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國民革命軍軍法執(zhí)法官,一個是閩、浙、贛三省蘇維埃主席。一個是為蔣介石造過三座監(jiān)獄的資深典獄長,一個是叱咤風云的紅軍領導人。但是,兩人都落入南昌行營的看守所。胡逸民在方志敏的啟示下,人生觀有飛躍改變;方志敏在胡逸民的幫助下,寫作驚世文章?!犊蓯鄣闹袊肥欠街久艟土x后,由胡逸民巧妙攜出監(jiān)獄而面世的。
國民革命軍法官
胡逸民(1890—1986),原籍山西臨汾,生于浙江永康縣山西村的一戶農(nóng)家。
胡逸民21歲考入浙江省立法政專門學校,25歲以第三名成績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翌年(1916年),赴北京參加北洋政府舉辦的中國第一次文官考試,考中司法官。憑此學歷與資歷,在他參加國民革命后,歷任軍法官、司法官、監(jiān)獄長等要職,活躍于動蕩的政治舞臺。
同年,他南下廣東,晉謁孫中山先生,追隨先生的國民革命事業(yè)。曾任香山縣(中山縣)法庭推事兼縣署專審員。1923年他銜先生之命北上,在北京辦《國風日報》,與著名報人邵飄萍的《京報》聯(lián)袂,在北洋軍閥的眼皮底下鼓吹三民主義,反帝反封建。不久,《國風日報》遭查封。邵氏在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為奉系軍閥殺害。
為謀求召開國民會議,共商和平統(tǒng)一中國大計,孫中山先生抱病于1924年11月乘輪船北上,12月31日抵達北京。不日病重,胡逸民天天隨于右任到協(xié)和醫(yī)院、鐵獅子胡同行轅去探望。1925年3月12日,巨星隕落。胡逸民參加了與李大釗、林祖涵(伯渠)、韓麟符一起在中央公園靈堂守靈。移靈西山碧云寺的出殯隊伍中,胡逸民手捧香爐,護侍在中山先生靈櫬前。
1926年7月,蔣介石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身份,在廣州誓師北伐。時任曲江地方審判廳推事的胡逸民,由吳稚暉推薦,受命擔任總司令部八大處之一的軍法處執(zhí)法科科長,并兼任監(jiān)獄科科長,隨蔣介石啟程北伐。
胡逸民曾形象地說過,在大革命(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中,他這個執(zhí)法官行使了“三刀”。第一刀是殺劣紳。1926年陰歷八月中秋,北伐軍自江西宜章越大庾嶺到湖南衡陽,途經(jīng)安源煤礦公司時,工人群起圍控經(jīng)理黃鴻鈞貪污工友月薪、濫施淫威等劣跡。北伐軍執(zhí)法隊將他抓了起來,經(jīng)胡逸民審定,判處槍決。殺了一個土豪,為民除害,大快人心,同時樹立了國民革命軍的良好形象。第二刀,殺了北洋軍的一個軍長、一個師長。不過這次執(zhí)法有較復雜的政治背景,北伐鐵軍(四軍)與鋼軍(七軍)分別于汀泗橋、賀勝橋大勝北洋軍閥吳佩孚,吳困守武昌。蔣介石督軍,到達離漢口不遠的丁家橋,而汪精衛(wèi)則在漢口組建國民政府,內(nèi)爭之矛盾驟起。