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蒲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對高中歷史課程價值觀教育的含義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對價值觀教育的目標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充分結合高中歷史在課堂價值觀教育上,行之有效的運用策略對價值觀教育進行不斷嘗試。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 價值觀教育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教育的含義
通常情況下,高中歷史課程價值觀教育是要達到人與社會、科學與人、人與自然的全面統(tǒng)一的形式下,根據歷史教學的方法,綜合運用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其在思想和行為上逐步潛移默化,從而建立起真善美價值觀。
二、高中歷史教學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1.基本目標: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我們對其進行更好的引導,還應該將價值觀教育拓展到生活中去,不能局限于課堂上。從本質上來說,實踐來源于生活,現實生活是實踐的基礎。如果脫離了現實生活,那么進行價值觀的教育就沒有任何意義。生活中所發(fā)生的現實例子會比教材中的歷史故事更能吸引學生的關注,也更容易讓其感同身受,信服更高。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不僅能讓他們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保持自尊、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還能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能坦然面對困難和挫折,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關系他人的良好品質。
2.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具有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社會公民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有著共同的目標,促進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和人類文明不斷進步。二者的區(qū)別在于領域的不同。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價值觀教育就需要我們積極主動的將科學和人文兩種精神進行有機結合,使其對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成長起到促進作用。正是因為科學精神側重于對客觀變化規(guī)律發(fā)展為主,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人文精神是人類發(fā)展的內部世界,能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和完善自我。將兩者進行有機融合的價值觀教育,能促使青少年養(yǎng)成科學的價值觀,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優(yōu)秀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社會公民,更是公民教育達到最終目標的有效途徑。在平日對歷史的教學中,首先,我們要讓學生能正確認識科學和人文兩種精神的含義,使學生能從本質上意識到這兩者的所處的地位以及具有的意義;其次,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學生在科學和人文精神上的整體發(fā)展,引導學生在意志上、責任上、信念上和審美上做出正確的評判,讓他們關注生活,了解生活,熱愛生活。
三、高中歷史課程價值觀教育目標的教學策略
1.情景式教學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關于價值觀的教學,可以采用情景模式進行,這不僅能讓學生在獲得正確價值觀的同時,能更深刻的進行體驗,創(chuàng)造出仿佛身臨其境的歷史情節(jié)中。情景式教學不僅比教材中的文字和圖片生動,也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掌握價值觀教育目標。當學生能正確判斷價值觀的取舍時,我們的歷史教學無疑是十分成功且具有意義的,而學生也能很好的把握歷史情結。
2.合理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
充分運用對教學具有益處的資源,開展各種歷史活動課,讓價值觀教育在歷史的學習中生動起來,將更多新穎的價值觀案例引入到課堂中,引導學生從理性的角度判斷對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件以及人物的探討,讓他們對社會有更為理性的認知。此外,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進行參觀、訪問和實地調查等活動的組織參與,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著眼事實中進行分析。開展歷史活動課,能有效彌補教材對歷史中價值觀所敘述不足的缺點,開發(fā)出歷史的魅力所在,增加了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習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提高其思考能力,對價值觀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
3.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探究學習本就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探究精神為目的。但要達到這種要求是比較難的,這也一直是中學課程進行改革的重難點。我國大部分中小學生是在循規(guī)蹈矩中進行的學習,進入高中后,即便對某個觀點和事件存在疑惑,也不敢對其進行探索。老師們也一再強調標準答案,這就容易造成學生缺乏探索的精神。鼓勵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得出某些結論,無論這些結論是否正確,必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重學生價值觀表現,使價值觀評價多元化
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限于知識上的掌握,還應關注其成長各方面,有效發(fā)揮評價的功能,使其具有科學性以及積極性。與此同時,鼓勵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和科學的價值觀。課堂外,教師需對學生的關注不僅能延伸課堂的互動,更能讓教師能掌握此種教學策略是否對學生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師生關系更和諧,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小結
專家、教育部門、一線教師們的不懈努力,促使歷史課程改革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我們也堅信在大家堅持努力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教育一定會落實并實施,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具有科學和人文兩者精神的社會公民,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科學價值觀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張文燕. 中學歷史教學改草的探索與實踐——活動課設計與實施[J]. 歷史教學問題,2003(01).
[2] 白蓮蓮. 軟文化背景下中學生化值觀的調查研究化[M]. 南京師范大學,2008.
[3] 朱艷艷. 當代中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巧[M]. 河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