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麗
貴州省甕安縣人民醫(yī)院 貴州甕安 550400
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
王松麗
貴州省甕安縣人民醫(yī)院 貴州甕安 550400
目的:對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對于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以及療效進行詳細探究。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分配原則,將6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于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對于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進行治療。對兩組患兒實施治療后,在治療第3天、第7天以及第10天,對患兒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對兩組患兒接受治療后的見效時間進行統(tǒng)計。結果:對兩組患兒實施治療后,在治療第3天、第7天以及第10天,對兩組患兒的治療見效時間差異不顯著;然而,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6.67%,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結論:在對小兒肺炎患兒實施治療時,可以采用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法進行治療,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兒預后,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小兒肺炎;鹽酸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
小兒肺炎在臨床支氣管疾病中較為常見[1],嬰幼兒患者多發(fā),患者一般會表現(xiàn)為咳嗽、肺部 啰 音、發(fā)燒等癥狀,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兒的健康,隨著病情的持續(xù)發(fā)展,患者可能引發(fā)全身感染,甚至會造成患兒其他組織發(fā)生病變,因此,必須對患兒給予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此,本文隨機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對于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以及療效進行詳細探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經過臨床檢查,均有發(fā)熱、氣喘等癥狀,通過胸部 X片檢查可見肺紋理變粗。所有患兒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jù)隨機分配原則,將6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在 0.5~8歲之間,平均年齡(4.3±1.6)歲;觀察組中,男 20例,女10例,年齡在0.6~7歲之間,平均年齡(4.2±1.5)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對于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指導患兒服用維生素C[2]、為患者進行頭孢唑啉靜脈滴注[3],劑量為100mg/(kg·d),給予青霉素鈉靜脈滴注[4],劑量為 40萬 U/(kg·d)。在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定期對患兒進行尿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檢查等等,同時,還需要對患兒體溫、脈搏、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測量和記錄。當患兒體溫降至 39℃時,可以采用乙醇、冰袋等進行物理降溫,同時使用氨茶堿進行支氣管痙攣治療[5]。
1.2.2 觀察組
對于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進行治療。首先,指導患兒口服服鹽酸氨溴索[6],劑量為:對于年齡在2個月~1歲之間的患者,每次用藥10mg;對于年齡在2~4歲之間的患兒,每次用藥15mg;對于年齡在4歲以上的患兒,每次用藥30mg,每天用藥3次。另外,還需要給予患兒鹽酸丙卡特羅進行治療[7],對于年齡6歲以下的患兒,每次用藥12.5μg;對于年齡在6歲~12歲之間的患兒,每次用藥25μg。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兒實施治療后,在治療第3天、第7天以及第10天,對患兒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如果患兒胸片檢查正常,同時咳嗽發(fā)熱癥狀基本消失,則療效為顯效;如果患兒胸片檢查好轉,同時咳嗽發(fā)熱癥狀有所緩解,則療效為有效;如果患兒胸片檢查沒有發(fā)生變化,同時咳嗽發(fā)熱等癥狀沒有消失,則療效為無效。對兩組患兒接受治療后的見效時間進行統(tǒng)計,治療見效時間的計算方式為治療3d見效例數(shù)+治療7d見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于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對于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 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x2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見效時間比較
對兩組患兒實施治療后,在治療第3天、第7天以及第10天,對兩組患兒的治療見效時間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果如表 1所示。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見效時間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兩組患兒實施治療后,對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見,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6.67%,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n)
小兒呼吸道支氣管空間相對比較狹窄[8],當患兒感染小兒肺炎時,患兒呼吸道通氣功能往往會受到嚴重影響,對此,必須及時給予抗炎以及抗感染治療[9]。鹽酸氨溴索能夠有效刺激支氣管腺體,促使其分泌流動組織黏液,稀釋痰液,抑制痰量增加,從而激活患兒黏液功能,改善呼吸道纖毛功能。另外,鹽酸丙卡特羅為一類高強β2受體激動劑,對于小兒肺炎患兒,能夠起到祛痰、平喘以及鎮(zhèn)咳的作用。
本文隨機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分配原則,將6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于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對于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進行治療。對兩組患兒實施治療后,在治療第3天、第7天以及第10天,對患兒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對兩組患兒接受治療后的見效時間進行統(tǒng)計。對兩組患兒實施治療后,在治療第3天、第7天以及第10天,對兩組患兒的治療見效時間差異不顯著;然而,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6.67%,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小兒肺炎患兒實施治療時,可以采用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法進行治療,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兒預后,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1]王健.小兒肺炎的危害及治療淺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9(24):143-143.
[2]梁健麟,梁燕玲.大劑量維生素 C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25):159-160.
[3]張林林.用頭孢唑啉鈉與頭孢呋辛鈉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對比[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165-166.
[4]周群.青霉素鈉靜脈滴注致腎絞痛 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7):6783-6783.
[5]李鐵鋼.氨茶堿與多索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0):48-49.
[6]羅歡.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58例臨床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1,17(3):29-31.
[7]朱本輝,黃斌,王麗梅.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6(11):9-11.
[8]黃獻華.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關系的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3,26(6):500-501.
[9]孫楠.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3):3079-3079.
R375+.2
A
1672-5018(2016)12-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