進軍途中的蔣介石此時南受孫傳芳系的盧香亭夾擊,只好回師擊盧,獲勝,俘盧部軍長唐福山、師長張鳳岐。經(jīng)胡逸民審判后,判決此二人死刑。此舉給蔣介石“打了一針強心針”,也振作了行進中的北伐軍的軍威。胡逸民的第三刀在勝盧以后,蔣介石設行營于南昌,北伐軍第三軍師長朱貴部因欠餉嘩變,圍困行營,被蔣侍衛(wèi)團捕抓了近百人。當時白崇禧主張全部殺掉。胡逸民經(jīng)過審判后,將為首23人判決死刑。此后,北伐軍軍紀嚴明,聲勢浩大,先后攻克上海、杭州、南京。蔣介石就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形成寧漢分裂局面。
1927年春,蔣介石反革命面目公開化,肆無忌憚策劃“清黨”,分裂國共合作,制造血腥的“四一二”事變,大批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左派分子慘遭屠殺。在這中國現(xiàn)代歷史上黑暗、血腥的時刻,胡逸民作為軍法官如何呢?他當然回避不了。他是直接見證人。因為他參與了審判和監(jiān)禁。他寫于1980年的《自傳》中說道——
此時蔣介石命我組織清黨審判委員會,委任我為委員會審判主席。并有黃埔軍校軍官伍瑾璋、劉伯龍等多人任委員。同時我又兼任江蘇省第一模范監(jiān)獄獄長。當時被捕的人很多,但我主張被捕之人必須有證據(jù)進行過共產(chǎn)主義活動的人,方可扣押坐牢,如被誣告,審判后應即釋放,決不可誤殺一人。我這樣做,竟被審判委員會告密于蔣介石,說我使用共產(chǎn)黨分子做秘書,并受共產(chǎn)黨操縱。蔣介石不由分說,將我召回總部,大聲責我,不容分辯,交手下侍衛(wèi)扣押。但蔣在徐州、蚌埠一仗挫敗,且被孫傳芳趕回南京,各界人士對此議論紛紛。為顧全大局,蔣介石將軍事交李烈鈞、何應欽、李宗仁等負責,自己東渡日本以避鋒芒。這是民國十六年(1927年)冬將盡頭的事。我也由張群出面釋放出獄。此時家鄉(xiāng)來信告知我父喪,我即整裝返鄉(xiāng)。
三造監(jiān)獄三坐牢
胡逸民曾說:“我一生建造過三座監(jiān)獄,坐過三次牢監(jiān)。自己造監(jiān)獄,自己坐牢監(jiān),方知囚中苦,人道很重要?!?/p>
他造的第一座監(jiān)獄是徐州軍人監(jiān)獄。1927年冬,胡逸民被開釋,由南京取道杭州,欲返老家永康奔父喪,卻在杭州遇到“清黨”審判委員伍瑾璋、劉伯龍。此二人立刻向浙江軍事廳控告胡通共。廳長蔣伯誠就立刻將胡逸民加以逮捕,投進小車橋陸軍軍人監(jiān)獄。此乃胡逸民第一次坐牢。南京李烈鈞將軍獲悉,即發(fā)電函到杭州,要求將胡解押到南京。但是蔣不理會。此際南京方面正與孫傳芳激戰(zhàn)于龍?zhí)丁忌?,前者大獲全勝。情勢明朗了,蔣介石重返南京。隨即開始第二次北伐。當此,邵力子向蔣介石求情。蔣電令蔣伯誠放掉胡逸民。胡返南京后,重新任監(jiān)獄科長,隨蔣北伐,攻占徐州。鑒于軍人犯法太多,拘捕太眾,蔣遂命胡建造徐州軍人監(jiān)獄。建成,胡逸民委俞永仁為監(jiān)獄長。
蔣介石賞識胡逸民造監(jiān)獄的才干,又命他建造漢口軍人監(jiān)獄,由湖北省主席夏斗寅撥款。此為他造的第二座監(jiān)獄。建成后,胡薦其胞兄胡文通任監(jiān)獄長。
