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
【摘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是新時期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高校一直處于優(yōu)秀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位置,校園的廉潔文化建設對社會的輻射作用更為凸顯。作為弘揚校園優(yōu)秀文化重要陣地的高校圖書館在履行自身職能的同時,要利用自身的特性和優(yōu)勢積極服務于校園廉政文化的建設。
【關鍵詞】廉政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高校圖書館
一、廉政文化建設
“廉政文化”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起始于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的逐步深入。2004年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指出:“要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積極倡導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005年黨中央頒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實施綱要》對抓好廉政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深化改革和創(chuàng)新體制,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用監(jiān)控機制”。這是“廉政文化”一詞首次出現(xiàn)在黨代會的報告中,這表明我們黨從權力反腐上升到了制度反腐、文化反腐的高度,堅持把文化教育同反腐倡廉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拒腐防變教育的長效機制。
廉政文化與廉政建設密切聯(lián)系,成為與廉潔從政相關的文化。廉政文化建設是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項重大任務,是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設的精神實質,是引導從政者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執(zhí)政為民的自覺意識,從而不斷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制度,只有在無形的制度與有形的制度相適應、相一致的條件下,有形的制度才能真正得到實施。因此,廉政制度只有在廉政文化的支持下,才能發(fā)揮最佳效益,同時只有充分的文化思想資源可以對制度提供足夠的支持時,廉政制度才能得到良好的執(zhí)行。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廉潔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崇潔尚廉”人格的高素質公民。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是要培養(yǎng)其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對于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有重要作用。然而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和現(xiàn)象逐漸染指這座本應純凈的象牙塔,并呈現(xiàn)蔓延之勢:拜金主義思想滋生,缺乏奮斗進取精神,追求享樂主義,崇尚權利和地位,懷疑公平和正義,法制觀念淡薄,甚至以身試法,以致校園惡性事件時有出現(xiàn),看待社會的腐敗現(xiàn)象有所偏頗,對我們黨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的能力持懷疑態(tài)度等等。
高校作為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文化的陣地,也肩負培養(yǎng)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使命。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設是以廉政思想為中心,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在學校管理和教學科研過程中對高校領導干部、教師及行后人員、學生開展廉政文化的學習與實踐活動。其目的是讓全校師生堅實廉政思想,樹立廉政信仰,杜絕歪風邪氣,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文化。廉政文化既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歷史文化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是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不但要為社會培養(yǎng)和輸送高精專人才的同時,還負有對社會公眾在精神和文化層面的引導作用。習總書記在北師大時說過:“廣大教師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如何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容忽視迫在眉睫的問題。這關系到高校能否健康、平穩(wěn)地向前發(fā)展,關系到高校能否培養(yǎng)出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改革發(fā)展需要的各種人才,更加關系到高校能否引領社會先進文化風尚,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共識。
三、高校圖書館與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高校圖書館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之一,主要是通過知識服務這種特殊形式來行使“育人”的責任。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引發(fā)了高校師生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需求的變化,高校圖書館也相應表現(xiàn)出引導、教育、服務、信息等功能。高校圖書館作為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文獻信息資源,運用先進文化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師生讀者進行引導、約束、傳播、凝聚等等,宣傳新生入館須知、維護文明有序的閱讀環(huán)境、張貼行為規(guī)范和規(guī)章制度等等無不引導和規(guī)范讀者的行為,高校圖書館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推動和協(xié)助是貫穿在整個讀者服務過程中的。
首先高校圖書館擁有固定的館舍、適宜的環(huán)境和寬敞的場地,這些恰好彌補了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和難持續(xù)性,能夠保證廉政文化教育實踐活動持續(xù)地開展。若能在圖書館建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劃分出專門的宣傳和學習空間則更便于廉潔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高校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也有著學校其他機構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既有包含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文獻,又有與廉潔教育內容相關的系統(tǒng)學科知識,還有反腐倡廉方面的專著、報刊和視聽影像資料等各種文獻資源,使廉潔教育的內容不再單一乏味。通過提供場地和文獻信息,高校圖書館可以充分發(fā)揮教育職能,有效幫助高校讀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陶冶情操,從而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提供資源保障。
其次,大多數(shù)認為廉潔教育的對象是領導干部,卻忽略了對高校教師和大學生。高校圖書館的讀者主要是教師和學生,高校教師是解惑、傳道與授業(yè)之人,學生則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價值觀關系著國家未來的建設和發(fā)展。大學的圖書館是教師和大學生課余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高校圖書館每日要接待大量的師生讀者,在館內開展反腐倡廉的宣傳教育,更為直接,也更容易獲得關注,從而解決了廉政文化教育對象的群體局限性。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對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的過程,不僅是文獻信息傳播的過程,更是在育人。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對讀者的親切耐心、甘于奉獻的精神等等這些圖書館特有的隱性教育職能比生硬的說教更易于被領悟和接受,并且可以逐漸內化為一種自覺行為,從而使行為得以約束、境界得以提升、心靈得以凈化。
最后,高校圖書館的網(wǎng)站主頁和新媒體技術手段讓讀者全天候訪問圖書館以及電子信息資源,為宣傳廉政文化和傳播教育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高校圖書館的主頁是讀者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窗口,如果在網(wǎng)站主頁上建立“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頻道,很容易被訪問主頁的讀者所關注。高校圖書館的移動圖書館可以讓讀者使用移動終端獲取信息資源,通過微信、微博、短信等新興活潑的形式來實時推送廉政動態(tài)、圖書館的廉政圖書、反腐倡廉教育實踐活動等資訊,區(qū)別于填鴨式地灌輸,往往更易于接受。
四、結語
高校作為文化建設的高地,要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積極發(fā)揮自身的文化引領作用,用優(yōu)秀的廉政文化凈化人們的心靈,從而最大限度地抵御腐朽墮落思想的侵蝕。而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為教研服務的學術型機構,更要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館藏文化資源,主動擴展廉政文化資源,做好文獻信息傳遞和導讀服務,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保駕護航,秉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保持廉潔樹人形象,為社會廉潔清明之風的形成做出榜樣。
參考文獻:
[1]鄧金霞.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3( 2).
[2]鮑靜萍.淺析廉政文化與廉政文化圖書館[J].圖書情報論壇,2014( 2).
[3]許芳.圖書館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4).
[4]王友蓮,衛(wèi)勝.高校圖書館服務校園廉政文化建設探討[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4(4).
[5]劉小鳳.廉政文化教育:高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新舉措[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6(2).