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發(fā)山
早年間,靠山屯有個不成文的習俗,相親的時候,宴請的酒席上必得有一條魚,否則,這門親事十有八九就得黃了。能吃得起魚,說明這戶人家家境殷實,年年有余(魚)。即便是貧困人家,有了魚,娘家人也不好說什么,親事差不多就成了。久而久之,這道菜被喚作“相親魚”。
王富有,并不富有,兄弟六個,加上爺爺奶奶父親母親,一家十口人靠兩畝多的薄地糊口,要多艱難有多艱難。農(nóng)閑的時候,一天吃兩頓飯,湯稀得能當鏡子照。就這樣的湯,吃飯時兄弟幾個像圈里的豬搶食兒。沒有農(nóng)活,兄弟幾個就躺在炕上,睡不著也得躺,為的是節(jié)省能量,少吃糧食,也免得出去瘋跑把鞋底子磨破了。
王富有十八歲的時候,家里攢了三個月的雞蛋,終于打動媒人提了一門親。親事成不成,全靠媒人那張嘴。如果男的是禿頂,媒人就會對女方說,沒有頭發(fā)說明啥問題?說明人家聰明?,F(xiàn)在不是有句“熱鬧的大街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嗎,就是從媒人嘴里來的。如果女方長得困難,媒人會說,丑妻家中寶嘛。娶這樣的媳婦,在家省心,出門放心,不會給你弄那種帽子戴……因此說,要想娶媳婦,得先把媒人打發(fā)如意了。媒人樂意說合了,死蛤蟆能說得蹦三蹦。
女方是后山的張家,閨女叫槐花。王富有跟著一個木匠學手藝,曾到她家做過家具。兩個人也算打過照面。張槐花的爹娘不同意這門親事,王家窮不說,五六個男孩,還不跟狼一樣?再富裕的家庭,也能吃嘭了。張槐花對王富有有一點好感,認為他老實,勤快。媒人從中一攛掇,張槐花的爹娘也就答應(yīng)了,中不中先相相。即便之前見過面,相親這道手續(xù)必須有。
相親的日子訂下了。媒人傳話說,女方家要來二十多口人。除了槐花的爹娘、哥嫂、兄妹外,還有她的舅舅、姑父、表哥、表嫂,等等,反正是八竿子打得著的親戚都要來。
王家一下子傻了。一般女方家相親都是來四個人,加上媒人和男方,恰好一桌酒席,張羅一條“相親魚”就夠了。如今來這么多人,最少四桌,得四條“相親魚”!靠山屯要是有條河也好辦,去河里逮就是,關(guān)鍵是這里沒水,哪來的魚?要吃魚得去集市上買。家里窮,再困難,東挪西借,買一條還不成問題,一下子要買四條,這不要人的命嗎?那時候,買一條魚跟現(xiàn)在買一條金項鏈差不多。集市也有小魚,但小魚能上桌嗎?
顯然,女方是有意為難王家,想借此黃了婚事。
王富有的爺爺嘆氣,奶奶哭泣,爹和娘也不住地抹眼淚。幾個兄弟倒無所謂,反正又不是他們?nèi)⑾眿D。王富有思來想去,有了主意,安慰家人,說他能搞到魚,一切包在他身上。
看他說得有板有眼,家里人這才半信半疑,忙著準備相親的其他工作,打掃一下家里的衛(wèi)生啊,采購一些水果糖啊,等等。
相親的日子終于到了。
一番寒暄之后,宴席開始。一道道菜肴上桌了,無非是炒雞蛋,小蔥拌豆腐,韭菜拌粉條……女方的客人一邊吃一邊眼巴巴地等著最后一道菜——“相親魚”。盤子終于端上來了,是魚不假,不過是木頭刻的!刻得太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如果調(diào)上顏色的話,冷不丁一看,真看不出是假的。
這魚是王富有刻的。是他熬了兩個夜晚刻成的。
這不是笑話嗎?宴席不歡而散。
張槐花卻死心塌地、尋死覓活非要嫁給王富有。
娘說:“閨女,你傻?。考逎h嫁漢,穿衣吃飯。他們家窮成這樣,連一條‘相親魚都弄不來,你還要嫁過來,圖的啥?”
爹長長嘆了口氣,無話。
槐花說:“娘,我就是因為這些木魚才嫁給王富有的?!?/p>
爹忍不住說道:“閨女,這些木魚好看是好看,可是不當吃不當喝的,有啥用?”
槐花說:“爹,娘,老話講,窮沒根,富沒苗。王家今天窮,以后還窮?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身。富有有這個手藝,將來還愁吃喝?”
“……”娘張了張嘴,想不出反駁的話來。
聽了槐花的話,爹眼睛一亮,像是熄滅的火苗給點燃上了,說:“槐花,就依你一回。將來后悔了,不能說老的沒勸你?!?/p>
當家的都這么說了,娘也無話可說。
沒過多長時間,張槐花就嫁了過來。
后來,在槐花的幫襯下,王富有憑借他的勤奮和智慧,木雕手藝越來越精湛,很快遠近聞名,富甲一方,像他的名字一樣富得流油。
靠山屯再有人家相親時,即便能買得起魚的人家,也來請王富有刻一條木魚來代替“相親魚”, 提醒一對新人,只有勤懇持家,家庭才能興旺發(fā)達,而且他的木魚能代代傳承下去,不但寓意年年有余(魚),還有長長久久之意。
責任編輯 付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