1928年,胡逸民幫助蔣介石策動楊虎城部馮欽哉擊敗唐生智,瓦解了汪精衛(wèi)企圖聯(lián)閻(錫山)馮(玉祥)組織擴大會議反蔣計劃,因而更得蔣介石器重。蔣遂命他建造南京中央軍人監(jiān)獄,此為他造的第三座監(jiān)獄。造成后,他自己兼任監(jiān)獄長。此時,胡逸民的典獄政治生涯到達了頂峰。其后,他屢遭厄運,坐了第二次牢,但促使他人生哲學有了轉折性飛躍,在他一生歷程中留下光彩一筆。
1933年9月,蔣介石糾集一百多萬兵力,對紅軍中央蘇區(qū)進行第五次“圍剿”。1934年7月,因熊式輝進讒言,胡逸民被蔣召到南昌行營,訓斥一頓,宣布撤銷所有官職,當即被關押到南昌綏靖公署軍法處北營坊看守所。這是胡逸民第二次坐牢。這一關,就關了近兩年時間。
北營坊里吐衷腸
胡逸民落身“北營坊”,獄方不敢太難為他,因為他終究是典獄界的老前輩,讓他在獄內(nèi)可以自由走動。一天,獄內(nèi)有些噪動,盛傳押來了一名共產(chǎn)黨紅軍領袖。胡逸民懷著好奇心,走去看熱鬧。果然他看到四位紅軍,為首一位穿著棉襖衣褲,身軀魁岸,氣度不凡,估計是位領袖式人物;其他三位都帶著傷殘。因為作戰(zhàn),拘押中又遭虐待,他們衣衫襤褸,面色憔悴而帶黑灰,但他們都意氣軒昂。這給看慣了國民黨敗將傷兵的胡逸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第二天,胡逸民走去,隔欄相望,并主動與那位領袖式紅軍打招呼。對方不僅沒有回應,而且用充滿敵意的眼光對胡從上到下審視了幾遍。他,就是被國民黨官方報紙大肆宣傳的共產(chǎn)黨閩、浙、贛三省邊區(qū)蘇維埃主席方志敏。1935年1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率部北上,在江西與安徽、浙江交界的隴首村同國民黨軍激戰(zhàn)中被俘,后轉輾關押到南昌北營坊看守所。蔣介石對此事很關心。胡逸民也知道了方志敏的來歷,所以以后幾天里又去看望了幾次,雙方都沒有交談。這樣過去了近半個月。倒是國民黨當局企圖通過胡逸民從方志敏口中掏到些什么,所以看守所所長竟讓胡逸民自由出入方志敏的囚室。久了,方覺得胡并不帶有敵意,就與后者交談起來了。
筆者收藏一份文字材料,實錄了當年方、胡的交談。這一珍貴的史料是胡逸民的侄子、浙江省黃埔同學會會長胡亞力先生提供的——
“我名叫永一(筆者按,永一,胡逸民的代名),我很同情你們,聽說你們被俘,心中很是難受。我從前在‘清黨時間曾經(jīng)設法開脫了不少你們的同志——可愛的青年!”
“謝謝你!我們這次失敗被俘,真是萬分羞愧和懊惱?!?母文(筆者按,母文是胡給方取的代名,即“敏”字的拆開)慨嘆說。
“勝敗是兵家常事,失敗并不是從你們開始,古往今來,并不少失敗的人!” 永一只能這樣安慰他們。
“不是那么說的,我們的軍隊,是應該勝利的,現(xiàn)在我們被俘,這不能不令我們極大的痛心!咳!” 母文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你們身邊大概都已很困難吧?”
