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
釋道原的《景德傳燈錄》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僧問:‘學人不據(jù)地時如何?師云:‘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何謂“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處安下身來;立命,精神有所寄托。也就是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作為教師,我們的“安身立命”是指對自己所從事職業(yè)的愛,對自己所教授對象的愛。
孩子們下課后都喜歡圍在我的身邊和我聊天,我也樂意和他們說說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幫他們解決小小的煩惱,分享他們生活中的歡樂。當他們的表現(xiàn)特別棒時,我會豎起大拇指;當他們遭受挫折時,我會鼓勵他們前行;當他們不舒服時,我會送上關切的話語……
課間,我埋頭批改作業(yè)時,他們會說:“楊老師真辛苦!”當我咳嗽時,班上的孩子從家里帶來治療的藥物。我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把我當成了親愛的媽媽。
愛,贏得尊重。“不偏不倚”體現(xiàn)了孔子對學生公正的教育思想。作為一名教師,對待學生公正性的程度會影響到他們的發(fā)展。瑞是一個很有個性的男孩,曾經有一段時間,他不把老師的批評當回事。
一次,他在課堂上又講話了。臨近下課,我讓他把說話的內容細致地記錄下來,并交給我。他不高興了,嘴里還嘟囔著什么?!澳阆胝f些什么?”深知他脾氣的我心平氣和地問道?!罢n代表也講話了,你怎么不懲罰他呢?”“課代表上課不遵守紀律,下課已經跟我道歉,你呢?”他不再說話,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
我的“不偏不倚”讓他變了:他每天幫我發(fā)本子,他常讓我第一個改他的作業(yè),問我能不能早點把家庭作業(yè)告訴他……如今,他已經以優(yōu)異的成績升入中學學習。
愛,贏得幸福。其實,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潛力。用心關愛這些孩子,會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能,重新拾起自信。
張同學剛轉到我的班上。通過和他父親的交談,我得知他的父母由于辦廠無暇顧及到孩子,再加上一、二年級時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的學習成績很不好。
一天,我和他約定,如果他的作業(yè)按時完成,我就給他印一張娃娃笑臉作為獎勵。沒有想到,他的作業(yè)(包括背書作業(yè))居然在規(guī)定時間之內完成了,我便給他印了一張娃娃笑臉。他臨走時,恭恭敬敬地向我鞠了個躬,并說道:“楊老師,謝謝你!楊老師,再見!”
心靈與心靈之間是平等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知識的差距,而在人格和尊嚴上卻是平等的,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獲得同等的尊重。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