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久以來,高職院校女生的體育50米短跑成績參差不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無聊枯燥、簡單單一,弊端重重,使得高職院校女生在體育課中缺乏積極性,不積極配合,身體素質也隨之下降,因此,如何找尋出合適高職院校女生樂于學習50米短跑的教學方法,使其真正從心認識到學習短跑對身體心理所帶來的益處,成為了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職院校;女生;體育課;短跑成績
檢驗學生體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標中50米短跑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體育成績中也必不可少。《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明確表示要拿想拿到相關畢業(yè)證件就必須達到相關體能標準。50米短跑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改善學生身體機能有著重要作用。
一、提高高職院校女生短跑50米成績的重要意義
50米短跑動作雖然簡單,可它卻承載著人身體神經脈絡的靈活性、協(xié)調能力及肌肉反應力,因此可以說50米短跑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狀態(tài)。相關數據顯示,短跑50米對提高女生的身心素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快速跑的速度也是考驗高職院校女生的一項測量標準。它要求學生必須有較強的心理及身體素質,這對其一生身體健康事業(yè)來說都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這同樣也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所要做的事業(yè)及目標。
(一)訓練高職院校女生50米短跑的目的
首先,增強高職院校女生的體質,有效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功能,對其身心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次,促進高職院校女生身心健康,培養(yǎng)其良好品格,更積極樂觀面對生活。再次,促進高職院校女生身體新陳代謝循環(huán),保障了速度耐力,可以有效改善身體機能,提高速度,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安排好時間,進行合理的敏捷性、力量及速度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例如雙足跳躍、障礙跑、接力等。但高職院校老師要合理安排訓練時間,不能過于長,可以在訓練中適當搭配一些專項游戲,比如高抬腿,后蹬腿,這樣反復練習既可以提高跑的技術,又可以改善錯誤技術。最后,《國家學生體制健康標準》規(guī)定要求必須達標,否則拿不到相關證件。
(二)高職院校女學生短跑成績不一的原因
第一,以前的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到女生的身體硬件條件、單一的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教師沒有調整好訓練節(jié)奏,使得高職院校女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乏味心理。第二,很多女生不懂得這項運動的重要性及作用,不懂得練習的價值,思想上重視不起來,缺少練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第三,學生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不能夠因材施教,沒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和心理素質。
二、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女生體育課50米短跑成績
(一)要熟知50米短跑的生理基礎,掌握其訓練學基礎
哲學上曾經說過,任何事情都要先考慮自己的因素,所以,高職院校女生要想提高50米短跑成績,就要先了解自身生理的基本情況,主要有三種:第一,最大氧虧積攢,因此,提高無氧能力的方式方法可以在生理基礎上找尋到;第二,能量物質的儲藏量,ATP-CP所含的量和酶的活性;第三,代謝中的調節(jié)能力和恢復運動后的代謝能力。比如高職院校老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無氧低乳酸實驗,在不超過10秒鐘訓練的基礎上把握好每次練習時間,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做到不少于3分鐘的成組練習。除此之外,高校職院教師也要提高高職院校女生短跑速度和也要有計劃性,實踐性的鞏固發(fā)展女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所以,在基礎教學外,還可以增添專項技術和有關柔韌性的訓練。可以安排800米速度、耐力跑,保證每次跑完女學生的脈搏都控制在100-170/分左右,不能過度訓練,要依照參考高職院校女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來調節(jié)訓練的難度和強度,這樣既保證了教學質量,又提高了女學生的身體素質,一舉兩得。
(二)調整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
要想學生正確掌握技術動作,例如起跑、途中跑、終點沖刺等,要在保證基本技術和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創(chuàng)新。一是可以將教學內容適當游戲化,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的乏味單調;二是可以了解學生的相關信息,對其進行相關的具有娛樂性,趣味性的短跑游戲,既可以鞏固基礎動作,又提高了參與性,體育短跑成績也在逐步攀升。
(三)對掌握技術動作所出現的錯誤進行嚴格糾正
在50米短跑過程中,會出現大量錯誤技術動作,教師要在女學生短跑過程中找到錯誤動作,并對其進行觀察和分析,要求同學們一起探討,仔細找出其中的原因,找到如何更好改進的方式方法。教師要對其進行一對一的糾正。還要充分調動女學生的積極性,讓掌握技術好的同學與掌握技術較差的同學同時做動作,做出比較,看動作是否到位。標準,要做到積極進行指導。
1)要速度更追求核心技術。短跑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途中跑,短途跑在整個50米短跑過程中用時不長,追求更快速度,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學生在基礎上保證正確動作,肢體和肢體擺幅度也要加快,教師應在短途跑的技術上加大教學力度。學生在短跑途中要注意:a.身體重心要穩(wěn),身體起伏不能過大,造成起伏較大的原因是后蹬角度過大;b.跑的過程中扒地、蹬地、后擺等一系列連續(xù)動作速度要快,如若不快的原因便是不積極的高抬腿和腿部力量差所導致,對此高職院校老師可以采用高抬腿跑以及后蹬腿跑的訓練來改善和鞏固學生連續(xù)動作不快的問題;c.步幅不能小,要加強腿部肌肉訓練,勤做練習跳躍運動可以有效加快步幅;d.正確的擺臂是增加后蹬力量和速度的必要,有力的擺動和上下肢的默契配合,可以有效提高短跑成績。2)因材施教,一對一訓練。由于每個高職院校的女生身體各方面素質不同,要求教師進行針對性訓練,因材施教,一對一指導。認真觀察學生在短跑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依次進行分析。形成單獨獨立的訓練模式,既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短跑成績,又可以減少浪費時間。教師要制定合理方案,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既提高高職院校女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心理素質,又提高了學生學習50米短跑的積極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短跑成績。
三、結語
引導高職院校女學生對體育課50米短跑此項運動的重視,深諳其重要性,懂得其中的價值與意義;在保證學生掌握技術的同時,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身體條件進行觀察與分析,形成系統(tǒng)合理的針對性方案,有效提高女生短跑成績。
參考文獻:
[1] 周爽.淺談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女生體育課50米短跑成績[J].咸寧學院學報,2011(06).
[2] 叢云.我校短跑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3).
作者簡介:王子章(1986-),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