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誼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貴州遵義 563002
老年患者肛腸術后護理體會
袁誼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貴州遵義 563002
目的:對老年患者肛腸術后護理工作及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肛腸手術患者共4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20例患者,對照粗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方法,對患者手術進行全方位護理,密切觀察患者肛周、手術切口等部位的變化情況,并及時換藥,跟蹤觀察兩組顧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疼痛情況,并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統計。結果:觀察組患者換藥后疼痛度有所緩解,低于換藥前(P<0.05),對照組換藥后疼痛度變化較?。≒>0.05);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對照組為20%,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為8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較高(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為老年肛腸手術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影響,整體護理工作的實施可促進患者康復,并提高護理質量和滿意度,同時對于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有關鍵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老年;肛腸術;護理
肛腸疾病中痔瘡、肛裂的發(fā)病率較高,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因此成為當前肛腸疾病的重要治療方法。但是經過手術后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引發(fā)并發(fā)癥,如尿潴留、便秘等,人性化護理工作的實施可以在緩解患者的疼痛和負面情緒,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肛腸手術患者共4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2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為(72.9±2.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為(74.1±1.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較?。≒>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且依據患者的心理變化開展護理工作。觀察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詳細如下:
首先,飲食護理。肛腸疾病老年患者因為其自身的腸胃功能退化嚴重,且在術后短期內需要進行飲食管理,不能攝入固體食物,為了保證患者不出現便秘,可在1~2d內形成糞便[1],可予以患者半流食,并和家屬進行溝通,日常不能食用牛奶、豆類等易產氣的失誤,避免出現腹部脹氣[2]。與此同時,需要依據老年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飲食方案,如少食多餐,多使用水果蔬菜,也可多食用蜂蜜。若患者出現便秘現象,則需要予以潤腸膠囊進行治療。
其次,優(yōu)化護理服務流程。在護理工作中,需要注意語音和態(tài)度,盡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著裝必須整潔,護理工作中也盡量面帶微笑,這樣才能夠給患者留下親切、溫暖的印象。需積極詢問患者護理要求,獲得患者的信任,在換藥過程中動作要輕柔,也要經常給患者進行腰部以及腿部的按摩。
再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主動了解患者地新生和心理需求,并叮囑老年患者的家屬需要多關心等,并實時給予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以積極配合治療。
然后,營造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需為患者營造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盡量選擇用暖色調作為病房基調,病床之間需使用窗簾進行分隔,保護患者的隱私。病房布置也需以患者的要求為準,每個病房需配備電視機等,在換藥時患者也可以聽音樂等,分散注意力。
最后,換藥后的病情觀察和疼痛護理。因為老年患者自身的身體機能有所下降,在術后的疼痛耐受度較差,為了緩解術后的疼痛,護理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止痛。在換藥后返回病房,護理需要注意動作幅度,避免不良刺激。同時,需要觀察患者傷口是否出現滲血、滲液等問題,且需要保證輔料的干凈和干燥。另外,需觀察患者的疼痛狀況,及時給予止痛藥物,在早晚課給予患者 1次中藥制劑坐浴,且需囑咐患者忌口,不得使用辛辣刺激食物[3]。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后,需要向患者發(fā)放滿意度調查表和疼痛調查。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使用五指表表示疼痛的程度,患者用拇指則表示疼痛嚴重,為10分,食指表示重度痛,為8分,中指為重度痛,為5分,無名指則表示疼痛度低,為2分,小指表示無疼痛感,為0分。另外,需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尿潴留、便秘和感染等發(fā)生。
1.4 統計學軟件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用t進行計量資料檢驗,用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換藥前后疼痛評分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換藥后疼痛度有所緩解,低于換藥前(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換藥后疼痛度變化較?。≒>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換藥前后疼痛評分比較分析(x±s,分)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生比較分析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對照組為20%,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生比較分析[n(%)]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為8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較高(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析[n(%)]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肛腸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提高。肛門分布了諸多的血管及神經,在手術后易發(fā)生并發(fā)癥,為此,需要加強護理工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換藥后疼痛度有所緩解,低于換藥前(P<0.05),對照組換藥后疼痛度變化較小(P>0.05);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對照組為20%,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為8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較高(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為老年肛腸手術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影響,整體護理工作的實施可促進患者康復,并提高護理質量和滿意度,同時對于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有關鍵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凡鳳梅.系統護理對老年性肛腸病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5):134-135.
[2]孫熙玲,石立文,趙金坤,等.187例老年肛門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哈爾濱醫(yī)藥,2011,31(2):137-138.
[3]黃海敏.肛腸外科術后肛周護理的觀察與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0,31(15):2297-2298.
R339.34
A
1672-5018(2016)12-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