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潔
青島地區(qū)2009年度健康體檢人群血尿酸水平分析
鄭素潔
[關鍵詞]青島地區(qū);體檢人群;血尿酸;回顧性分析
尿酸是嘌呤核苷酸代謝的終產物,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會導致高尿酸血癥。還可能是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險因素[1]。近幾年,在青島地區(qū)健康體檢者中發(fā)現(xiàn),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趨于年輕化。筆者對2009年來院的1760例健康體檢者血尿酸的檢測結果,與2014年的2240例健康體檢者血尿酸的檢測結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09年1月—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的健康體檢者1760例,年齡18~60歲。同時選取2014年的健康體檢者2240例,年齡18~60歲。血尿酸正常值男性尿酸90~420 mmol/L,女性尿酸90~350 mmol/L。
1.2檢測方法檢查前1周正常進食,檢查當日空腹8 h,清晨坐位抽取靜脈血4 ml,3000 r/min,離心10 min,及時分離血清進行檢測。檢測儀器:Roche-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Roche公司全封閉配套試劑。血尿酸檢測方法:血尿酸-酶法。
1.3統(tǒng)計學處理用Excel2003電子表格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比較采用t檢驗,百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血尿酸的異常率2009年調查人數1760例,年齡18~60歲,血尿酸異常數343例,異常率19.49%。2014年調查人數2240例,年齡18~60歲,血尿酸異常數591例,異常率26.38%。兩組比較,近幾年血尿酸異常率明顯升高。
2.2血尿酸的異常率與年齡的關系血尿酸的異常率趨于年輕化,在18~30歲、31~40歲這兩個年齡段血尿酸異常率明顯提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血尿酸異常率的比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導致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逐年增高,研究結果顯示,2009年調查人數1760例,尿酸異常數343例,異常率19.49%;2014年調查人數2240例,尿酸異常數591例,異常率26.38%。兩組比較近幾年的異常率明顯升高。且尿酸水平在18~30歲、31~40歲這兩個年齡段,異常率升高明顯,年輕化趨勢明顯。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青年人高脂血癥是高尿酸的主要危險因素,男性主要與飲酒有關,特別是20~39歲青年期年富力強,應酬多,社會交往廣,攝入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機會增多。有研究報道三酰甘油、膽固醇、尿酸水平呈正相關,三酰甘油是引起尿酸水平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三酰甘油降解生成的部分游離脂肪酸再酯化進入其他組織的過程中將會加速三磷腺苷(ATP)的利用率,三酰甘油的升高將引起更多的游離脂肪酸生成和利用,從而加速ATP的分解,引起血尿酸生成的增加[2];(2)肥胖也是引起尿酸升高的原因。肥胖者一般飲食攝入量較大,嘌呤合成加速,而使尿酸生成增加,且肥胖者多有內分泌功能紊亂、雄激素水平低下或酮酸生成增加而抑制尿酸的排泄[2];(3)青島地區(qū)盛產啤酒,而且居民食用海產品多,貝殼類占很大比例,這些食物都富含核蛋白,而核蛋白的中間代謝產物為嘌呤,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使體內嘌呤產物不斷積累,進而也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綜上所述,在青島地區(qū)18~40歲這個年齡段容易成為高尿酸的高危人群,應是重點預防的人群,雖然高尿酸血癥不一定引起痛風,但也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徐厚蘭,盧玉彬,耿桂飛.健康體檢人群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07,22(3):206-207.
[2]梁華英,黃勝,黃依笑.887例健康體檢成人血尿酸水平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12(6):788-790.
[3]劉琳琳,趙景志,龐超,等.鄭州市公務員人群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及影響因素[J].鄭州大學學報,2012,5(3):392.
[2015-07-15收稿,2015-08-14修回][本文編輯:吳蓉]
[中圖分類號]R589.7
[文獻標志碼]B
[作者單位]266071山東青島,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一療養(yǎng)院檢驗科(鄭素潔)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