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岳英
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主要是為了將來的高層次學習打基礎,因此,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學不斷受到人們的關注,利用體驗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思想品德教學,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同時也為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念等提供了更為良好的引導,是一種值得廣泛應用的教學模式。
一、網絡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進行品德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想充分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吸收新知識,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創(chuàng)建教學活動的方式,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興趣,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能從感官方面接收更多新知識,幫助其理解與記憶。老師創(chuàng)建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意的是,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應當嚴格按照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而展開,一定要切實把握好難易程度。例如:老師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或者多媒體技術等展開多媒體教學,可以在上課之前借助媒體網絡制作一些教學動畫及故事等,將要講授的內容融合到教學動畫或者教學視頻當中,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動畫的過程中,體驗知識、學習知識。如在講解《少年毛澤東》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一些毛澤東的圖片或者是簡介等,讓學生對毛澤東先有基礎性的了解。
二、創(chuàng)建問題情景,推動小學教學發(fā)展
要想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采取創(chuàng)建問題情景的方式十分必要。老師在進行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之前,要深入了解、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并且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創(chuàng)建難度不同的問題,切實培養(yǎng)學習的學習能力。例如:老師在講解《我從哪里來》的內容時,老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行提問,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就可以提出一些邏輯性較低的問題,如:“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嗎?”隨著對問題的回答之后,老師緊接著更深層次的提問:“同學們,你們在媽媽的肚子里是這樣成長的?”“你們知道自己在媽媽肚子里待了多久嗎?”通過不斷加深問題難度,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然后老師再加以指導,讓學生明白相關知識,還能體會到母親的不容易,此時,老師就可以借助這一話題,教育學生學會感恩父母,從實質上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學效率。
三、開展生活實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開展品德教學,關鍵在于讓學生掌握知識,同時還能將所學知識有效應用到生活當中。因此,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要多加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參與生活實踐,讓學生身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之魅力。例如在講授《秋天在哪里》的時候,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室外學習,去校園里一同感受秋天,并且讓學生體會秋天,觀察身邊事物在秋天的變化,例如秋天樹葉變黃,花朵枯萎等現(xiàn)象,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和感受到,通過學生對秋天里各類事物的仔細觀察,老師就可以在實踐后給學生布置作文,讓學生將自己感受到與體會到的寫下來,或者以秋天為主題,讓學生畫一幅自己所認識的秋天圖畫等,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對學習的參與性,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四、開展體驗活動,深化體驗教學
一般情況下,體驗活動大多都是在室內進行,這樣的室內體驗教學能夠幫助那些在室外實踐過程中沒有學到知識的同學而開展,室內活動需要師生之間更多互動,確保學生在室外沒有學習到的知識,在室內也一樣可以進行彌補。在室內活動中,老師要鼓勵學生之間多加交流溝通,并且添加更多的互動教學,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互動的過程中,增加對彼此的了解,也讓學生在體驗互動的時候,學會相互幫助、互相學習。例如在講授《送給新年的禮物》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開展室內活動,對學生進行分組,讓每組學生共同制作一個新年禮物,可以是一個簡單的新年賀卡,也可以是別的東西,總之讓學生在相互討論和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凝聚力,這樣的體驗式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成長有極大幫助。
我國小學德育課堂教學效率普遍較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以被動的方式聽課,這種教學模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導致了學生學習思維出現(xiàn)僵化。尤其是在我國實施新課標教育改革以后,我國的現(xiàn)代化教育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充分凸顯學生在一切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位置,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體驗式教學則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因此老師應積極應用此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三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