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虹
【內(nèi)容摘要】合作學習是英語教學的追求。當前英語教學還存在著諸多有違“合作”的問題,改變這種情況,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合理分組,課前合作預習,課中合作學習,課后合作復習,同時還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
【關鍵詞】小組合作 自主學習 合作意識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努力實現(xiàn)“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五級課程目標。本文試圖針對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違合”問題做出客觀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一、當前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學習重聽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一般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學過程一般表現(xiàn)朗讀生詞、詞語(短語)運用、課文解讀、學會背誦的方式。期間,教師不斷地示范,學生不斷地跟讀、結(jié)合教師提供的情境組詞、造句,逐步能夠當天背誦課文,學會運用所學。這一過程表面上看課堂氣氛熱鬧,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其實質(zhì)是學生在教師的控制下,不斷地掌握新知。這種過于強調(diào)教師“教”的行為,把學生當作是單純的被動接受的客體,忽視學生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學習模式,無法照顧到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
2.學生學習輕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老師比較關注英語知識的講解傳授,關注學生對生詞、短語以及課文的讀、聽、寫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只有學生“會讀”、“會背”、“會寫”,就算基本完成教學任務。如果學生“會考”,就更是萬事大吉,教師眉開眼笑、喜上心頭。這實際上是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缺少相應的學習方法,老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進而助長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必然也降低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團隊合作無體現(xiàn)
現(xiàn)行課堂教學中,一般采用秧田式的座位編排方式,所有學生都圍繞教師這一中心,“面向黑板、目視教師”的教室座位編排方式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基本理念。這種班級座位編排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操控性,使得學生在教師的操控下,能有效地的完成學習任務。即使教學過程中偶爾出現(xiàn)的“小組對練”,也僅僅是練習而已,是在教師控制下的為了提高聽說能力的“練兵”,忽視了團隊合作的真正作用,完全背離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合作學習”可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人人得到鍛煉機會;培養(yǎng)集體合作的精神,達到提高的目的。那么怎樣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呢?
1.合理的學生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小組不同于以往的自然組,而是根據(jù)“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讓不同特質(zhì)、不同層次的學生優(yōu)化組合,使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既可增加小組內(nèi)成員的互補性,又有利于小組間的競爭。每組確定好組員后,大家需要合作完成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小組起個響亮又有好意境的組名:竹凝瑤,青春飛揚,Dream Team,F(xiàn)ighting,自強隊……一個個鮮活的小組就這樣誕生了。另一方面,確定小組成員的分工,以激勵每個成員的責任感,真正參與到小組學習的每一個活動中,實現(xiàn)小組成員間的互助學習,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課前合作預習,是實施合作學習的“開胃菜”
“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預習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先熟悉課本,了解將要學到的新內(nèi)容,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為了保證預習效果,事先把預習的內(nèi)容及要求告訴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要求掌握生詞、對話或課文及語法要點。對在各自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疑點首先在小組中進行討論,通過“傳、幫、帶”解決單詞讀音、對話閱讀等困難;其次將組內(nèi)遇到的疑難問題做好記錄,然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聽老師在課堂上講評或提出疑問由老師來答疑解惑。
在教學譯林版7B Unit 8 Pets單元時,通過預習要求學生時做到:查閱生詞、熟讀動物的英文名稱,并要用英語描述動物的特征(如外形及習性等);理解課文意思,并將小組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疑難點做好記錄,待上課解決;討論回答What pet do you like? And why?通過這些要求,使得學生不僅課上得輕松,而且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同時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還能學到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3.課中合作學習,是實施合作學習的“主菜”
在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把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quán)威與服從”的關系變成“指導與參與”的關系。我們可以結(jié)合不同的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活動、游戲、生活情景,設定教學任務給各小組,并指導開展小組學習。各小組通過組內(nèi)成員的合作,以小組合作表演、小組合作編對話、小組之間辯論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我們所要求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講授譯林版七年級下Unit 4 Finding your way時,我先安排一個同學扮演tour guide,其他組員扮演tourists,對Reading A部分改編形式進行對話表演。通過表演必然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教學氛圍中。
還以譯林版七年級下Unit 8 Pets為例,在課堂上提出“The rat as a pet you love or not love”論題展開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辯論不僅能使學生把學到的語言知識加以應用,還能更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課后合作復習,是實施合作學習的“飯后甜點”
小組成員在課后復習鞏固時可以進行相互監(jiān)督和幫助,如作業(yè)互查,知識點互背,測驗互批等;同時通過組員間的交流,對出現(xiàn)的疑惑可集中反饋給老師,及時答疑解惑,解決課堂遺留問題。這樣就能營造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共同學習、探索、研究問題的氛圍,樹立合作型、互動型的教學模式。
如在進行期末單元復習的時候,我會讓各小組成員在課后一起總結(jié)各單元的重要詞匯、句法和語法知識點,并整理平時單元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率較高的題目并做好記錄。在此期間,基礎較好的同學在講述相關字詞句知識給成績差的同學時自身也得到了鞏固和提升;而成績差的同學在別的同學幫助下,也能找到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完善彌補。通過合作復習,“互通有無”,相互提高。
在此之后,我們再安排集中復習,“有的放矢”。這樣,老師就可以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復習知識“盲區(qū)”,實現(xiàn)知識點的“全覆蓋”;學生的學習壓力也相對較少,復習效果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5.合理的評價機制,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理的評價機制是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新課標要求:“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要有利于學生自主的個性化﹑多元化的發(fā)展?!痹u價可以是組內(nèi)成員自評,互評,小組自評,組間互評,師生合作評價等等;同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jié)果評價相結(jié)合,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jié)合。
在班級里,我制定了詳細的小組學習加、扣分標準,并在教室內(nèi)懸掛白板及時將各小組的積分及時添加。這樣可以使都能每位學生隨時看到自己小組的成績排名,從而更好地激勵每個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并努力為自己的小組榮譽奮斗、拼搏,提高團隊凝聚力。當然,適當?shù)募钪贫纫膊豢苫蛉?。我每周會對各小組一周合作情況進行總結(jié),并對積分第一的小組進行獎勵(一個棒棒糖、一個小面包或一些學生所需的學習文具)。雖然這些并不值多少錢,但學生們拿到小獎勵時表現(xiàn)出來的成就感和自信,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一方面促進了學生之間的英語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問題解決的能力;同時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的人,并真正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實現(xiàn)老師“授業(yè)”和“育人”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
[2] 謝秀珠. 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若干思考,《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1(8)第3期.
[3] 張志偉. 淺談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問題,《學周刊》,2011年第12期.
[4]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困境及對策淺析,《中學生英語》,2014年第12期.
[5] 王潔. 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中學生英語·周刊》,2015年第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合興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