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種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在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興趣情感的推動力。本文將對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地理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地理;學習興趣
初中地理教學的宗旨就是通過課堂內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由不愛學地理到愛學地理,進而會學地理,最終達到學好地理,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目的。作為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初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本文就教學實踐工作做法談幾點建議。
一、上好初中生入校的第一堂地理課
初一學生剛剛接觸地理學科,懷著好奇與期待。地理對于他們來說就像一張白紙,全體學生處于同一起跑線,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如果老師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上好第一節(jié)地理課非常重要。我在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是這樣上的。地理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這種教育能夠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應有的提高和發(fā)展,因此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調動每一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課堂提問要全面衡量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給每個學生以均等的機會,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和提高。我告訴學生如果我們學好地理了,我們即使沒有去旅游,也可以了解很多風景名勝,這樣我們一樣會很開心的。我還告訴學生,學好地理很重要,學好了地理,我們還可以與人交朋友時避免傷害別人,例如,回族、維吾爾族同學是不吃豬肉的,我們就不要當著他們的面吃豬肉,要不然我們會失去這個朋友。我也告訴學生,地理課教給我們天氣,氣候,降水等知識,學了以后,可以指導我們去生產生活。學生對地理課感興趣了,他們會想學,好學,主動去學,這樣,老師會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愉快,我們的教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新課導入方法技巧
要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關鍵是精彩的課堂引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通過富有情趣的導言,使課堂開始便形成一種活躍而愉快的氛圍,使學生產生掌握新知識的強烈愿望,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1.以“之最”來導入新課
在自然地理講授之前,通過“地理之最”來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述地形氣候特征時,先提問:世界最高峰什么山峰?海拔為多少米?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在哪里?海深多少米?世界的雨季和干季分別在哪里?在講述南極洲時,可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氣溫最低而冰層最厚來導入南極洲;可用“世界最大的原料進口國”作為日本地理的開端;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寶庫”引入中東地區(qū)的講述。
2.用音樂導入
在講“滾滾長江”時,就播放《長江之歌》;講“亞洲”時,播放《亞洲雄風》;在教《中國的民族》一節(jié)時,師生共唱《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在歌聲中既能領悟到我國是一個團結統(tǒng)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處,平等合作,共同促進祖國的繁榮昌盛的道理,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無比熱愛之情,進而樹立起時代責任感。
3.用視頻導入新課
用直觀形象的視頻,圖表展示導入新課,展示直觀教具,再現(xiàn)已逝的地理現(xiàn)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覺,激發(fā)學習興趣。如在教“天氣和氣候”的內容時,用多媒體播報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來進行導入新課,學生非常感興趣,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了。
三、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
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地理課內容本身就比較枯燥,空間跨度大,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如果能夠經常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課堂上……緊緊的把學生吸引住,從而更好進行教學。
1.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中,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圖片、營造異域風情的浪漫情調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視頻播放一些天體運行的畫面等等,也可以在課堂上播報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的視頻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形象的直觀教具
有的教師美術功底很好,也許他會更多地選用板圖板畫輔助教學,因為對這名教師來說,繪制投影片、板畫都是有興趣而且不太困難的事情,有的教師計算機技術掌握得很好,學校又有條件他就可能選擇多媒體輔助教學。所以在選擇教學方法上,要注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個人特長,同時避免不顧條件盲目模仿別人的教學方法。
3.生動的教學語言
(1)用詩詞歌賦來描述地理事物。詩詞歌賦交融于地理教學過程,能將抽象的地理事物變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之中。例如,可用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描述三峽峽谷之幽深、水流之湍急;用“望廬山瀑布”反映廬山風景之秀麗。
(2)使用地理別稱配合地名教學。地理別稱具有把地理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的功能,有助于學生記憶眾多的地名。例如,“世界公園”“鐘表王國”——瑞士;“火山之國”——印度尼西亞;“佛塔之國”——緬甸;“楓葉之邦”——加拿大;“日光城”——拉薩;“不夜城”——漠河;“草原鋼城”——包頭;“塞上江南”——寧夏平原等。
(3)使用抒情的文學語句、地理趣聞、地理故事來調節(jié)課堂氣氛。例如,在講述西歐國家時,簡單介紹“只有一棵樹”的國家——冰島共和國;講述泰國首都曼谷時,讓學生知道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長的首都,全稱若譯成漢字共有四十一個字;講述非洲熱帶草原上的樹木——波巴布樹時,可介紹“綠面包樹”的來歷,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歸納,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學生要學得愉快,我們老師要教的輕松,讓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上地理課,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地理知識,從而更好的指導他們今后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張希忠.淺談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地理學習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6:153.
[2]陶永紅.試論如何有效培養(yǎng)初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11.
[3]常莉,劉文斌.優(yōu)化地理活動教學,激發(fā)課堂學習興趣——以“學生自主講課式”活動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5,07:42-43.
[4]李步眾.激發(fā)初中生地理學習興趣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3:61-62.
作者簡介:
羅昭霞(1981年11月28日~),性別:女,籍貫:四川眉山,專業(yè):地理科學,科目:初高中地理教學。
(作者單位:四川省武勝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