“我們身邊是一無所有,但這并不要緊,我們向來就過著清貧的生活。永一先生,你如果有什么書籍,請借些來看。在牢里沒有書看,真難過啦!” 母文說。
不久獄方奉國民黨當局之命,將方志敏轉移到一間“優(yōu)待號”單獨囚禁,并要他寫材料,企圖誘降?!皟?yōu)待號”正好在胡逸民單獨囚室對面,互相都看得明白。新上任的看守所長比較好講話,既然已有胡向方走動的先例,就樂得行個方便,讓這個背景深遠又脾氣倔強的老牢頭自由出入方囚室,而且晝夜不限。
這是轉移后的第五個晚上,胡逸民來到方志敏囚室。他們談著談著,十分投契:
“先生,新來的所長答應我每天晚上來與你談話。表面上是讓我來做說客,實際上可以借這個題目來和你談談天。官廳正想重用你,關于這一點,你的意見以為怎么樣呢?” 永一說著,看到母文在黃暈的電燈光下正在寫作《我參加革命斗爭經(jīng)過略述》。
母文不禁大笑一聲,說:“永一先生,投降那是大笑話。自從我們被俘入獄之后,在這個區(qū)域里實際觀察之結果,更證明從前我們所做的事是十分正確不錯的。我們這次遭到失敗,只能歸咎于我們領導的錯誤,絕不是客觀環(huán)境困難到非失敗不可的。我們都是革命者,既遭失敗,自無他言,準備犧牲就是了。投降?革命者只有被敵人殘殺,而沒有投降敵人的?!?/p>
永一聽著聽著,低下了頭。看到母文的床板沿用指甲刻著的“視死如歸”四個字,猛然一顫,抬起頭,發(fā)現(xiàn)這位年輕的共產(chǎn)黨人顏面雖憔悴,但愁容全無,雙目如炬,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油然而生敬意,就問:“你在寫什么文章?”
母文微笑回答:“獄中無聊得很,不過將自己以前參加革命斗爭經(jīng)過隨便寫寫罷了。”
“請你仔細寫好來,不要隨便…… ”
“仔細寫好來有什么用處?反正是拿不出去的。”
“那暫且不管,不見得拿不出去吧?如果你信任我,這件事我就可以替你出力?!?/p>
“先生愿意替我出力嗎?那我將努力地寫好來。寫多少,算多少,至死而后已。我愿我寫的文稿在我死后能送交我的同志?!?/p>
“我心直口快,說到就要做到,請放心地寫好了。”
“那我真感謝先生盛意!請問先生是為什么而入獄的?”
“說來話多了?!?/p>
忍見方郎作國犧
面對如此胸懷坦蕩的共產(chǎn)黨人,胡逸民就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身世及入獄經(jīng)過全都告訴了方志敏。當他講到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并為中山先生執(zhí)紼送靈,在北京香山加入國民黨等情節(jié)時,方志敏熱情地贊揚了他,為他今天坐牢憤憤不平。但是針對這次他自動來投獄——以懺悔罪惡這一做法,深不以為然,說:
“當然,我認為你過去的官僚生活,沒有一件不是害人民的。只有舍棄自己一切,為貧苦大眾的解放事業(yè)工作,才是正當途徑。自己跑到監(jiān)獄來悔罪,不過表示愚蠢罷了。我認為你真正的動機,還是上面所說的舍不得家資財產(chǎn),不敢做‘違法的行動罷了。我們革命的人說話是很耿直的。請勿見怪?!?母文十分誠懇說。
“你的話我非但不見怪,而且認為是真理。我還要將我做過的事告訴你。” 永一激動地說。
像這樣推心置腹的交談不止一次。久了,胡逸民腳步不期然會走進“優(yōu)待號”,兩人目光相遇,似乎心靈交換一種意識,于是坐下來,隨手取過一本書翻看起來。而這些書正是應方志敏的要求,幫助他從外面搞進來的。這時方志敏依然埋頭奮筆疾書。靈感之泉源源不斷,精彩文字從筆尖流向紙面,凝固于人間。《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十多萬字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寫出來的,乃至“永一”與“母文”的談話,也寫進了他的日記。當局來人詢胡逸民“勸說如何”,胡淡淡一笑:“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嘍?!?/p>
有一天,看守所內(nèi)戒嚴,布滿武裝軍警,氣氛十分嚴峻,誰也不得靠近方志敏囚室,且在胡逸民囚室外密密麻麻站滿了人。這種場面胡逸民見多了,輕笑一聲:“不過是老蔣來了嘛?!?果然, 事后方志敏告訴胡逸民,蔣介石來看我了,開口稱“先生”,命人打開腳鐐。我回答很干脆:“你快下命令吧?!?蔣介石屈駕勸降徹底失敗了。在方志敏講述過程中,胡逸民不斷嗤之以鼻,插了一句:“蔣某人很會做作,是不能相信他的!”
