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焱磊
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對從事美高留學的顧問老師,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的階段。
3月10日前后,大多數(shù)的寄宿高中統(tǒng)一放榜,申請者因為某種原因被學?!叭艿谩钡那闆r并不少見。這個時候,如何及時補救,幫助學生搭上末班車,要看顧問是否對學校名額“空缺”了如指掌,并且在第一時間得到“內部消息”。另一方面,顧問老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巧妙地“說服”學校這就是他們等待的好“苗子”,從而把學生“硬塞進去”。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給年輕的顧問朋友們以及學生、家長幾點建議:
如果被放在學校候補名單上,怎么辦?
主動聯(lián)系學校,及時作出承諾
申請者被放到候補名單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招生官們看中了學生某個方面的閃光點,但因為申請者競爭激烈,雖然學生滿足了學校的某些要求,但考慮到綜合情況,并不能被直接錄取。
首先,如果學生被放在一所他心儀學校的候補名單上,建議學生及時對這所學校作出承諾:“我很高興留在候補的名單上。如果沒有被錄取,我會失望,如果能從候補名單轉到被錄取名單,我就肯定會去這所學?!薄S械募议L在這個時候可能會心存投機心理,覺得向N所學校都這樣表達,會不會錄取概率更高?千萬切忌!
看起來,承諾的學校越多,你的“中獎”率越大,實際上不然。因為你最終只能去一所學校讀書,你這么做實際上是在占用別人的名額;另一方面,作出承諾卻不入學,會給學校不誠信的印象,這不是給未來的優(yōu)秀的申請者下絆兒嗎?
其次,我建議學生看看已經(jīng)拿到錄取的學校,是不是真的比現(xiàn)在等待名單上的學校差。美國幾千所中學,也許已經(jīng)被錄取的學校才是最適合學生的學校,根本沒有必要去傻等。當然,如果最終被等待名單上的學校錄取了,那就最好不過了。
另外,我鼓勵所有的學生,一旦有了最終的決定,一定要通知一下所有申請過的學校。不管是“我已經(jīng)決定接受其他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還是“我愿意繼續(xù)留在貴校的候補名單上”,是禮貌而且是必要的。舉例:比如A,B兩個學生同時申請了a,b兩所學校,A中意a,卻得到了b的錄取,并被a放在了等待名單上,而B恰恰相反,被中意的b放在等待名單上,卻手握a的錄取。這時候,a,b,A,B之間就有可能形成了一個循環(huán)套。當然如果這4方面的個體不相互認識,可能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如果是一個主要針對于美國高中留學的大機構來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就相對豐富些,因為內部可以與學校協(xié)調名額。)
很早發(fā)放錄取結果的學校,是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差”學校?
發(fā)Offer的先后順序與學校“好壞”沒有本質聯(lián)系
雖然寄宿中學有約定俗成的申請截止和放榜日期,但美國的中學并不是都遵守。他們中有的比較隨意,可能剛剛收到幾份申請就開始審核并發(fā)放錄取通知;有的則比較嚴格地按照截止時間來執(zhí)行,在看了所有申請的資料之后才發(fā)放錄取通知。
學校在錄取學生的過程中,也是一場學校間激烈的心理戰(zhàn)。有的學校就是因為早一天發(fā)放了錄取通知,可能就“搶”到了“好苗子”。不管是何種方式,最終目的是從大量申請者中找出最具實力的學生。如果一所學校在3月10日前給了通知了,也許只是因為該校想減少一些競爭而已,與學校的好差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
同時收到了幾所學校的錄取,但都不是理想學校,是該從中挑出一所,還是再等等?
劣中擇優(yōu),隨時關注候選學校,調整策略
中國的學生在申請中學時,喜歡采取的方式就是“廣撒網(wǎng)”。
如果沒有被最理想的學校錄取,而是被第二志愿學校錄取,不如認真分析選擇哪一所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最喜歡你的,自己最適合的。這個過程很重要,但卻被很多人忽略。
需要指出的是,申請者的學術能力(GPA、標準化語言考試成績等)并不是學??己藢W生的唯一標準。如果一所學校的錄取你,說明那個校園文化適合你;如果沒有錄取你,不一定是因為你的考試分數(shù)達不到要求,可能是因為你不適合那個學校整體氛圍。因此,大家應當擺正心態(tài),正確對待申請結果。與其自怨自艾,不如主動出擊。先從錄取的學校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所,然后繼續(xù)留在最喜歡的候選名單中,等待隨時調整申請策略。這是最積極,也是最保險的做法,當然一定要把幾個交押金和答復的時間節(jié)點牢記于心,切忌犯等東家的時候,錯過了答復西家的低級失誤。
一個錄取都沒收到,我該怎么辦?
切忌焦慮,仍可申請滾動招生的學校
這個時候不要慌張,更不要把各種焦慮影響到全家每個人。能夠選擇去美國讀書,已經(jīng)很幸運,即使沒有成行,還沒有到天塌下來的地步。而且,有很多學校是滾動招生,錄滿為止,你仍然有機會補救。
如果在4月10日之后沒有收到任何錄取通知書,也不用泄氣,還可以試試開放滾動申請的學校。離開學前還有6個月時間,所以候補的學校仍可能錄取你。等待過程中,不妨找到你的顧問老師,研究一下哪些學校還有空缺名額,并給這些心儀學校發(fā)一封郵件以確認,如果有名額那就大膽申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