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新課程改革中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更是一種目的,一種現(xiàn)實社會特別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質(zhì)。它不僅能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開發(fā)學生潛能,而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交往、交際能力及強烈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目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已經(jīng)被教師普遍接納,并有意識、有計劃地應用在課堂中。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進行簡要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有效策略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當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新理念,都將小組合作學習看做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小組或者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過程。這一學習形式,不僅能夠有效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存在客觀差異的眾多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不足,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獲得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參與意識、合作能力、競爭意識、交流能力及促進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對于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我提出一些看法。
一、教師要切實更新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理念在不斷沖擊著教師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舊思想。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者,在學科教學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師首先必須深入認識和學習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理念,徹底擺脫舊觀念的束縛,更新教學思想,從新的視角、新的層次定位學生,塑造自我,這是搞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二、教師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
科學合理地組建合作小組,是搞好合作學習的基礎,只有分組科學、合理,學生才能在小組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圓滿完成任務。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客觀存在,這就使得教師在分組時,不能因為場地局限,盲目選擇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以同桌,前后桌這樣的就近分組模式,而是必須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能力水平及興趣愛好異同。
組建合作小組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組內(nèi)人數(shù)。每一小組的人數(shù)最好控制在4—5人,這樣既方便管理,更保證每位學生擁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至于參與不進去;其二,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分組原則。組內(nèi)合理搭配不同層次學生,讓學習能力強的、帶動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共同進步。組間確保實力相當,確保組間的競爭公平。
三、教師要進行明確的組內(nèi)分工
“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要讓學生互幫互助,共同發(fā)展,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組內(nèi)進行明確分工,是搞好合作學習的保障。倘若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各行其是,自說自道,那么就無法形成交流,小組合作就是徒有形式而已。因此,必須對小組內(nèi)成員進行合理分工??梢杂山M內(nèi)組員選舉,也可教師指定組長、組員、記錄員、資料員、總結(jié)員等,確保每位組員在小組合作中各司其職。組長負責組織和管理,記錄員負責記錄合作過程,資料員負責收集合作學習資料,總結(jié)員負責撰寫學習報告,并代表小組發(fā)言,小組成員可根據(jù)需要進行適當補充發(fā)言。此外,學生擔任的角色要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輪換制,確保每位學生都有表現(xiàn)和鍛煉機會。
四、教師要進行明確的任務布置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之所以會變得流于形式,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學習任務和目的不明確。因此,在進行每一次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都必須明確布置學習任務,之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獨立地思考,等學生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引導開展學習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而且可以確保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有話可說,大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
此外,小組合作學習,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外,還要注重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這一重要目標和內(nèi)容。確保在合作學習中,每位學生都盡可能參與到學習中,進行有效思考,得到實際提高。
五、教師要給予適時的輔導幫助
小組合作雖然更加注重學生主體地位,但是教師主導作用仍然不能忽視。小學生,自覺性和自律性都比較差,在小組合作中,難免會有些能力強的學生獨占鰲頭,滔滔不絕,而一些能力較弱,或者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則沉默寡言,無法融入,處于“旁聽”的被動地位。這時,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要教育學生,他們是一個小組,有共同的期望和目標,教育優(yōu)生,讓他們在小組學習中,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聆聽他人發(fā)言,并有自我犧牲精神,能夠留下時間,并鼓勵“差生”,膽子小的學生大膽發(fā)言,參與學習;要鼓勵那些“差生”有信心,不自卑,主動參與,并根據(jù)需要,給予他們適當點撥和輔導。確保小組內(nèi)的每一位成員都有充分的參與機會和權(quán)利,形成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的良好格局。
此外,教師除了作為小組合作的組織者、引導者之外,還應該是合作者。當小組合作中遇到遇難雜癥時,教師要及時參與,和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幫助他們走出困惑。這樣,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加深情感,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要想實現(xiàn)有效且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就必須采用積極有效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興趣,教給學生合作技巧,強化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