在一個平常的漆黑的夜里,胡逸民照例躑躅到方志敏的囚室。兩人談了一會兒,方志敏暗暗將一大包他的手稿(有的還是未竟稿)塞給胡逸民,雙眼流露懇切之意,說:“先生,你一定會獲釋的。我倆總算有過囚友之交。我沒有別的什么要求,拜托你,你出獄之后,將這些東西交給上海四川路的魯迅先生?!?說畢,方志敏還專門寫了一箋介紹信給胡逸民,以便帶上見魯迅。今晚,方志敏的言語舉止很是慎重,閱歷頗深的胡逸民心中明白,但又不便言破,更沒有必要安慰,只有一字不漏記住這位大寫的人的絕唱:
“我們許多談話,不要外傳,放在腦子里好好想想。”
“我未能完成宏愿。你今后走的路還長,望自重,要謹慎?!?/p>
“1935年8月6日……” 胡逸民晚年回憶那個一生難忘的時刻時寫道,“方志敏被槍殺了。在生死訣別的一瞬間,我見他拖著一副沉重的腳鐐,那堅定的眼神毫無半點恐懼之色,兩眼多次望著我。我站在牢房門口,含淚相送,向方志敏告別。我是法官出身,執(zhí)過朱筆,現(xiàn)在看到囚友赴刑就義,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當時,胡逸民揮就七律一首,以作悼念:
傷心今日淚如絲,
忍見方郎作國犧。
三界英華今日盡,
一朝事跡夕陽知。
江山頓覺靈光滅,
草木同深陌上悲。
最是逢君偏易別,
淚痕猶染白楊枝。
方志敏犧牲后,胡逸民將烈士的遺稿藏在他床板背面,用繩子牢牢縛住,瞞過了獄警的多次檢查。這年秋后,他由于右任出面講情,親家馮欽哉將軍具保,得以獲釋。出獄時,他將方志敏烈士的遺稿藏在行李中攜出。
出獄后,胡逸民遵方志敏的教誨,毅然決然不再追隨蔣介石,過經(jīng)商、農(nóng)耕生活,以為自勵自慰。
他當然把方志敏烈士的遺稿放在心上。在杭州休養(yǎng)了近半年,1936年他來到上海,但此時魯迅已逝世。他不灰心,花了好大功夫,于同年11月18日,轉輾找到著名救國會人士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嬰。見面后,胡女士當即打開紙包,見一小卷稿紙上寫有“可愛的中國”字樣。胡子嬰感到茲事重大,當即寫了收條,并請胡逸民吃了中飯。嗣后,胡子嬰將它轉交宋慶齡。宋慶齡通過她的渠道送往延安。
共產(chǎn)黨人座上客
胡逸民北伐之后歷任蕪湖審判廳廳長,江西省高等法院院長,江蘇省第一模范監(jiān)獄監(jiān)獄長,中央軍人監(jiān)獄監(jiān)獄長。他在任陜西省政府委員、楊虎城十七路軍駐京辦事處全權代表時,結交共產(chǎn)黨人省府秘書長南漢宸和王炳南。不久,王炳南赴法國勤工儉學,楊虎城囑胡逸民辦理出國手續(xù)。胡不僅辦好了手續(xù),還資助了路費。王炳南在巴黎與周恩來、鄧小平等一起勤工儉學,后轉到莫斯科,就讀于孫逸仙大學。
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后,中共中央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駐京代表機構。常謂物以類聚,坐落在中央大學附近四牌樓其昌里4號胡逸民公館的客廳,是為民主人士相聚的處所,出現(xiàn)了董必武、趙壽山等共產(chǎn)黨知名人士的身影。還有一位中等個子、身著西裝、手里常拿著《大眾學習》雜志,伴著他的德國太太的???,便是王炳南將軍。于右任、邵力子兩位國民黨元老也是這里的常客。反蔣知名人士陳銘樞將軍也常來胡公館??蛷d里還有一位年輕的客人,就是胡氏長子胡知原航校同學、空軍八大隊上尉飛行員劉善本。這年下半年,劉善本駕著蔣介石最先進的B-24型轟炸機投奔延安, 成了國民黨空軍起義第一人。
