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是天性灑脫,而盧國沾總有難釋懷之處。林夕甚至評論,盧國沾的天馬行空恐怕只因三個字:不甘心。
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
有評論說,1978年是香港填詞界的元年。因為從這時起,盧國沾、黃霑、鄭國江等填詞大家開始貢獻出自己的代表作。當年的歌曲,尤其是武俠劇集的主題曲,因填詞人扎實的文學功底而被賦予深厚的內(nèi)涵。不過,這三人各有不同:黃霑大情大性,鄭國江有赤子般的歡喜心,盧國沾呢,他最有中年人的沉郁心思,用情極深,而落筆又極克制。在《歌詞的背后》一書里,他特意提及兩首武俠歌曲的創(chuàng)作,一首《愿君心記取》,是電視劇《小李飛刀》的插曲,寫生死決斗的前夕,英雄身邊的女人向他透露心里的感受——“愿君心記取,既然,君遭劫難難自救,我愿死生也伴隨?!绷硪皇住稕Q戰(zhàn)前夕》,寫的是西門吹雪,這詞刻畫他與葉孤城決戰(zhàn)前夕,念及妻兒的心情——“命運不得我挑選,前途生死自己難斷。茫茫滄海身不知處,落葉歸根是家園?!?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1/03/xmzk201619xmzk20161949-1-l.jpg" style="">
俠義情懷,在黃霑那里,是高蹈出世、快意恩仇;在盧國沾這邊,是生死臨界處的隱而不發(fā),明明緊張到極點,偏要趁此間隙刻畫英雄的低徊與牽念。我們喜歡黃霑,而沉靜時聽聽盧國沾,才知他的深烙人心。寫英雄,盧國沾也寫過壯懷激烈的《萬里長城永不倒》,但我覺得他更偏愛的,還是融入個人紛雜心緒的《決戰(zhàn)前夕》。
《歌詞的背后》一書中收錄了盧國沾作詞的102首歌曲,我印象深刻的,大致有兩類。一類寫柔情,表達的多是平和的悵惘;另一類充滿力量,卻不是向外的征服,而是內(nèi)向的掙扎。
先說說第一類,《雪中情》是其代表作。靈感最初源于一對異國戀人的分離聚散。關正杰、張國榮、盧冠廷都曾演繹過,三種版本,我最喜歡張國榮的低吟淺唱,“你看見雪花飄時,我這里雪落更深。”雪花紛紛揚揚,內(nèi)心柔情無限,一如盧國沾故事里的女人,臨窗望雪,而青春就這樣無知無覺地流逝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填詞界,主題多少逃不開人生與情愛。由黃霑、鄭國江、盧國沾、林振強等高手創(chuàng)作,就像同樣的題材在不同導演的鏡頭里,呈現(xiàn)著奇妙的差異與呼應。黃霑是天性灑脫,而盧國沾總有難釋懷之處。林夕甚至評論,盧國沾的天馬行空恐怕只因三個字:不甘心。
所以他另一類充滿力量的歌曲,很少口號式的吶喊,相反,有一種內(nèi)在的緊張,壓迫感撲面而來。
比如說勵志類歌曲,《恕難從命》就是他反叛心靈的寫照。聽眾喜歡《天蠶變》的積極明朗,可他偏愛《傲骨》,因為歌詞里兩種對立的情緒并存,相互激蕩著。
《大地恩情》更是充滿力量,卻是一種浸透宿命的悲歡。它寫的是親情,寫年少時離鄉(xiāng)別親的經(jīng)歷?!昂铀畯澯謴潱淙徽f憂患。別我鄉(xiāng)里時,眼淚一串濕衣衫?!痹~作沉郁頓挫,每個字都像是刻進整體。“若有輕舟強渡,有朝必定再返”,這股執(zhí)拗的心勁,成就了盧國沾詞作中的崎嶇景觀。他在書里回憶:“這詞面世后幾個月,一個深宵,我家附近山邊不知哪個角落,忽然有夜半歌聲。夜闌人靜,歌聲飄過來,正是這首《大地恩情》。歌者一唱一頓,我相信他在哭;從歌聲起處,知道這人必定睡在山溝的無水小坑內(nèi),是一個落難漂泊的異鄉(xiāng)人。那個晚上,我驚異而動容,直感凄涼撲面?!币驊T于將真實的心境寫進歌詞,越是自我的,反而越能為他人所感知與了解。別人唱得動情,于他何嘗不是一種回饋。
林燕妮說,盧國沾以他的歌詞寫自傳。大意應該是,他寫詞,總會身臨其境,挖掘內(nèi)心的秘密,咀嚼人生的苦樂哲理。這一脈,傳承到了林夕、黃偉文等新一代填詞人。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現(xiàn)在我聽林夕的《再見二丁目》,也會想起盧國沾的《每當變幻時》。
書訊
《美卿(一個中國女子的創(chuàng)業(yè)奇跡)》
本書由作家葉梅撰寫,記錄了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從一個普通女孩,白手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最后獲得成功的感人故事。她的經(jīng)歷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勇于進取第一批民營企業(yè)家的典型。她的經(jīng)歷充滿坎坷和困苦,但是她的堅持和再堅持,讓她最終登上了財富的高點。該書著重寫了她成功之后感恩和回報社會、投身公益和慈善的動人事跡。表現(xiàn)了有理想有眼光的企業(yè)家對財富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