無疑是落后于時代的。
目前,教育界提出推廣“微課”概念,進行了“微課”和“慕課”的培訓和大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建立“微課”和“慕課”的平臺,方便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和管理,努力適應當前的網絡發(fā)展變革,這同樣是全國教師體系提出的新時代的吶喊。
針對高職學生目前狀況,本課題提出了“微學”的學習體系進行研究和思考,是有必要的,所謂的“微學”學習體系,是高職學生或其他人員通過網絡的專業(yè)體系學習解決實際遇到問題的學習架構,把整個課堂搬入網絡教學,專業(yè)體系教師和技能工作人員都參與到網絡課程的建設中,使無數教師和行業(yè)同行在同一教學體系中積累知識,使高職學生在知識體系中學習創(chuàng)新,進行知識的傳承,使得我們的高職教育在社會發(fā)展中起到積極作用。
1 教師要實現真正的雙師型,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雙豐收
高職院校的教師主要教授學生的技能實踐,具有實際操作的本領,當前職業(yè)院校的教師,大部分都是雙師型教師,但是這里的“雙師型”與真正的雙師型是有差距的。主要原因如下:
1.1 現在高職院校為事業(yè)單位,從社會上招聘人員都為應往屆本科生或研究生,而高職院校的老教師大多一直從事教學行業(yè),沒有實踐的能力,而所謂的“雙師型”是在企業(yè)中參加培訓,或者僅僅在假期中參加國家培訓或者一線體驗的經歷,沒有過多的時間參與到真正的企業(yè)實踐中來,沒有經驗知識的積累,僅僅理論知識豐滿,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達到雙師型教師的。
1.2 高職院校雖然具備企業(yè)生產的必要條件,但是有很多的限制,例如,生產所用的耗材、實踐的時間、設備的數量、設備的更新換代等,這些硬件設施的限制,使得老師和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受到約束,不可能與企業(yè)實現一對一的對接。身為教師在老舊設備上下功夫,教出的學生到了企業(yè)中還學要再培訓,對學校的聲譽也是一種消極影響。
1.3 高職院校的教師受很多政策和條件的制約,不能真正的在企業(yè)中投入全身心的工作,在技術方面,與企業(yè)一線工人相比,雖然具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實際動手能力差,學習的周期長,自身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很大,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2 教師要集一體的智慧,實現教學目的
高職院校的教師要組成一個教學集體,集一體的智慧,去教授和完善一門課程,達成一個目的,實現一個目標。
在“微學”體系的教學中,教師由一個講授者,轉變成為一個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和咨詢者,同時在課下轉變成為一個知識的積累者與學習者,不同的轉換設計到的知識面也很廣,例如,學生課上和課下自學的微課等都由老師制作和完成,涉及到的軟件種類也很多,因此,一個教師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有些力不從心,需要多個老師分工協作,這樣,在一門課程體系的組建過程中,能夠多方位思考,同時相互討論,實現共同提高。
3 教師要解放思想,招賢納士
高職院校教師,雖然在本專業(yè)中充當著傳道受業(yè)的角色,但面對網絡大潮滾滾而來,要跟上潮流的步伐,解放思想,在網絡上,在生活中招賢納士,發(fā)揮“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木?,在知識傳播上不遺余力,保證自身知識的準確性和更新速度。
要舍得在企業(yè)中下力氣,廣結朋友,在知識網絡的籌建中,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某一學科和專業(yè)中,要不恥下問,這樣一門課程的專業(yè)性和前沿性不斷的深化和研究,最終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庫,方便了自己,方便了學生,同時更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4 教師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高職教師首先要求的就是實踐能力,而實踐能力來自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的,社會的發(fā)展帶動了經濟的騰飛,企業(yè)隨著發(fā)展也不斷的做出變革。例如:2016年由于鋼鐵的產能過剩,社會環(huán)境的新要求,僅河北鋼鐵企業(yè)到2017年裁員55萬人。這樣的背景下,不與時俱進就會被淘汰。
在高職計算機課程“微學”學習體系的思考和研究中,發(fā)現了一些問題:①如何帶動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②高職院校如何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帶動作用;③高職院校教師如何在企業(yè)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
通過“微學”學習體系的研究和思考,對教師的職能轉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網絡新時代已經到來,高職院校的教師們更應該抓住變革的機會,強化自身,做一個永不落伍的新時代教師。
參考文獻:
[1]張慶秀,李雙進,王躍生.網絡課程設計中學習者學習興趣激發(fā)策略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8(08).
[2]于春鋒,張景生.生態(tài)后現代化主義視角下的網絡課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02).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4]黃明燕,蔡祖銳.云計算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 2014(01).
[5]胡鐵生,黃明燕.融合與創(chuàng)新: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新階段的核心使命——基于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的分析與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4(04).
[6]劉沖,于國莉,劉娜.“微學”學習體系的思考和研究[J].新教育時代,2015(11).
課題項目:滄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