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卓
摘 要: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是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做出了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和形成的要求,這都需要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途徑實現對小學生語文知識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成長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和研究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措施,旨在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以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礎?,F階段我國教育改革在不斷的深化,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采取靈活的語文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并且教師要科學的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制定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小學語文教學實施方案,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語文,有效的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對教材進行充分的了解,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語言、動作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自己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尤其小學生正處愛玩愛動的年齡階段,教師要充分的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造一個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的教學環(huán)境。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參與互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課堂導入的時候可以問學生:“同學們平時怎樣用瓶子喝水呢?”學生回答:“用吸管”、“倒在杯子里”、“直接舉著喝”等,然后教師繼續(xù)問:“如果沒有吸管、不能用手我們該怎么辦呢?現在我們看聰明的小烏鴉是怎樣做的?!蓖ㄟ^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設問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較高的注意力。
二、利用語言、體態(tài)等,讓學生保持輕松的狀態(tài)
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語言的組織和動作神態(tài)都直接關系到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只有良好的運用語言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向學生提問時,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就大發(fā)雷霆,用批評性的語言說教學生,這樣會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極大的沖擊,導致學生對語文教師,甚至語文這門課程產生畏懼。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經常展開眼神的交流,以及采取肯定性的動作神態(tài),讓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例如,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向全班學生提問了一個問題,其中一位學生搶著回答了正確的答案,教師應該給這位學生一個肯定的微笑或者鼓勵的眼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鼓勵,找到學生語文的信心,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讓學生扮演課文角色,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樂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緊緊抓住課文內容的人物、結構和情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會課文的情境,在課文學習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抓住課文內容的興趣點,讓學生扮演課文中主要人物的角色,積極誘導學生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例如,在學習《狐貍與烏鴉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扮演狐貍與烏鴉的角色,進行對話表演。學生們在角色對話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建立一種快樂的教學氛圍,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快速的讓學生領悟課文的主旨內涵,還可以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構建充滿趣味性的語文課堂
趣味性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教材中尋找積極的因素,利用這些因素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圖,教師可以根據插圖的內容展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插圖中表達的內容進行表述,并于其他的同學展開交流。其次,展開游戲化的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語文教學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成語接龍的游戲,如,第一個學生說一刀兩斷,然后第二個學生說斷章取義、義無反顧……,或者用數字開頭的成語,如,一日千里、二分明月、三心二意……如果哪位學生不能及時的說出成語就要表演節(jié)目,通過這種活潑的形式,讓成語變得簡單易記,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效率。再如,小學生對動畫片非常的感興趣,在學習《刻舟求劍》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把課本中描述的情境用動畫的形式進行播放,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課文教會我們什么道理。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環(huán)境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良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具有參與語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利用語言、體態(tài)讓學生保持輕松的狀態(tài),讓學生扮演課文角色,構建充滿趣味性的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樂趣,促使學生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較高的注意力,讓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信心,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丁紅兵.培養(yǎng)語文興趣,增強學生語感——語文教學激趣經驗談[J].語文教學之友,2011(12)
[2]李雪.淺談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8)
[3]韋秋萍.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快樂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讀寫算,2014(48)
[4]馬素志.淺談語文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5(10)
(作者單位: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達孜鄉(xiāng)雪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