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叔薏+林潔樺+鄭海容
【摘要】 目的 探討優(yōu)質護理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90例胃癌患者, 按照入院順序奇偶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兩組患者均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應用優(yōu)質護理, 比較兩組術后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P<0.05);觀察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優(yōu)質護理有助于加快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康復進程, 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優(yōu)質護理;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68
胃癌屬我國常見惡性腫瘤, 其死亡率約占惡性腫瘤的20.0%,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手術是根除胃癌的首選治療方法, 然而圍手術期的各種不適癥狀(如緊張、焦慮、疼痛等), 不僅嚴重影響患者舒適度及滿意度, 還可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為探究合理護理方式對手術影響, 本研究選擇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行分組研究,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 排除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疾病者、認知功能異常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按照入院順序奇偶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男21例, 女24例;年齡53~78歲, 平均年齡(61.59±5.72)歲;TNM分期:9例Ⅰ期, 26例Ⅱ期, 7例Ⅲ期, 3例Ⅳ期。對照組男19例, 女26例;年齡51~76歲, 平均年齡(62.27±6.03)歲;TNM分期:10例Ⅰ期, 27例Ⅱ期, 6例Ⅲ期, 2例Ⅳ期。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 如健康教育、藥物護理(講解常用藥物用法、用量, 送服到口)、術后基礎護理等。觀察組接受優(yōu)質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術前優(yōu)質護理 ①環(huán)境優(yōu)質護理。保證病房安靜、整潔、舒適, 定期通風;確保病房溫度、濕度適宜;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合理控制探視人數。②術前心理優(yōu)質護理。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前, 患者普遍存在焦慮、緊張、恐懼心理, 護士應語言溫和、態(tài)度和藹, 詳細介紹疾病、手術、麻醉相關知識, 耐心解答患者疑問, 以減少患者不必要的焦慮、恐慌;護士還可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放松訓練, 以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
1. 2. 2 術后優(yōu)質護理 ①術后心理優(yōu)質護理。手術結束后, 護士應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情況, 如手術非常順利、手術很成功等;護士還應告知患者及其家屬, 術后出現(xiàn)輕微疼痛、嘔吐、腹脹屬正?,F(xiàn)象, 無需擔心, 應及時向護理人員報告, 以便給予對癥處理, 增進舒適度;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及溝通, 鼓勵患者傾訴, 盡量滿足患者合理需求, 以增進患者滿意度。②疼痛的優(yōu)質護理。術后患者麻醉復蘇后,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2]評價患者疼痛程度, 1~3分者可給予物理鎮(zhèn)痛, 如音樂療法、注意力轉移療法及穴位按摩療法等;對于疼痛評分≥3分者, 應遵醫(yī)囑給予藥物鎮(zhèn)痛, 并注意觀察有無膽漏、出血征象。③嘔吐的優(yōu)質護理。麻醉藥物及氣腹刺激均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術后, 護士應協(xié)助患者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 以防嘔吐窒息;麻醉復蘇后, 護士應講解嘔吐發(fā)生的原因, 囑患者通過看電視、看書分散注意力。④腹脹的優(yōu)質護理。術后6 h常規(guī)吸氧, 協(xié)助、指導患者進行被動及主動肢體運動, 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 以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應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測評表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得分范圍0~100分, 非常滿意:≥90分;滿意:80~89分;較滿意:70~79分;不滿意:<7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29例、滿意8例、較滿意7例、不滿意1例, 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非常滿意19例、滿意9例、較滿意11例、不滿意6例, 滿意度為86.67%;兩組滿意度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73, P=0.049<0.05)。
3 討論
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科學、系統(tǒng)、全面的護理模式, 它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 以促進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舒適為目的, 以心理優(yōu)質護理、生理優(yōu)質護理、環(huán)境優(yōu)質護理為手段, 有助于滿足患者身心需求, 提高患者滿意度。本研究對照組及觀察組分別施以常規(guī)護理及優(yōu)質護理,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 術后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更短(P<0.05)。環(huán)境優(yōu)質護理可增進患者生理舒適度;心理優(yōu)質護理可減低胃癌根治術患者心理應激水平, 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 增進患者安全感及信任感;疼痛優(yōu)質護理對緩解及控制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嘔吐及腹脹的優(yōu)質護理, 有助于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 加速患者康復進程。
綜上所述, 優(yōu)質護理有助于加快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康復進程, 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詹貴英, 劉成枝, 孫紅飛. 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胃癌根治術并發(fā)癥的影響. 安徽醫(yī)藥, 2014(6):1187-1188.
[2]馮燕, 紀建波. 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胃癌根治術并發(fā)癥的影響.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5(6):729-731.
[收稿日期: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