胡公館客人做了一件意義深遠的事。一直跟在胡逸民身邊的胡岳宣就讀中央大學,響應“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投筆從戎,中央軍校14期結業(yè)后,即參加昆侖關大會戰(zhàn),慘烈異常。后任青年軍二○三師少校營長??箲?zhàn)勝利后,任國防部蔣經(jīng)國的預備干部局中校聯(lián)絡參謀,周末總在叔父胡逸民家里,因此結識了中共駐京代表團成員王炳南將軍。他目睹國民黨當局企圖發(fā)動內(nèi)戰(zhàn)、荼毒人民、官僚貪污的現(xiàn)實,內(nèi)心十分痛苦,打算棄軍,到叔父的農(nóng)場謀生。王炳南知悉這一情況后,反復教育、啟發(fā)他“不要逃避現(xiàn)實”“要面對這個獨裁又腐敗的政權”“老蔣的國防部、小蔣的預干局就是你的戰(zhàn)斗崗位”。經(jīng)王炳南的介紹,胡岳宣于1946年10月秘密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三野九兵團敵工部的序列。嗣后,他在賈亦斌將軍的嘉興起義、廈門解放戰(zhàn)斗中發(fā)揮了作用。尤其后者,他作為廈門要塞炮兵教導總隊三大隊上校大隊長,1949年10月17日率部起義,策應解放大軍成功渡海,解放廈門島。新中國成立后,他奉命在香港開展情報和突破美國禁運工作,做出不凡貢獻。
就這樣,胡公館就成了惹眼的地方,保密局的特務去探頭探腦,蔣經(jīng)國眼紅這座漂亮的花園洋房。胡逸民又一次得罪蔣氏父子。1947年,蔣介石借口胡逸民抗戰(zhàn)時不隨他去重慶,就抓他投進南京老虎橋監(jiān)獄,令胡氣憤的是竟將他與漢奸陳公博、周佛海、劉乙青、江亢虎、周作人等關在一起。1949年4月,北平和談破裂,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fā)布向全國進軍令。李宗仁把最后一些殘軍帶走,南京頓成“真空地帶”。關在老虎橋監(jiān)獄中一部分要犯已被國民黨當局帶走,留下的胡逸民等無人過問。這時原楊虎城部三十八軍軍長、中共地下黨員孔從周將胡逸民釋放,安慰有加。4月23日,南京解放了。
葉落歸根頤天年
新中國成立后,胡逸民一度到北京,由林伯渠、董必武推薦到中華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任常務董事。但這位年近花甲的風雨老人,心懷“我何人斯”,以“歸老于農(nóng)”為由,匆匆離京返寧。但在南京又日夜不安,于1950年端午節(jié),偕長女陵寶(他有三子二女,陵寶為穆秀英所生)去香港。
1981年他91歲高齡,束裝返內(nèi)地,先在南京割治白內(nèi)障后,終于回到故里永康,再也不想走動了。他情意繾綣地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山西村是我出生之地,門前山是我歸宿之處,殘骨更要安葬在故土……” 當?shù)厝嗣裾紤]老人鄉(xiāng)間住屋過小,于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就在縣城武義巷新建住宅樓中撥供一個大套間給他安度晚年。
走了近一個世紀坎坷歷程的胡逸民先生,夕陽凡五年,浸沉于故土無限溫暖中終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